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猜想的应该不差,对于美国文学,熟悉海明威的人很多,他的《老人与海》《丧钟为谁敲响》《乞力马扎罗山》等作品脍炙人口驰名遐迩。而说到另一个大作家福克纳,知道的恐怕就没有海明威多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然他们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pan>起码我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最初知道福克纳,不是读他的作品,而是听到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在读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创作谈时,许多作家不约而同地对他的作品及其影响力充满了赞誉与推崇,我心里于是也就记住了这个名字。月初从市图书馆书架上不期而遇到《福克纳作品精选》,一阵心喜,就借了回来。</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经典作家的经典名著名不虚传,我很快被深深吸引了。《喧哗与骚动》《去吧,摩西》《殉葬》《花斑马》《干旱的九月》《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熊》等等。我以为,如果说海明威的作品以简约明快而著称,福克纳则以细腻清新为特征。</p><p class="ql-block">作为扎根美国大地、乡土气息浓郁的南方作家,为了“写不尽的人和事”,福克纳虚构了一个神话王国——位于密西西比州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县中心是杰弗生镇。在这里,他编织出一个个鲜明而动人的故事,审视美国社会现实,抨击社会积弊,寻找救赎解脱的办法。在创作艺术上努力尝试探索新的手法和技巧,别出心裁,别开生面,从而成为以风格独特而蜚声世界文坛的一代大师。</p><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大多涉及到底层民众的生活,透视了黑人与白人的天然冲突和种族歧视,他的正直和愤懑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人物的刻画细腻逼真,异常生动。采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重角度叙述,心理描写,意识流手法,人的命运起伏跌宕,多方呈现,是那么新颖而扣人心弦。</span>比如《熊》,小艾克从十几岁起就在大森林里跟着前辈打猎为生,他如何在惊险刺激的环境中,与动物相处,搏斗,一步步成长起来,这期间大自然也由原始茂盛向逐渐凋敝转变,除了艾克,山姆.法泽斯、布恩、德.斯班少校等人物也都塑造得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入木三分,灵动有趣。加之场景变化,情节曲折,画面惊悚,使人不能不为其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所沦陷,为其匪夷所思的深刻所折服。</p><p class="ql-block">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的语言,文字清新隽永,长短句结合,仿佛云淡风轻,却非常精准传神,让人欲罢不能。还有作品的寓意,象征意义,深刻得使你不由得击节叫好!他的作品差不多每一部都是这样充满了悬念或是深邃。我觉得,把他的作品和海明威的放在一起读,大有相映成趣之效果,对认识美国社会和幽深的人性不无裨益。</p><p class="ql-block">他们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名家,经典作家,作品被众多中国作家奉为圭臬,我觉得实至名归。因为作品摆在那儿,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堪称上乘,因为作家说到底毕竟是靠作品说话的。福克纳才华惊人,让他的名字与作品流芳于世。</p><p class="ql-block">不知怎的,我读福克纳的《三角洲之秋》,倏地想到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觉得两部小说,都以神来之笔,反映了森林原始活动风貌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及其后果,机械文明蚕食荒野,也改变了打猎的部落与猎人。迟子建作品里那位年逾九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饱经沧桑的讲述,与福克纳笔下年至耄耋的老猎人艾克的传奇经历,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又都是各自民族截然不同的际遇变迁的折射。我想,后起之秀的迟子建势必也受到了福克纳作品的影响。文学的互鉴历来如此,所以才有了创作的生生不息与千差万别。</p><p class="ql-block">2025、3、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