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在美国</span></p> <p class="ql-block">近日,网络上一张北京美国大使馆门前,办理签证的长长的队伍的照片,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二十多年前。同样是在美国大使馆前,我身处蜿蜒队列之中,怀揣着期待,等待一场决定出行的面签。如今照片里的队伍更长、人数更多,时代在变,可人们奔赴远方的渴望始终炽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出国机会不像现在这般普遍,虽我此前已有多次出国经历,但美国签证的面签流程,还是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头号大国在签证事务上的独特与郑重。接到人事部门通知准备面签的那一刻,除了对未知旅程的憧憬,还有一丝丝的担心和隐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工作十分繁忙,为了节省时间,赶上第二天上午十点的面签,我没有让单位开车去送,而是选择了半夜十二点的长途大巴。那时还没有高铁动车,忙碌了一天,本来就十分疲惫,后半夜更是人困马乏,直直地坐位上想睡却不能睡,非常难受,六个小时的进京路漫长而煎熬。好在那时年轻,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凌晨六点,当大巴缓缓停靠,我顾不上一夜的疲惫和辘辘饥肠,直奔大使馆。然而,眼前的景象让我意识到,自己已被长长的队伍甩在后面。队伍里,一位操着东北口音的热心大叔,五十多岁模样,来回奔波维持秩序,起初我还以为他是工作人员,后来才发现他和我一样,只是怀揣梦想等待签证的普通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终于排进大使馆签证大厅,里面早已人满为患。嘈杂声中,我目睹了各种戏剧性的场景:三号窗口前,一对准备探亲的老年夫妇因手续不全未能获批,与办证人员发生争吵,声声质问着工作人员,你们美国人不是最讲人权吗;一旁,一位中年男子满脸通红,诉说着从广州带着七八个孩子来办签证,准备赴美参加一场艺术比赛,沒想到却全军覆没均遭拒签。目睹这些场景,我不禁也有些忐忑,思想上也作好万一被拒签的思想准备。其实,这段时间不断有人告诉我,办理美国签证,最怕的是签证官怀疑你有移民倾向,那结果就只有一个,就是拒签。想到这里,我心情反而一下就坦然了,对签证获批充满了信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点整,叫号声准时响起。我走向九号窗口,接待我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白人女士,她身着剪裁合体的职业装,金黄色的大波浪长发夺目耀眼。令我惊讶的是,她一开口便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句“你去美国是公干吗”,瞬间拉近了距离,也让我感觉到她有一定的中文功底。我回复的有些拘谨,主动询问她是否要看我带的材料,她微笑着连说不必,随后微笑着问我要去美国的哪些城市。当听说我去的地方有洛杉矶时,她热情地建议我去航天发射中心和迪士尼游玩(后来我还真去了这两个地方),那真诚的态度和善意的提醒,如春风般吹散了我心头的紧张。在她接连提出几个问题后,我都如实一一作了回答。正当我还在等待她的继续提问时,只见她持笔的手一挥,说了一句“谢谢你,通过,欢迎你来美国。”,顿时,我如释重负,连声向她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刚走出大使馆,好几位排队等候的人朝我拥了过来,连声问我办理的细节,我都耐心给他们作了回答。望着依旧蜿蜒的长队,我为自己的顺利获批暗自欣喜,也对每一位怀揣希望的人送上默默的祝福。</p><p class="ql-block">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在还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跨越千山万水,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去看看,全靠这个时代所赐。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这天赐良机。正像一首歌里所唱的“有人要回望,有人要憧憬。借一朵白云,拍一张合影。世界赠予我拥有,也赠予我回敬。”感谢世界的赠予,感谢时代的厚爱。</p><p class="ql-block">这一次签证经历,不仅是个人跨越国界的通行许可,更像是时代洪流中,人们与世界接轨渴望的缩影。从二十多年前到现在,大使馆前的队伍见证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欣喜、焦虑与期待,也见证着时代变迁下,国际交流愈发紧密却又始终充满未知挑战的旅程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国大使馆前等待办签证的人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