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2025年3月19日下午,在这蓄势待发的三月,宋慧贞名师工作室开展社会化学习专题研修活动,参加本活动的还有贵州省金沙县化觉镇的校长们和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陈寔路校区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修活动共四个环节:首先是工作室成员黄丹丹老师和五4班的孩子们带来的“社会化学习”课例;其次是由五年级教研组长郭清霞老师进行课后访谈;再次是由张晶晶老师、郭鹏飞老师、张丽亚老师进行社会化学习专题微分享;最后是工作室主持人宋慧贞做“学科实践”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黄丹丹老师执教社会化学习课例《分数的意义》。任务解读后,学生投入共学交流阶段,组内同学充分表达观点,并为有困难的组员进行耐心的讲解和真诚的鼓励,呈现良好的学习样态。质疑深化阶段,同学们围绕“什么是单位‘1’”、“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小数和整数有什么联系?”展开全班交流。群体性评价的加持下,同学们积极参与汇报展示、质疑补充,让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逐一得以澄清,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认识走向丰富和深刻。本节课同学们不仅取得了知识上的收获,还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课后,郭清霞老师进行了课后访谈,学生表示由衷喜欢社会化学习课堂,相比传统课堂,他们深切体会到社会化学习课堂更为自由的交流氛围与多元的知识获取途径。学生们坦言班级组建共同体后,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他们感受到了小组的温暖与支持,在同伴帮助下更具学习信心与动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鹏飞老师的社会化学习实践分享从学习单的设计与完成、高质量开展组内共学、高质量开展质疑深化三个方面展开。学习单从基本完成到高质量完成需持续推进,初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单时圈画、勾连、标注、交互,还要开展定期培训,并融入评价机制。组内共学,通过线上线下常规培训提升质量,录制班级公约视频增强针对性,明确高质量共学的标准。组内共学就像一个微型课堂,组长相当于教师角色,成员相当于学生角色,组长通过组织、引导、追问、评价、总结,带领组员开展共学。质疑深化环节,教师要基于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梳理核心问题,并根据学科自身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对问题进行排序。对于涌现出的高质量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激励。同时,要定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材料,增强他们的提问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深挖本质、沟通联系、通过对比联系更加突显知识本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晶晶老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关于课堂评价的实践与思考,包括群体性评价与个人评价的结合、每周每月评价机制以及增值性评价的运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群体性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激发团队协作,促进良性竞争;通过小组交流、展示、积分等方式,鼓励全员参与,减轻教师负担,如作业收交、学具管理等方面效果显著。每周和每月评价结合,通过抽奖和奖牌等形式激发学生持久学习动力,评价细则需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增值性评价关注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从多方面夸赞鼓励,引导学生自我比较,体验被关注的幸福。制定学期目标上墙,每月对照更换新目标,达成目标者获得专属奖励,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和成就感。开设夸夸墙,学生可通过夸夸卡表扬他人进步,家长收到通知可及时鼓励,形成三方合力提升学生自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丽亚老师通过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社会化学习探索之路。源起,张老师分享了2022年4月21日张齐华老师为学校开启的讲座,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学习共同体是社会化学习的内核,张老师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合作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佐藤学教授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通过分析一节优质课,指出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共学时间有限,提出了开展社会化学习、共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所在。路径,张老师介绍了自己在2022年2月至2024年6月三个阶段的社会化学习探索期间的一些做法,包括在线上组建学习小组、指导组长、进行每周评价等,以及自己的记录和反思。收获,张老师从学生的动机情感角度、认知角度、人际关系角度,聚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个镜头,记录学生在社会化学习过程中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持人宋老师在学科实践的专题讲座中提到,学科实践需重视“具身学习”;重视以真实的情境、问题、项目、作为学习展开的载体与抓手;重视数学学科学习的逻辑,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我室本次活动的开展,教育理念的共享,为老师们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我们将秉持教育的初心,以学赋能,让教育教学更好的落地开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