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光阴的故事之四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家里收藏的一本书,《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类似的书还有不少,忒小众,父亲留下来的。是一个东嬴人写的,却不是他家的事,而是关于他邻居的,有点奇怪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也并不奇怪,日俄在近代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战争,令国人痛心疾首的这些战场都在我们的东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945年苏联红军对关东军的致命一击,结束了以前双方互有胜负的历史。使其直到今天对被占的北方四岛也只敢打打嘴炮,却不敢伸一根小手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这并不能代表其心里没有想法。因为他们对这片昔日的战场了若指掌,所以对身边的这两个巨人也关注备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杉田一次,曾任日本驻美国、英国武官。太平洋战争中,作为第二十五军、第八方面军、第十七方面军和大本营参谋,参加过马来、瓜达尔卡纳尔岛、新几内亚等战役。战后历任北部军区副司令、富士学校校长、东部军区司令、陆军参谋长等职,一九六二年退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中全方位的考察了我国东北、内蒙、新疆、西藏和苏联中亚、西伯利亚、远东以及蒙古的军事、经济、民族、地形、交通、水文、气象等现实和历史的情况,对中苏战争能否爆发,战争爆发后双方可能采取的政略和战略,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态度等,提出了一些推测。作者认为中苏战争将是一场使用常规武器的局部有限战争,但也不能排除使用核武器和导致世界大战的可能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中对中国的了解让人细思极恐,可谓事无巨细。现选择一小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北三省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东隔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苏联西伯利亚相望,西经兴安岭(海拔一千五百米)与内、外蒙古相接,东南隔鸭绿江、图们江与朝鲜半岛相望,南面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中的黄海、渤海湾,很多港口散布其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北地区面积为八十万五千六百平方公里,在当今中国占居重要地位。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与内、外蒙古关系密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九五○年二月与苏联缔结了中苏同盟,同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支持北朝鲜。就这样,东北地区在二十世纪以后作为日本、苏联和中国的争斗之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东北地区由于这些明争暗斗反而得到了发展。交通通信迅速改善,资源被充分地利用,粮食也能自给自足,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中国不可缺少的地区。东北地区的人口约为千万,其中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二点四,少数民族七百九十万(满族二百一十万、朝鲜族一百一十三万、蒙古族三十二万、回族二十三万,以及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锡伯族、翁古族等),他们散居在各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地区在满洲国时代重工业就很发达,现在也以其丰富的资源(铁矿石、铜、铅、银、铁矾土、石油、油母页岩等)为基础,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的中心地区。也就是说,由于有鞍山、本溪、通化的钢铁,抚顺、阜新、鹤岗、鸡西、双鸭山的煤炭以及抚顺、桦甸的油母页岩等资源,这里的重工业相当发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鞍山:钢铁联合企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溪:钢铁公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连:钢铁公司及造船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抚顺:铝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成书于1980年,当时中苏关系尚未缓解,更谈不上今天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当年普遍认为两国间可能有冲突。不然西面的大国也不可能卖黑鹰给我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一场阿富汗就拖垮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从目前看,这书的预判已成为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亮剑》里钟伟早就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再看看此书,仍很有教益。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看这,内部发行的,仍不外卖,又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不过,好像这样的书发行也不太可能太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