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巴车从珠海的香洲客运站驶出,我心里就有些忐忑:因为珠江口外浩淼的伶仃洋(古称零丁洋),把珠三角众多城市分隔两岸。珠海到深圳直线距离不足百公里,但两地间陆路交通却异常复杂 —— 公路要先沿珠江入海口西侧北上,到达珠江口最窄的南沙过虎门大桥,再折返沿海面东岸一直南下百多里路才能到深圳。这个望洋兴叹的“大三角”哪怕是现代人走一趟,也会像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 —— 粗略估计常规行程走下来,至少三四个小时吧。</p> <p class="ql-block"> 然而,旅途给了我意外的大惊喜:一条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采用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耗费工期八年、造价460亿元的“深中通道”,2024年6月底建成通车了!从此深圳至中山的车程缩短到30分钟,相当于两地之间拉起一道跨海直线,极大缩短了深~中~珠三地的时空距离,与下游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一个半小时车抵深圳,路途顺利。</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情景却叫人另吃一惊:大巴车驶入福田客运站,偌大的站厅空空荡荡、了无人迹,原先连排的商铺关门歇业,看样子不止三年五载;零零落落几个旅客下了大巴不去公交站也不打车,直接进了地铁站,一长串空载的出租车在那儿寂寞等候 ……。多年前我来过福田客运站,亲眼看见人流如织、车辆穿梭的繁忙景象;还有袅袅的烟火气、摊贩的叫卖不绝于耳。而每年春运,作为“深圳人流风向标”的客运站更是人山人海,“加班车连夜送旅客回家团圆”的新闻总上电视。</p> <p class="ql-block"> 是人们的出行选择多样化?还是进出深圳的人流大大减少?这天虽是周日,地铁站里也不应该这样孤独寂寥、莫名冷清。这可是号称中国最牛的一线大都市“北上广深”啊!</p> <p class="ql-block"> 深南大道和彩田路沿线是主城区的CBD,大厦连着大厦,高楼傍着高楼,扬名四海的“深圳速度”在这里最充分地展现。沿街的绿化树是鹰嘴芒,早春时节繁花满树,馨香怡人;到了盛夏便会果实累累,金黄诱人 ……。城里的浅山低岭郁郁葱葱,雀噪鸟鸣、花开似锦,好一派岭南风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路过“市民中心”广场,暖暖的阳光下,左边是深圳图书馆,右边是深圳音乐厅。音乐厅前“母女弹琴”的一尊雕塑现代感十足 —— 几道飘逸的流线造型把激情的旋律、跳跃的音符、澎湃的乐曲展示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让人驻足欣赏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深圳博物馆也在跟前,气势恢宏的馆舍让人驻足。这天是周日,气候温暖阳光正好,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参观游览,人流如织。</p><p class="ql-block"> 大门前的《参观须知》令人眼前一亮!第一条就写明:“除每周一闭馆外,本馆周二至周日连续开放。参观不预约、不领券、不限流,无需出示身份证件……”。仅这一条就展示了深圳的胸怀与气度,全国少有。</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大厅,阳光从宽敞的天棚洒下来,明亮柔和,亲切自然。宽阔的大厅里摆开好多圆桌和靠椅,就像家里的阳光房,任观众随意使用。“口”字形展厅上下三层,首尾相连的十多部扶梯电梯紧密相通。馆内常设有 “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民俗文化”、“深圳改革开放史” 四大展场;而一楼正厅刚好引进《数风流人物~明清肖像画展》参观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人们徜徉在这里,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与深圳的历史见面,同深圳的文化握手,还有机会见到曾经叱咤风云的各路英豪。</p> <p class="ql-block"> 紧临博物馆的深圳现代艺术馆,正在布置新的展览,而馆前的这尊朴实无华的雕塑,深深打动了我 —— 骨节粗大的手形泥渍淋漓,万众一心的寓意让人回味无穷。四十年来深圳的崛起、中国的变化不就来自千千万万的奋斗者、拓荒牛吗!</p> <p class="ql-block"> 莲花山公园位于福田区,是深圳市中心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公园面积181公顷,因七个山头相拥、状如盛开的莲花而得名。这座生态型市政公园1997年6月对外开放,是深圳人心中的花园绿洲,每年入园人次超1000万,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p> <p class="ql-block"> 走进莲花山公园满目葱茏,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棕榈树、面包树、三角梅等亚热带植物挺拔舒展,生机勃勃,好一座丰盈的植物园!顺大路沿小径依次走过莲花湖、雨林溪谷、风筝广场、关山月美术馆,还有好多书吧茶厅咖啡屋,随处可见树荫下的休闲靠椅,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最后的一段缓坡车道通向山顶广场 —— 树影婆娑草木葳蕤,淡淡的阳光洒在山路林间,有一种庄严与肃穆。这是来莲花山的游客们必去之地。</p> <p class="ql-block"> 终于,一堵高高的枣红色纪念墙耸立在道路尽头。“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小平同志手书的25个鎏金大字镌刻在纪念墙上,那字迹如此熟悉,那话语铿锵有力,深圳特区的创业历程彪炳史册,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深圳博物馆陈列着当年小平同志书写题词,高度肯定深圳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珍贵照片。还有胡耀邦、彭真、万里、习仲勋、任仲夷、梁湘、梁广大、李灏、袁庚等领导同志或来特区视察,或长期在广深工作的真实影像,让观众重温那些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在 “大潮起珠江——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展”中,有两件展品令人难忘。一是党中央做出改革开放决策后,第一支进入深圳的建设队伍是工程兵部队,他们出大力流大汗,首创震惊世界的“深圳速度”,展柜中的大铁锤安全帽,粗绳索和绿军装就是明证。还有一帧《深圳打工妹》的大幅彩照:工厂下班人潮涌动,人人脸上开心的笑容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时代的生动缩影。</p> <p class="ql-block"> 绕过纪念墙拾级而上,人们来到莲花山公园的最高处。广场中央矗立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铜像 —— 老人家疾步行走的姿态,生动有力地表现了蒸蒸日上的时代风貌;耳边响起他的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p> <p class="ql-block"> 小平同志的青铜塑像高六米、重六吨,他步履坚定神采奕奕,把“春天的故事”播撒人间,凝聚着全国人民最神圣的情感。正午时分云层散开阳光普照,山顶广场就像“深圳之眼”,远山近景皆收眼底 —— 伫立山顶可以遥望高天流云,能够俯瞰市中心的繁华景象;当晚霞退去夜幕降临,幢幢高楼彩灯环绕、条条道路车灯如虹,这座从小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国际大都市日新月异、流光溢彩 ……</p> <p class="ql-block"> 经国务院批准的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40年来,这片拓荒创业的热土已经成为国家的聚宝盆~深圳1979年GDP1.96亿元,到2023年已实现几何级跃升,达到3.46万亿元。</p> <p class="ql-block"> 我曾多次来过深圳,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市中心地区一直保留着宽阔的绿地和树林。当时的城市规划就明确提出“财不可施尽,地不可占绝”。这块“深圳绿肺”的土地要“留白”给后人,待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待城市规划设计更科学更环保的时候,再来启动高标准的核心区建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四十多年过去了,寸土寸金的这方宝地,如今建成了深圳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现代艺术馆和深圳会堂等六七座公共文化设施,这片区域在地铁站、公交站和深圳交通图上都标注为“市民中心”。抚今思昔,感恩前贤。看到眼前恢宏的实景,让人由衷敬佩当年深圳市领导的科学明智与远见卓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莲花山公园就是深圳市内的CBD,阳光下深南大道、彩田路两旁各式风格的建筑竞相展示自己的风采 —— 有的宏伟有的高峻,有的设计前卫、有的施工精巧,有的如地上森林、有的像地下宫殿 ……。记得有外国记者采访深圳后说了一句话:这里是世界建筑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连续乘坐下行扶梯,进入地下几十米深的庞大购物中心,这里汇聚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场餐厅、咖啡饮品、日用百货、小吃摊档,还有电影院、健身房 ……,宛如迷宫似的地下城。</p> <p class="ql-block"> 朋友说:带你们去看看“中国第一”“亚洲之最”吧。穿过这座不起眼的小门,哇~我眼前一亮精神大振!五条地铁线交汇的特大枢纽站 —— 岗厦北,真的是一座大宫殿!</p> <p class="ql-block"> 位于福田区的岗厦北地铁站,是深圳地铁2、8、10、11、14号线的换乘枢纽,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有27个出入口、近百台自动扶梯和直通电梯。在地铁列车每天运行的18个小时里,有百万人次在这里进进出出,来来往往,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下轨道交通单体工程。它的建成不仅实现了五线站内换乘,还成为深圳大交通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 “深圳之眼”的设计灵感采用了法国数学家皮耶 . 德 . 费马的“费马螺线”原理,将数学公式转译为建筑语言,调整天花造型的尺度,赋予空间视角的极大张力,呈现简洁大气、明亮通透的空间视野。设计团队通过穹顶的黄金分割率与地铁网络的拓扑结构形成同构,解决了日均50万人流的疏导难题。建筑团队运用BIM技术转化为576块异形玻璃的加工指令,让它们各就各位,严丝合缝。</p> <p class="ql-block"> “深圳之眼”的核心亮点是采光天井,最大的一只天窗位于站内车棚顶上,震人心魄极为壮观!凡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旅客,没有例外地停下脚步,屏息观赏拍照留念。深圳之眼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体现了深圳汇聚、包容、国际化特质,展示改革开放40年国际大都会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这天上午,深圳的朋友相约去当地人喜欢的早茶厅。出了地铁站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强南”“华强北”电子商品集散街。1990年以来的二三十年间,这里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电子原器件及电子商务集散地。当时媒体采访的结论是:空手来华强北,凭零星购买的电子原器件就能自己组装电脑、手机和电视机!还有更牛的说法:没有任何一种电子原器件在华强北买不到!</p> <p class="ql-block"> 因此“中国电科”“赛格大厦”“华垦电子商城”都齐聚这里。然而,2025年早春我来到华强南北 —— 繁花落尽,铅华褪去,这里呈现一种令人心悸的萧条与冷寂!……大量的方格式小商铺闭店歇业,好几栋带自动扶梯的电子商城大门紧闭、铁链锁死,玻璃门上的停业公告已字迹模糊。大厦台阶上的门廊前厅有流行音乐,那是大妈大婶的广场舞台…… 与昨天见到的福田客运站一模一样,难道真应了“三十年河东”那句古语?</p> <p class="ql-block"> 反倒是烟火人间的广东早茶,还像往常一样宾客满座,生意兴隆。人们从城市的东南西北聚到这里,品一壶好茶要几样点心,聚一桌亲友乐一段时光 ……而华强南北的兴衰胜负早就不是他们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食为早茶先。这家每天从8.30营业到24点的“喜荟早茶厅”,日日顾客盈门,大多为本地中老年人,由此可见食材新鲜、品质保证、经济实惠。我们品尝的水晶虾饺皇、艇仔鱼片粥、灌汤小包、红豆煎软糍、卤水拼盘味道真好,共计158元(还返券20)。</p> <p class="ql-block"> 网友介绍深圳后海是一座科技新城,布局新颖人流密集,特别是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安营扎寨,专门建成一座“人才公园”,地铁11号线去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 …… 走过林立的大厦,仰望灯火通明的高楼,还有五颜六色的商城橱窗、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让你感到一座年轻城市的勃勃生机。夜色中已经看不清公园的植被景物,却有一尊被灯光映衬的塑像让人肃然起敬 —— 花岗石基座上镌刻着他的名字:袁庚。</p> <p class="ql-block"> …… 短短几天的行程过得好快,到了向深圳说“再见”的时候。宝安机场新落成的T3航站楼,宽敞气派像另一座“深圳之眼” —— 犹如满天繁星的精妙设计,让踏入站厅的旅客情不自禁有一种振翅高飞、翱翔九天的冲动与激情。</p><p class="ql-block"> …… 改革开放的深圳,拓荒奋进的深圳,激情澎湃的深圳,就是那道神奇而美妙的 “费马螺旋” —— 古老中国从这里眺望世界,宽广世界由这里认识现代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