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盐户雷姓族群几个问题的新考

舸斋闲人

<p class="ql-block">就在这个集子即将交付刊印之时,接到我的笔友兼小同乡吴根成来电,告知清朝道光年间我盐户雷姓的一部族谱,已由其从运城持有人雷时文处借回,并通过微信发来部分内容,俾我先睹为快。看着这一页页发黄的手写族谱,除感叹于它对研究我们牛杜镇镇西村(旧称西关)盐户雷姓的源流脉络、人文历史是何等的珍贵;感叹族谱历经兵燹战乱、时局动荡乃至十年浩劫,而能保存流传至今,实属不易;更感叹于先人的学问深厚、书法精妙之外,静下心来仔细研读,初步廓清了我以往在族群字辈谱辨析中的一些讹误和疑点,但同时也验证了我的一些认知和推断。1、该族谱的开篇——《谱叙》中称:“余始祖讳思义者,洪武元年自城内坊门道迁居杜村西关……”族谱所载《王村祖茔碑文》亦称:“余族宋元时居猗邑城内。王村之西祖宗坟墓在焉。大明洪武年间移县南牛杜镇……”两处记载证明了两点:一是从明洪武时期至今,我盐户雷姓一族始自猗氏城内迁居牛杜西关一带,已达六百余年之久,远非我过</p> <p class="ql-block">去分析的“至少也有二百多年”。二是过去相传翟村有我盐户雷姓祖坟,看来此说不虚。因为翟村与王村一西一东,紧紧相邻,如今都已成城中村了。1、数十年前,我在里村小学教书时,那位“统”字辈老者传授给我的那个盐户雷姓字辈谱(共二十字)为:统纪时逢吉 纯熙运孔宜 经纶持至道 嘉善以凝之;而清道光年间的这部盐户雷姓族谱中记载的字辈谱(字数与前相同)为:统纪时逢吉 纯修允树滋 经论持至道 善述以凝之(见载于该族谱之十三世祖雷生春所撰《名约》一文)。比对下来,我原先掌握的那个字辈谱竟然错了六、七个。这恐怕是族谱失传较久,人们口传失误造成的。今后应以后者为准。三、该族谱中十三世祖雷生春所撰《名约》一文明确指出:“甲午秋九……命族中数人续修家谱。各支录送花名中,有与先祖之名同一字者,有不异一字者。即花名中亦有或昭或穆而互相同者。”为彻底改变这种“以先祖之名冒之于后人之身”的大不敬混乱局面,俾后人“既可免犯名之罪,且得伸讳名之礼”,“ 乃捡字二十(即前述二十个正确字辈谱),釐为五言,与族人约自十六世起,世用一字为名。”从</p> <p class="ql-block">中验证了我两个推断:一是这个字辈谱实行的时间并不很长。从起始年代——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算起,距今不到二百年。二是这个字辈谱确为我盐户雷姓一族的先贤雷生春祖一手拟定。因为《名约》一文最后落款——十三世孙制生春七十四岁撰并书,白纸黑字,不容置疑。另外,我原来还曾推测,在雷生春祖拟定并实行这个字辈谱之前,会不会还存在着一个旧字辈谱?现根据该族谱提供的材料,这一推测是不能成立的。四、作为该族谱开篇的《谱叙》,乃我七世祖雷养和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所撰,其中清清楚楚记载着:“……则家谱之在所当修也明矣!十世四奇叔亦尝修之于家,而其谱不曾举以示众,藏之祖庙,是必意欲再三损益,而未终其事也。余今年已衰迈,何敢遽引为己任。第事之所关者大,而问心难以自安,故忘一己之鄙陋,清明祭祖日,与合族共议补续以承前休(指在十世四奇叔的基础上),幸族人莫不允从,各录本支责成于余。”从中可知,自迁居牛杜西关一带,我盐户雷姓一族历史上共有过两次正式修谱记录。一次为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一次为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p> <p class="ql-block">谱牒流芳远,簪缨世泽长。” 雷 波 2025.2.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