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法与破局

歪果仁儿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的乒乓球搭心里老郁闷了,郁闷原因如下:</p><p class="ql-block"> 我和他做球搭时近半年,他擅长发球,与生俱来对提抖手腕的感悟力超常,我喜欢攻球,他经我在这半年的抽打锤炼中,几乎把防守练成了一道铜墙铁壁,密不透风。</p><p class="ql-block"> 就在最近,言谈中,小区边的室外球场已经难以满足他提升的要求,要我带他到更远的一处高水平球场去,可没想到,他前几次如鱼得水,兴奋异常,可自从他与一位直拍推挡擅长左右快攻的中年女球友交手以后,他每次都缠着我,非要学习攻球,我知道这是他的技术软肋,听他叙述诉苦,那位女球友一直坚守前台,总不退台,与她几次交手后很快便适应了他的发球,而且发展到发球过后,三板之内,他简直都来不及抖手,必然挨打,仓皇应对,被动至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自去年11月份在公园发现了这块难得的宝贝。他身材瘦高,性情沉静,戴一副黑边方框眼镜👓,让人惊奇处,他腰间居然还戴着一副医院配置的塑料护腰,让人看了怎么也不相信他能打球。</p><p class="ql-block"> 可经我与他对练观察,他偏偏就会,他不但会发转球,而且擅长提抖手腕,防守特好,这些特长都是在我技术体系中最稀缺的。</p><p class="ql-block"> 下场收工,我们不约而同互加了微信,从那一天起,我们心照不宣,惺惺相惜,成了球搭。</p><p class="ql-block">  从此后,由于我们相距不远,每逢周末,我们都相约到小区后的一家球馆,设定内容,相辅相承,一起练球。一项技术,在练过一段时间趋于稳定后,我们再一起到小区东侧室外公园球场,学以致用,进行试验验证,不足之处,再到球室做有针对性的补充,继续锤炼,直到运用自如,方才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陪打对练。</p> <p class="ql-block">  如此,经过近半年的练习,我用所擅长的正手攻球,把他的退台防守几乎练成了铜墙铁壁,几近连续爆冲5板,基本可以密不透风。</p><p class="ql-block"> 他用其特有的变换无常的各种旋转打球,由起初把我发的吃球到饱,逐渐把我锻炼成铁搓一党,接发从容,让我如今应对他的发球,基本上可以从容不迫,把球低弧线搓回在台内,若任其落台,基本两颠,十之八九。</p><p class="ql-block"> 我把他练成了一道铜墙,他把我练成了一个铁搓。因为我们彼此都知道,他不会拉球,我不善防守,要想打球,不想挨打,我们只有把乒乓球的弧线压到很低,刚好过网,将半出台,才有活路。</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他一时拉球难过,必须防守要好。他还知道,我发不出旋转,只有练成“铁搓”,眼前这一道“发接发”的关口要隘,才能坚守度过。</p> <p class="ql-block">  随着打球日久,对于乒乓球这项深奥无比的体育运动的理解,不但与日俱增,而且与时俱进,不断深入。</p><p class="ql-block"> 他拉球的薄弱,令我一直苦恼郁闷的反手,都似横亘在我们各自眼前的一道雄关,每天都在,而且一时难以逾越。</p><p class="ql-block"> 乒乓球带给打球人的那份神秘莫测,带给人的那种苦与乐,不是真正爱球的人,是难以体会的。</p><p class="ql-block"> 其中,包含有技术突破的喜悦,有屡受打击的挫折,有穷且益坚的不甘,有屡败屡战困兽犹斗的困苦和挣扎。</p><p class="ql-block"> 他时有冒高,被人抓住,不断挨打,屡受挫折。我反手软弱,总受制约,总不稳定,发力缺失,伸展不得。</p> <p class="ql-block">  打球,是一种勇于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的过程。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各有不同,每个人受到的技术约束也各有不同。对此,我们每每在练球间隙,都深有体会。</p><p class="ql-block"> 每次我们相约练球,大多时候,都是乘兴而来,沮丧而去,每次多是想预设方案,预设时间,两厢转换,他攻我守,有针对性地练一项技术,可每次都是打着打着,便各自流于随性,在各自不知不觉中,歧路亡羊,放逐了自己。没过几个回合,他把攻球,打成了防守,我把防守,又打回了进攻。一次又一次陷入了难以摆脱的“舒适区怪圈”,从而忘记初心,误入歧途,迷失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  曾多少次,我们都想打破惯性,<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破不立,</span>重塑自己。</p><p class="ql-block"> 多少次,我对他说,我只盼着,你有一天能浴火重生,能打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稳定且</span>连续的上旋拉球,你攻我守,突破自我。</p><p class="ql-block"> 多少次,他希望我,能打出稳定连续的反手,能够与他互相启发,相辅相承,在相持中,打出左右平衡的多板回合,你推我挡,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可每次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次打完,都仿佛坠入在万有引力的现实枯井,一旦随性,在各自的舒适区中打球,便坠入其中,实难摆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打球,需要一种果绝和勇毅,没有这种个人的强烈意志,在打球的运动实践中,便不能打破自己,完善自己,重新塑造和建构自身所需的技术体系。</p><p class="ql-block"> 打球,是一种需要高度知行合一的过程,随着打球日久,没有对乒乓球不断深入的研讨觉悟和认知,便不能看清自我,找出差距,还要自己。在知行层面,这只是走出了目标彼岸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在认知层面,我与他多有同感,认知不难,对此我们早已达成共识。难就难在,在认知的基础上,这行的层面。每个人都难以摆脱各自坚持日久的打球舒适区。这种困苦的情境,类似于我们在打球的过程中,总难找到知行合一的合力点,知有高峰岭,行难困局中。</p> <p class="ql-block">  知易行难,至今,我们怀着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共同赤诚和热爱,仍在友情相约,在一张变幻无穷的球台上,他打他的抖手、退台和旋转,我打我的低弧,搓球和正手拉球的落点和刁钻。</p><p class="ql-block"> 为了练球,我常对他说,无论是练习每一项技术,都是从易到难,就如同我想练好的反手,他想要练好的拉球,都要从建立正确的动作框架,击球的板型,从最简单轻拨开始,尽可能多的让球能持续上台,保持手感,然后再熟能生巧,调整拍形,力道变换。</p><p class="ql-block"> 对此,他也曾对此表示赞同。可每次都是还没打过几板,他都逐渐变成面对我的来球,凶猛异常,总想把球打成彼竭我盈,一击毙命。对此,我也只能针锋相对,寻得半高,一板爆冲,练球的初心,瞬间骤停,对球的手感,想得再好,中道崩殂,难以成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按说,“反者,道之动”,以我设想,我与球搭,<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反相成,</span>应该说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 可如今,令人难以破局的窘境却是,我们彼此的球路,都互相形成了制约,他抖动手腕,抖出旋转,不断给我制造麻烦。我只能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搓劈下旋,</span>打低弧线,半出台以对,时刻想约束他的抖手旋转,并在回合当中,寻机上旋,位置刁钻,爆冲一板。我们都被彼此死死地困在原地,想要突破,却总动弹不得。任我们如何长冲短调,左冲右突,都好像困兽犹斗,致使所有设定的练球的初心目标,都在这种难以摆脱的万有引力的惯性冲击之中,成为一道仿佛总不相交的一对铁轨,一根不行,独木难支。有他难动,三五回合,才热就冷,打打停停。</p> <p class="ql-block">  对于打球,要想打好,光打上旋半高,来往回合再多都是不行🙅‍♀️的。只有正手,没有反手,犹如中风偏瘫。或光有进攻,没有防守,如同城门洞开,关隘失守。若论拉球,若只能拉上旋,不会拉下旋,更是阴阳失衡,万难持久的。</p><p class="ql-block"> 以上种种,都是我技术上的薄弱痛点和有待提高之处。假我数年,几近甲子,人生苦海,除去读书打球,俗事不少,快乐无多。若不只争朝夕,完善技术,真要等年至七旬,老之将至,若言再爱乒乓🏓,<span style="font-size:18px;">恐也将难以摆脱一个人站定如松,背后贴块长胶,磕刮拱弹,令人生厌频繁倒板的悲剧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好在,时光荏苒,尚有十年,为期不远,两厢权衡,取舍之间,雄心尚在,何去何从?我心有不甘。</span></p> <p class="ql-block">  每次观看高手比赛,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高手的比赛,我总在想,每个高手所走过的成就之路,都是艰苦卓绝的。</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一个球手,还是一个业余爱好者,都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不能打破自己,重构自己,便不能完善自己,提高技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p><p class="ql-block"> 此道,尤其对业余爱好者来说,在俗务缠身,时间有限,更无专业教练环境,拥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打球,系统训练。如此更要珍惜时间,去繁就简,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才能不负时光,球有精进,练有所成,打有所乐。成就球搭,同时也是成就自己。</p> <p class="ql-block">  我最近一直在想,<span style="font-size:18px;">要想练就一项过硬的技术,双方都要果敢取舍,有针对性的清空自己,改变习惯,勇于突破惯性,冲出原有的舒适区,才能有破有立,从头开始,重塑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 其次,<span style="font-size:18px;">做为球搭,若想涨球,首先,双方都要破除各自深藏的那颗每时每刻都在蠢蠢欲动的“胜负心”这重魔障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再有,做为球搭,彼此势必要能够做到相辅相承,都身怀有一颗互相成就的坦然诚心,才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开心打球,共同进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