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游览齐云山本不在此次行程之中,听从当地的士司机建议,放弃了两个风格相近的景点,从宏村改道上齐云山,为的是一睹江南道教名山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曾两次登上齐云山。半山腰徐霞客登山台阶边,有一处叫“望仙台”的凸起岩石,据说是当年道长升天的地方。因此,这里成为道徒们修练和企盼的宝地。</p> <p class="ql-block"> 望仙台边,有座望仙楼。楼门是游客进山的关卡。进门之后,可以分成大、中、小三条环线游览。如何选择,全凭你的体力和兴趣。</p> <p class="ql-block"> 明朝时期,道士们在展诰峰下、桃花涧前修建此宫。因山风习习、流水潺潺、风水上佳、环境优美,被称为“福地洞天”。</p> <p class="ql-block"> 头顶岩石上的“栖真岩”三个字依稀可见。这里是真人最早栖息之所,为此,成为齐云山道教的鼻祖。栖真岩左边岩石上巨大的“寿”字上,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 站在陡崖边,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远方,黄山余脉连绵起伏;近处,油菜花田里巨大的“葫芦”惟妙惟肖;山脚下,横江如白练一般蜿蜒曲折。</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天然溶洞形成的“一天门”,让人颇有进入天界的感觉。从这里开始,摩崖石刻渐入佳境,丹霞地貌也显得更加明显。</p> <p class="ql-block"> 许多道观都是利用天然的洞穴而建,岩壁为瓦,岩石作地,只是在临崖方向围一堵墙即可。真正做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p> <p class="ql-block"> 过了“二天门”、“三天门”,“月华天街”便在眼前。天街海拔400多米,由数十座徽派建筑组成。在天街,吃、住、购等服务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 “月华天街”因状似弯月而得名,这是一个仙界香火与人间烟火交织、道骨仙风与凡夫俗子共生的地方,被誉为“道教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 太岁宫遥对香炉峰,大自然鬼斧神工,为齐云山平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在这景色宜人、仙气飘飘的地方修行,成仙的机率应该会更大一些。</p> <p class="ql-block"> “天下名山僧占多”,像齐云山这样单纯以道文化为主题,在全国并不多见。为什么道教没有其他教派那样点多面广信众多?有人认为是道教追求的境界更高,因而“曲高和寡”。是否如此,亲们自己判断吧!</p>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齐云山海拔虽然只有560多米,但要想谒拜玉虚宫或登上最高峰,还是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脚力。若遇雨后初晴,常有云雾缭绕山间,让人有腾云驾雾入仙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玉虚宫”是齐云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我们此次问道、观光的目的地。到了玉虚,此行不虚。登山的劳累与汗水,都随着清凉的山风飘向无边的天际。(下图《玄帝碑铭》由江南才子唐伯虎撰文)</p> <p class="ql-block">问道齐云山</p><p class="ql-block"> (文/柚花如雪)</p><p class="ql-block">齐云山上觅仙踪,</p><p class="ql-block">问道观光两相容。</p><p class="ql-block">三扇天门皆扣问,</p><p class="ql-block">玉虚还在更高峰。</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