<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春节期间,咱们家的年轻人带着我们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它不仅是香港一座新的文化地标,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贺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历史上有五个故宫,我们先后参观过四个故宫:沈阳故宫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故宫(现在是故宫遗址公园)、台北故宫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内地现有的五座故宫博物馆其中沈阳、北京就是历史上的皇宫,古老的建筑宛如岁月的丰碑,承载着几千年厚重的历史;南京故宫变成一个遗址公园;台湾故宫是老蒋先生在台湾仿建的;香港是现代化的城市,新建的《香港故宫博物馆》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贺礼。这次我们在香港旅游度春节,就想去现场揭开这份厚礼的面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合作的重要成果。是一座“联结性质”的博物馆,它通过借展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并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和展览策划,向香港乃至全球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博物馆,2022年7月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楼高七层,占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由香港知名设计大师严迅奇设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建筑,设计巧妙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馆内设有九个展览厅,其中1 - 7展厅为常设展厅,8和9展厅为特别展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为香港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月30上午(年初二),我们乘坐公交车前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香港的街道上,尽管道路相对狭窄,公交车辆往来频繁,有单层公交车,也有双层公交车。公交驾驶员们凭借出色的技术,有条不紊地靠站让乘客上下车,秩序井然有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也有令人感到美中不足的地方,有部分公交站台上,挂有不规范的临时性公交车路牌,给外地游客带来了困扰。他们常常在街头焦急地寻觅,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达了香港故宫博物馆公交车站。当我们步下公交车往前走100米左右远望:一座宛如古鼎型状的建筑赫然矗立在海边,金色外观在明媚的阳光下分外夺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象征着政权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香港故宫采用方形古鼎的外形,寓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守护,也象征着香港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以及中华文化在香港地区的生根发芽、繁荣昌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外型独具特色,宛如一只巨大的青铜鼎。整体上宽下聚,上虚底实,这种设计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空灵与厚重并存的美学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鼎型风格的建筑稳重而神秘,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沉淀。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其独特的造型愈发显得醒目,散发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其中深藏的文化瑰宝和历史奥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抵达之时,正逢展馆开馆之刻。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在展馆前,广场上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游客们目光望向那尊庄重的大鼎。赞美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游客惊叹于大鼎精湛的工艺,感慨着历史的厚重,神情肃穆;还有人热烈地与同伴交流着内心的震撼,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整个广场仿佛被这一片赞美声所笼罩,人们沉浸在对古老文化瑰宝的敬仰与赞叹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站在香港故宫博物馆的大广场上思绪万千……北京故宫博物院,那古老的皇宫建筑,就是一座充满历史沧桑的古迹,承载着悠悠历史。走在其间,仿佛走进了历史文化的长河,感受到岁月的沉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虽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但设计师采用古代的方形大鼎,作为博物馆的外形载体。通过色彩、细节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将几千年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完美的展现出来,真是让我们陶醉其中。它宛如一座时间的容器,将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都收纳其中,让人们还未踏入馆内,便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那沉甸甸的厚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来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入口处,发现博物馆的底部,以北京故宫的传统朱砂红为主色调,入口处大门也以故宫门为灵感,延续了北京故宫韵味,每扇门均大门采用传统的朱红色,采用了古宫的门钉装饰设计。玻璃门钉在不同光线下,可以变幻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古宫大门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的一种体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博物馆内部,宽敞明亮的展厅、先进的展示设施让人眼前一亮。三个中庭空间的设计参照紫禁城中轴水平递进的空间布局。中轴对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称、平衡和秩序的观念。中庭空间的设计让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古代宫殿之中,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和庄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进入展厅巧遇了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在香港故宫博物馆举办的“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特别展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特别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及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主办,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5月4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精选的展品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及法国凡尔赛宫国家级的珍宝,展出文物有宫廷肖像以及精美绝伦的瓷器、玻璃器、珐琅器、纺织品、科技仪器等珍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品包括八件中国国家一级文物,以及法国凡尔赛宫珍贵馆藏和近年的新藏品,而当中大部分展品更是首次在中国香港亮相,充分展现了中法友谊源远流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漫步在展厅,有幸遇见了来自紫禁城和凡尔赛宫近150件国宝级别的展品。此次展览呈现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百年间,中法两国行政、生活和艺术文化,也是中法文化交流重要舞台,同时呈现中法两国君主作为文化交流重要推动者的风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展厅里遇见“东珠”,在清朝的冠服制度里,东珠的使用有严格等级限制。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能佩戴东珠朝珠。帽顶等所嵌东珠的数量也根据亲王、郡王、贝勒等不同等级有明确规定。东珠、朝珠是所有材质朝珠中等级最高的,即便贵为皇子、亲王也不得使用。在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大量朝珠藏品中,东珠朝珠仅5件,极为珍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的展览也是探讨中法两国宫廷之间的工艺交流,重点展示陶瓷、玻璃、珐琅、丝绸等领域内两国工艺密切互动而诞生的珍贵器物。中法工匠相互学习、借鉴对方技艺和审美取向,创造新艺术形式,推动工艺发展与创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彩绘描金中国人物图镶铜镀金高足蛋形瓶(一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博物馆展示的菊花纹壶是非常特别的文物,是一件“中国订制,法国制造”的重量级的作品。壶底款印有“乾隆年制”,但边缘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却印有一个名字,这是法国珐琅工艺师的名字。因此,这件文物是在法国制作完成后,运到北京由乾隆帝收藏,可以说它见证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法两国之间曾在历史上就有科学与外交的交流。路易十四派遣“国王数学家”耶稣会士赴华服务清宫,此后一百多年间,两国虽未互派外交使团,但通过来华传教士和各类科学仪器了解彼此,科学成为中法交流的核心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画传与路易十四派遣“国王数学家”耶稣会士赴华重要的通讯往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移步换展厅来到了《中华文明溯源》展厅,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主办。追溯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文明演进,通过考古遗址、器物艺术、文字符号等实证,揭示中华文明从萌芽到成熟的关键阶段。展厅设计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美学,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展厅发现一块拥有优美C形曲线的玉龙,它来自红山文化中晚期遗址,距今有6500—500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具有龙形象的实物之一,而玉和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红山文化分布在内蒙古和辽宁一带,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重要文化之一,曾出土大量玉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件艺术品暗示着当时已有工匠们为上层阶级创作精美的作品。此时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渐丰富,人群开始趋向集中,出现了大型聚落,社会内部也产生了劳动分工与分化,文明因素开始孕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玉琮》为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这件玉琮高达32.2厘米,外径5至7厘米,侧面有规则的纹路。是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址,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大约4300至5300年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漫步在展厅,还看到了一个铜斝,那是古代的温酒器。出土于二里头文化遗址。可追溯到约3500至3800年前。此时,青铜技术取得飞跃发展,采用内范和外范合成的技术铸造而成。和其他青铜器一样,斝专门为贵族生产和使用,既反映社会阶级分层和分工的复杂化过程,也标志着以青铜器为核心的礼制逐渐形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里逛了几个展厅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选择四楼的中餐厅吃午饭,“璟珑轩”歺厅面朝维多利亚港,风景十分秀丽。我们坐在餐厅里用歺,可以欣赏到维多利亚港的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午饭后移步来到了四楼的观景台,倚栏远眺: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醉神迷,维多利亚港宛如一条璀璨的银河,在脚下蜿蜒伸展,海面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海面,像是无数细碎的钻石在闪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船舶穿梭往来,有造型精致的观光游艇,它们轻盈地划过水面,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也有体型庞大的货轮,沉稳地驶向远方,仿佛在诉说维多利亚港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湛蓝的天空,时而有白云悠悠飘游,眺望远方: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错落有致,玻璃幕墙在阳光的照跃下闪跃着炫目的光芒,与古老的海岸线相互映衬,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进入《乐藏与共》展厅,展厅讲述了梦蝶轩主人,卢茵茵与朱伟基夫妇的故事。在2022年香港故宫博物馆开幕前捐赠了946件古代金银饰品,2024年博物馆二周年时又捐赠了417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珍贵展品跨越了三千多年历史,很多是首次公开展出,年代最早的可追溯至公元前 18 世纪。卢茵茵与朱伟基夫妇的捐赠,为香港故宫博物馆建立世界顶级收藏奠定良好根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梦蝶轩主人卢茵茵与朱伟基夫妇是世界著名的收藏家,在博物馆和收藏界颇具知名度,其金银器收藏尤为闻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的捐赠行为是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有力支持,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金银器的精美和金属工艺的高超水平,促进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传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卢茵茵和朱伟基夫妇,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走上收藏之路,30多年间收藏了种类丰富的文物,包括铜器、金银器、青铜器、玉饰、丝绸、琥珀、珐琅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乐藏与共”展厅里遇见了一件《双龙戏珠纹梁冠》珍贵文物。它是明代金器,是由梦蝶轩主人卢茵茵与朱伟基夫妇捐赠给香港故宫博物馆的首件珍贵文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件梁冠工艺精美,上面饰有蝙蝠、莲花等吉祥纹样。冠的后方采用了“双龙戏珠”的设计,金龙头部及火珠后方设有弹簧,当佩戴者行走时,龙头及火珠会随之摇动,熠熠生辉,充分展现了明代金器制作的高超工艺,是明代集工艺大成的一件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展厅里见到一块金质的骑射武士饰牌,骑射牌饰的设计可追溯到中、西亚萨珊王朝(224 - 651年),金银器上的帝王狩猎图像,骑士装束却具有吐蕃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萨珊王朝由波斯人建立,曾将波斯艺术传播至西欧、非洲、印度和中国等地,这件饰牌展现了丝路文化的交融荟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还惊喜发现一件1900年制造的火车头式钟,它竟然还能正常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为了将火车头钟的原貌展示给观众,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修复师携手开展了修复工作。修复师们查阅文献资,凭借精湛的技术让这“死亡”的钟表恢复了计时和表演功能,成功让其重获新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流光彰色》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展览。展品显示了明代早、中、晚期陶瓷工艺的发展演变和杰出成就。展品名品荟萃,其中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 21 件国宝级文物陶瓷特别引人注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之一,瓷器质量精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江西景德镇设立陶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的能工巧匠在继承前代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多有创新,精益求精。明代中国瓷器销往世界各地,风靡全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永乐青花花果纹带盖执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永乐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永乐青花岁寒三友图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永乐翠青釉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闲步来到了《修明武备》展厅,这是香港故宫博物馆首个以清代宫廷武备的大型展览。展览汇聚了约190件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代宫廷军事文物,其中18件为国家一级文物,极具历史价值。展品丰富多样,包括头盔、弓箭、刀剑、马具、绘画、织品、诗籍版图书和科学仪器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游客可以通过图像资料,直观展现清代军事活动、战争场景等历史画面,了解清朝八旗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八旗在军事方面的操练与防御,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厅《刀剑天下》展示了大量清代的各类刀剑武器,体现当时刀剑制作工艺、在战争或军事礼仪中的应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还看到了古代战争中骑兵、战士防御用的盔甲,骑兵用的马鞍,真是大开眼界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漫步在香港故宫博物馆的《紫禁一日》展厅,它以时间为轴线,巧妙地将清朝皇宫的一日生活场景再现于观众眼前,游客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古代皇宫,亲身体验到皇家生活的独特韵味与繁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朝当皇帝也不能睡懒觉,皇帝通常从凌晨四五点钟起床,皇帝先是梳洗更衣,然后便来到东暖阁的书房,开始他一天的晨读。他需要提前阅读朝会上可能用到的奏折以及一些典籍文献。皇帝在6点钟之前用完早膳到达金銮殿,与诸位大臣商讨国事了,看来当皇帝也并不轻松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厅内有300多件展品,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陈列,呈现了帝后从早上洗漱开始到晚上的日常宫廷生活情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展品精选自北京故宫所藏珍宝,涵盖古画、古陶瓷、屏风、印玺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是清朝皇宫生活的真实见证。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代宫廷服饰、首饰(如点翠头饰、刺绣便服)、日用器皿(瓷器、玉器、漆器),展现皇室成员的审美趣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展厅里看到了宫廷书画、文房四宝、乐器、戏服等,反映皇室对汉文化的推崇及中西文化交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皇帝故宫后院的皇家寺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港故宫博物馆的造型独具匠心,宛如一座艺术的殿堂。展出的文物更是精彩纷呈,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我们在展馆游览了一天,让我们沉醉于丰富精彩的文物世界,感受着中华文化的无尽魁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见了,香港故宫博物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