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交界处,它属于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颗璀璨明珠。处于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支流理塘河水系。</p><p class="ql-block"> 深蓝色湖水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相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p>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被誉为现实中的女儿国,这里的美景让人不禁联想到《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它有着一种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的魅力,“遇山遇水遇情遇泸沽湖仙境女儿国千古风流,忘景忘物忘我忘人世间红尘烟云梦一抹沧桑。”</p> <p class="ql-block"> 远处那似平躺着孕妇的山脉,是摩梭人心中神圣的格姆女神山。它静静地守护着这片湖泊,见证着这里的每一个日出日落,每一个欢笑与泪水。</p> <p class="ql-block"> 红嘴鸥是这里的常客,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与蓝天白云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湖面上,人们可以看到这些可爱的鸟儿展翅翱翔,也可以给鸟儿喂食互动,为这片宁静的湖泊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湖水清澈见底,依稀可见泸沽湖水下特有植物——水性杨花。每年的5月至10月,湖面会盛开雪白透明小花,仿佛是大自然为这片湖泊增添的一抹亮丽色彩。</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是属于纳西族的一支,人口约五万。他们有着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摩梭人仍然保留母系社会制度,保持走婚习俗。</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的走婚桥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座桥横跨水面,连接着两个世界,见证了无数摩梭人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的成人礼是他们一生当中重要的仪式之一。在13岁时,他们就被视为成年,成年后即有资格走婚。然而,大多数摩梭男女会在16岁后才开始走婚,甚至有不少人会推迟至20岁后才首次走婚。</p> <p class="ql-block"> 走婚习俗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在这个习俗中,没有婚姻登记。青年男女通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女方“花楼”,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离开。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 走进摩梭人家</p> <p class="ql-block"> 房屋皆用圆木或方木垒墙,以木板覆顶(现多已盖瓦)。</p> <p class="ql-block"> 祖母房。也叫正房,摩梭语称"依咪",是家庭集中饮食、议事、祭祀及老人儿童住宿场所。以及储存粮食和肉食,兼作老年人的起居室,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泸沽湖畔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在这个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家庭里的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祖母的后代。是中国唯一保留<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系氏族社会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女儿房,也叫花楼。一般在院子门口处,方便女儿走婚。</p> <p class="ql-block"> 男子房,太可怜了,一般与牛羊猪圈连在一起,男人在家没有地位,只是干活的劳力和雕刻、打银器等手艺活的工具而已。</p> <p class="ql-block"> 生死门,是摩梭人独有的,作为小孩接生的地方,和家人去世按习俗未能及时出葬期间存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家篝火狂欢</p> <p class="ql-block"> 进出小凉山盘山公路,有了这条公路后,泸沽湖才让更多的人知晓。</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金沙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