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靳家河

木杉

<p class="ql-block">  梦中又见到了家乡那条河,河岸杨柳青青,河水碧绿,带着山野的清香静静穿镇而过,细哗哗地水声响在我五彩缤纷的梦里,我挽起裤腿踩踏着五色的鹅卵石,走向梦中深处。</p><p class="ql-block"> 漫川关是一个古老的水旱码头,镇子依青龙山而建,傍靳家河水而居,河水源头自西泉峻岭之间,白龙洞天之中,有着古老的渊源传说,一说是西泉仙女与白龙王子羡慕相邻的天河牛郎织女,眷恋于古镇酒市街巷的繁华,相约于此,不离不弃的让镇外的河水缓缓地流淌。又有传说战国时期有靳姓男孩靳申擅长画像,时逢楚王姓芈名熊负刍,准备让儿子熊奇世袭王位,因儿子左眼瞎,右腿跛,为让儿子形象威武,诏招楚国名人画师为其画像,画师摄于楚王威严,画中既有弄虚作假之威武,又有真实写照之瞎子跛子,皆不得意,尽以重罚之,后靳申为王子画像,只身骑枣红大马,手握弯弓,支腿前撐,正闭眼张弓搭箭,题跋“楚王骑射”。此画奔驰中张弓射箭,既掩饰瞎子和跛子的真实性,又彰显出王子的才华和威武,不凡有气吞山河之势,雷霆万钓之力,楚王负刍看了后心里大喜,赐千两银子,把靳申所住的河流分封给靳申,从此这条河流就称为“靳家河”。故事皆传说,后者有据考,而靳家河的清秀美却流淌的浪花里,难怪人们都说“看那不就是揽住河水的龙湾子么!”</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沿着靳家河河水的丰盈而来,沿着花开树绿的堤坝而来,两岸细嫩的柳枝婀娜多姿,像一群翩翩起舞的女子,随风而舞,轻轻摇曳,漫天的杨柳花絮似雪非雪,飘然着,打着转,在地上滚动雪球,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中所赞“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外公家的水渠边的桑葚树结满紫红色的桑葚能让人吃个撑饱,我轻盈踏上木桥,远处河面上雾霭氤氲,薄纱迷蒙,在习习清风中婆娑起舞,交织着一幅动感中的宁静。几只燕子在岸边泥地里,呢喃细语,抖动抖动翅膀,衔起一嘴泥土来回檐下筑起爱情的小窝,早晨的阳光暖融融地,岸边河滩地庄稼人正挥舞着撅头耕地,一幅田园风情画越来越浓郁,此时隐约间看见了河中儿时的我,光着脚丫一会儿走在绵绵的细沙上,尽情追逐, 一会儿咧着小嘴拐着小脚,任凭鹅卵石垫着脚底生疼,回过头折上一帆小纸船放入河中,去将自己小小的梦想扬帆远航。</p><p class="ql-block"> 夏天炎热,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人们都齁在家里,而我却来到河边,喜欢赤脚沿着靳家河漫步,让河水从我的脚丫子里窜过的感觉,一阵阵凉意在我的心底荡漾开来,很快乐。河中间不远处一道道用木桩和沙石磊起水围堰,河水顺着围堰流进小渠,又顺着小渠缓缓流向镇子里水磨坊,“吱吱呀呀”转动的水车把溪水搅动的、撕扯成瀑布白练、浪花飞舞,堰口下是宽阔的沙河滩,有一种“桃花鱼”(方言:黄头斑儿)最喜爱成群游曳在河滩浅水之中,一群孩子手拎着铁丝做成的鞭子,满河滩追打桃花鱼,鱼儿撵的顾头不顾尾藏在绿藻中,任凭着孩子们的铁鞭搐打,快乐的追逐让孩子们身上湿个尽透。霎时,一条鱼儿飞出水面,径直蹦到我的脚前,小心翼翼捧起,装进罐头瓶里放在我的窗台上。从镇头到镇尾,不足千米的靳家河,在一个夏日里,一场暴雨后,像一个任性的女孩子,无穷尽地耍脾气,每次都要改变形态,选取新的环境,让河面变得弯弯曲曲,水缓石清,那“一口印、将军石、摞摞石、尖尖石”,屹立河中,又重新作了孩子们的跳水平台。</p><p class="ql-block"> 晚霞将河面染成了红色,波光粼粼中闪动着无数双清亮的眸子,几个少女站在河中,卷起裤腿,露出皙白的双足,嬉笑着、将长长的秀发浸入河中,撩起一道蓝盈盈的河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带着满身疲惫,或坐在河边,或仰卧在河中,伴着细哗哗的水流,尽情的让河水冲洗一身疲惫,让清凉河风冲走满身的燥热,那种流动的清凉就会在不经意间涌到心里,舒坦、悠然、爽快,躺在那静静地等着,任凭河中的小鱼儿轻轻地啄你的脚,麻麻的,痒痒的,好有一番惬意,好似醉了一般,醉在其中不能自拔。河两岸尽是洗洗涮涮的人,大盆小蓝堆满堤坝,看哪!小孩子掬起一捧河水撩向妈妈,妈妈笑得好开心啊!也就是这条河和那长长窄窄的小桥,常常走进我的梦中,梦幻着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它的美一直在诱惑着我。</p><p class="ql-block"> 又见到了靳家河,走在长廊亭榭的风雨桥上,默默的注视着她,两岸霓虹灯水光潋滟,微波荡漾,熟悉不过的一种情感,霎时都穿越了记忆的空间,青山绿水间,梨花未凋谢,桃花正灼灼,儿时的狂劲还未散尽,白发已染了双鬓。不记得是谁说过,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但是,如果离开那个地方呢?一经别离,总有牵挂,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够唤起回忆,牵动深深的愁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