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绝伦的红色叙事——《林海雪原》阅读心得

伏羲师范

<p class="ql-block">3月21日读《林海雪原》心得</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这两天终于快看完了。今天听了一段喜马拉雅上的评书,明显感觉评书缩水太多的,精彩的描写基本上都删掉了。书里的描写特别细致入微,人民解放军官兵一致,如何上下齐心,各个身怀绝技,足智多谋,有组织有纪律有智谋又特别爱护群众,上级爱护下级,下级爱戴上级,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活泼的时候活泼,同志们之间开玩笑的情况也很多,打打闹闹的也不少。就连少剑波和白茹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相知,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革命爱情。解放军如何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争取到惊弓之鸟般群众的拥护的。争取不到群众拥护的时候,又如何反过来利用老百姓不敢配合小分队的心理来掩护战略战术的。看下来真的可谓步步惊心,处处叫绝。</p><p class="ql-block"> 前面攻打奶头山和智取威虎山都耳熟能详,就不说了。最后这场战斗是以30多人的小分队对300多人的土匪老巢的决战。最后通过集中官兵智慧,再根据当地地主和老百姓的不配合的情况,设计了非常巧妙的调虎离山之计,把敌人耍得团团转。匪首马希山之愚蠢,跟少剑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报信人自以为聪明,四肢套上了牛蹄半夜潜逃出去,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恰恰中了小分队的计。等他把马希山的全部部队引到甸子里来的时候,小分队早已设计了趁着俘虏逃跑开枪的混乱全力以赴赶往大本营所在地大锅盔的地方,把土匪老巢的所有的粮草弹药都给一把火烧光烧透了。最愚蠢的是当马希山赶到甸子后发现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时,竟然满脑子想的是凭借狭隘的路口要把小分队包围起来,全部消灭干净好向上级邀功。被我军牵着鼻子团团转,也都没有停下来好好商量一下下一步该如何作战,也没有排出先遣部队打探一下虚实,再大部队跟进。结果300多人的部队拖拖拉拉一路都散落着,完全是一副丢盔弃甲,失魂落魄的军队。最后全军覆灭也是意料之中。</p><p class="ql-block"> 有组织有信仰的部队,普通战士思考的都是如何打败敌人,等反动派消灭完以后就解甲归田,做回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国民党的当官的,出发前就准备好了“活捉少剑波”邀功的电报,等着上级给奖赏。结果是自己被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 30多人的小分队,战斗力确实太强大了。共产党人真的是能文能武。少剑波的原型就是《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自己。能指挥作战,还能写诗写小说。方志敏、陈然等人都在狱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名篇。《红岩》的两位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也都是亲历者。红色经典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是烈士们的鲜血写成的。红色思想为什么必须传扬,就是因为人类到共产主义之前的历史都是史前史,都是吃人的历史,都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而上个世纪发生的这一场举世浩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就是觉醒的人类摆脱野蛮做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集体奋斗和努力!尽管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甚至这场革命又遭到了敌人的反扑,但是他们反扑得越疯狂的时候,恰恰是光明快要来的时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