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光好,户外快乐多

墨香涵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范和古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亚湾东南部,隶属稔山镇,距离惠州市区约60公里。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范和村是广府、福佬、客家三大民系汇流的主要地方,聚居着56个姓氏的居民。村内拥有颇具规模的围屋、庙宇、古戏台以及古祠等多处古迹。范和村因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被誉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并在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古村落(广东传统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范和古村的建筑大多属于明清时期的风格,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特点。村中的姓氏多数由福建地区迁移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姓氏之间逐渐形成了相互包容和融合的文化特色。范和村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渔业特色的乡村,结合渔家文化和客家围屋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此外,范和古村还以其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而著称,历史上曾多次被用作官方驻地或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例如,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和清同治九年(1870年),归善县的官员曾在范和设立机构。因此,范和村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古村落,而且在政治和经济上也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古村落的呼吸》</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我在范和村寻找到时间的褶皱,站在范和村斑驳的蚝壳墙前,指尖掠过墙面上起伏的纹路,四百年的光阴在粗糙的颗粒中流淌。这个深藏在稔山镇的明代古村,像一本被时光浸透的古籍,每一页都记载着岭南古村落的生存密码。当游客们忙着在祠堂前摆拍时,我却看见屋檐下的蜘蛛网在风中震颤,恍惚间听见了古建筑此起彼伏的呼吸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这是一个凝固的时间标本,范和村的建筑肌理中,保存着完整的明代防御系统。环村而建的护村河依旧清波荡漾,三座古寨门像沉默的守卫者,门楣上"范阳世居"的刻字被岁月磨得发亮。在村中行走,脚下的石板路会突然凹陷成碗状,这是当年村民舂米留下的痕迹。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些悬山顶式民居,瓦当上的滴水兽首在雨季依然恪尽职守,将雨水引向院落里的古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村西头的罗冈围(那三个繁体字好多人都已不能认识)古寨,完整保留着明代棋盘式布局。穿过狭长的巷道时,两侧山墙的蚝壳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这种独特的建筑材料取自稔山湾,先民们将食用后的蚝壳混合黄泥红糖,砌成能抵御台风和盐雾的智慧之墙。当现代建筑还在为防潮防霉困扰时,古人的营造智慧早已给出了完美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这里正面临文明共生的困境,村口新修的停车场停满旅游大巴,网红咖啡店的霓虹灯映在古井的水面上。民宿老板将祖屋改造成"现代风"客房,却在梁柱间保留了原有的楹联。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撕扯,在村中形成微妙张力。年轻导游小戴哥述说古村历史,声音却常常被孩童们嬉闹声盖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最触动我的,是遇见在祠堂教孙子写毛笔字的老者。宣纸上的"慎终追远"墨迹未干,孩子校服上的二维码却在反光。这场静默的文化对话,恰似古村落面临的生存隐喻——如何在现代性浪潮中守护精神原乡,又避免成为僵化的文化标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范和村像一尾游弋在时光长河中的鱼,既要躲避商业开发的渔网,又渴望呼吸新时代的氧气。那些斑驳的墙垣不是历史的伤疤,而是文明生长的年轮。当我们学会用谦卑之心聆听古建筑的呼吸,或许就能找到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密码——让时光自然流淌,让文化从容生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span><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黑排角”</b><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海岸线位于广东惠州市惠东县红海湾东山海一段海岸线,依靠观音山——妈宫山山脉,背山面海,因海岸线沿途的礁石为黑色而得名。这条海岸线穿越全长约14~15公里。可以媲美深圳的东西涌穿越。据当地人讲, “黑排角”涨潮时候较多, 因为海势地理位置特殊,每天必有壮观的海浪冲击,很多时候都能看到海水冲击大石溅起的巨大的白花海浪,又能见到连绵不断的层层鱼纹型长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人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b><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因为长时间待在家里或者单位,人就会失去灵气。《黄帝内经》提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长时间封闭会灵气尽失、身心疲惫。大自然中,山川草木、阳光雨露能沐浴身心,走出去,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快哉快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