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烛情炬 春蚕心】N0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师,你写的字太难看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篇号:19279823</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昵称:一笔清风</b></p> <p class="ql-block"> “一切为了学生。”这已经不再只是一种指导思想,很多老师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意识和行为。但在“为了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磕磕碰碰,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一年前发生的一幕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 那天,我接到代五班的课,内心不由一阵窃喜。因为该班学生中,机关单位、教师子女多。年级组老师公认为该班学生的家长比较重视。当然,改版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走进五班,学生乍一见不是自己的语文老师来上课,大多抬了一下头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看来,代五班的课是块难啃的骨头。我清了清嗓门,教室里才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完成一篇课文的同步练习。在学生开始动笔后,我也开始在黑板上抄题目。“老师,你写的字太难看了?”忽然,教室里一男同学扯着嗓子喊了一声。难看?不会吧。教了快20年书了还是第一次听学生评价我写的字难看,而且是用“你”而不是用“您”。“是啊。”“是啊。”又有几个同学附和着。我认真注视了黑板上刚抄好的字,老半天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怎么办?还没开讲就惹了一身骚。看来,得想个法子治治他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说老师写字难看。好,现在请推荐班上写字最漂亮的三个同学,到讲台上和老师进行比赛。”“好!”“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很快,班级推出了一个男生和两个女生参加比赛。</p><p class="ql-block"> 比赛内容就定为同步练习第一题的三个看拼音写词语。一分钟过去了,我轻轻松松写好了;二分钟过去了,两个男同学写好了;五分钟过去了,最后一个参赛选手也写好了。</p><p class="ql-block"> “大家评一评,谁写的字最漂亮?”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一会儿,大家小心地、轻轻地说:“老师写的字好看。”这时,我真正的开场白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我是教一班的刘老师。早就听说我们五班的同学很厉害,但这次怎么就看走了眼?”一会儿,一个男同学怯生生举起了手,他说:“老师,我们说错了,我们说您的字很难看,主要是看到您把其中的笔画好像连在了一起。我们老师可是从来都不会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谜底终于解开了。原来,五班的同学早就习惯自己老师的做法(包括写字),对其他老师会产生排斥。我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我认真地、清楚地说:“同学们,今天是一班的刘老师来给大家上课,明天,可能是其他班级的陈老师、洪老师、张老师来给大家上课,以后大家该怎样欢迎老师呢?是用刚才的方式,还是用其他方式?”同学们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有几个同学举起手来。大家说了很多,总的意思是,今天课堂上,同学的“插嘴”是不文明的。做一个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即使发现老师有一点点的瑕疵,也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式提出。</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课堂开始了,由于有了先前的“铺垫”,学生学得特认真。很快,这节语文课就在其乐融融中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腰杆子站得挺直,不知是在谁的带领下,大家异口同声地与我辞别:“大刘老师再见!”听了这话,猛然觉得五班的学生非常可爱。他们不仅意识到先前对老师的不敬,而且懂得了用自己的方式道歉。谁说不是自己班级的学生难以驾驭?谁说家长重视的班级学生难以教育?</p><p class="ql-block"> 回办公室的路上,我不断地对自己说:“瞧,这就是我们市直学校学生的风采。”我还想高声对同仁们说:“一切为了学生,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也一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尊师从爱生开始。”</p> <p class="ql-block"> 做老师的,只要你的内心深处装着学生,就会打心眼里尊重学生,甚至是尊重学生一些不雅的言行,不以尊师重教压倒一切。如果教师的“爱生”从不拘小节开始,学生的尊师也一定是时时给我们以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