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今人与古人共同谱写的交响诗

润心居主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近云冈石窟,我发现它并非仅有“含笑的大佛”那么简单。</p><p class="ql-block"> 从景区阙门到武州山麓,仿佛是一段漫长的旅程。目之所及皆是意蕴深厚、美轮美奂的建筑和艺术精品,而这些建筑艺术精品无一不刻上佛教文化的印记、引起人们心灵的激荡、体现出当代人对古老文明的礼敬,如此,更凸显出云冈石窟的尊贵与神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客中心主体大楼虽为现代建筑,却透露出浓郁的汉魏遗韵。</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堂,高悬的佛灯温暖祥和;精致的地花使人联想到壁画的边角;如玛瑙般色泽的三面释迦塑像有如从窟龛中走来;国风禅韵弥漫在游客中心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游客中心是昙曜广场。</p><p class="ql-block"> 广场矗立着首开云冈石窟大法师昙曜的塑像。塑像选材于地域特色鲜明的大同煤矿的煤矸石,作者为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p><p class="ql-block"> 粗犷而细腻的刀法刻画出北魏高僧的庄严法相:身披袈裟,衣袂流转,行色匆匆,深邃的眼廓、低垂的视线既有悲悯众生的慈柔,又透出开凿石窟时的坚毅神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昙曜法师塑像的身后为礼佛大道。</p><p class="ql-block"> 礼佛大道,又叫佛光大道。大道两侧分列十三对希腊式神柱,柱身遍刻庄严的佛像和精美纹饰,基座为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印度佛教文化中菩萨的化身,代表了菩萨性善柔和、大势无边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礼佛大道的尽处是两方巨型凹面礼佛墙。表现的是北魏孝文帝与皇后礼佛的盛大场景。《帝后礼佛图》的原图于上个世纪30年代被盗卖,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孔石桥如“虹桥卧波”架接起礼佛大道与灵岩寺的空间距离。</p><p class="ql-block"> 灵岩寺的建筑灵感来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山堂水殿”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过去这里曾是湿地。改造后,水榭庙堂,亭台楼阁,将十里河、武州山与石窟巧妙的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寺内供奉的木雕佛像材料全部为巨大的香樟木。佛造像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洋溢着北魏佛教艺术的独有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佛知见”牌楼,是景区主入口之一,标志着游客进入主景区的起点,意味着闻名于世的龙门石窟的大幕即将开启。</p><p class="ql-block"> 此前,景区所有的构建,都恰似云冈石窟这部鸿篇巨制的华丽序章,一切都是铺陈,只为烘托云冈主角的隆重登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公元398年,距今1500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当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从东部的大兴安岭策马西进,一统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百年纷争的血腥局面。</p><p class="ql-block"> 为弥合矛盾,强化统治,他们在采取穿汉服、说汉话、通汉婚、拜文庙等方式的同时,利用佛教东渐的趋势,大力弘扬佛教,加速民族的大融合。</p><p class="ql-block"> 从河西走廊开始,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均在北纬三十度至四十度线上。北魏时期前后都参与了开凿,创造了灿烂的佛教文化,为后世留下了瑰丽的历史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而云冈石窟主要是由北魏时期开凿的。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了对龙门石窟的重点建设,云冈石窟开凿的步伐就停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东西绵延一公里,共有254座窟龛,造像超过5.9万尊,堪称佛国圣殿。</p><p class="ql-block"> 早期造像雄浑庄严,中期趋于华丽繁复,晚期转向清秀典雅,体现了佛教逐渐汉化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洞窟内佛像庄严、面露慈悲、衣纹流畅,飞天使者飘逸灵动,窟顶藻井浮雕精美,这些作品虽历经千年沧桑多有残破,但仍难掩其夺目的光彩。作为1500年之后的观者,面对古人如此精湛的艺术瑰宝,只能是顶礼膜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最著名的大佛是第20窟的露天大佛,也叫云冈大佛。</p><p class="ql-block"> 云冈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作品。到大同必到云冈,到云冈必打卡云冈大佛, 其影响应该是世界的。</p><p class="ql-block"> 大佛高达17米,大耳垂肩、额宽、鼻高、眼大、唇薄,微扬的唇角透着慈悲的笑容。北魏早起佛造像均融合了印度和波斯艺术的精华。</p><p class="ql-block"> 而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则为盛唐时期作品,尽显大唐的丰润美学。</p><p class="ql-block"> 两尊大佛都是我国古代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对历史、文化、艺术及宗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建造时间相差210年。</p><p class="ql-block"> 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说,“通向大唐之路,最具象征意义的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 是的,石窟是走向文明的路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要离开云冈大佛了,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伟大的遗产不该是凝固的纪念碑,保护与传承,需要几代人持续接力,大同时任市长耿彦波与大同市在这方面可谓居功至伟。 </span></p><p class="ql-block"> 为了改造云冈石窟周边环境,他们搬迁了一个镇五个村,关闭了数十座煤矿,改道了云冈石窟上方的运煤公路,恢复生态,蓄水筑池,为云冈石窟的美丽蝶变提供了可能。</p><p class="ql-block"> 景区建设方面的举措,更是充满了文化内涵和艺术光彩,为云冈石窟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无穷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无需赘言了,如果把云冈石窟比作一部跨越千年的交响诗,那么其中就有当代人续写的华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3日</p><p class="ql-block"> (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