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陕西现代摄影协会云南、四川采风旅拍团,2月24、25日游览了建水古城。<div>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是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唐代,至今保留着大量明清建筑与活态文化遗存,被誉为“滇南邹鲁”、“古建筑博物馆”。</div> 建水古城朝阳楼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比北京天安门还早28年。 翰林街牌楼。 翰林牌楼的另一面。 诗年华,茶馆。 书香门第。 香满楼,酒楼。搂迎东西南北客,院纳春夏秋冬福。 翰玉阁。 翰林府。 艺品堂。 孙陶匠,紫陶。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临安客栈。 波本窑,紫陶。 波本窑。 12眼古井。古井始建于康熙49年(1710年)。 古城街道夜景。 这个店的名称有点奇特。 这个店名有点奇葩。 店员交流。 卖水果的小贩。 餐馆要上班了。 双龙桥,清代建造的17孔联拱石桥,长148米,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与泸江、塌冲河交汇处形成“双龙”意象,被桥梁专家茅以升列入中国十大古桥。 双龙桥。 双龙桥。 敬业的大摄影师。 双龙桥。 河中的小船。 双龙桥。 打卡留念。 双龙桥下游的小桥。 双龙桥旁的油菜花田。 双龙桥旁的油菜花田。 朱家花园。清末富商大贾朱成藻、朱成瑛两代人苦心经营所建的家宅和宗祠。占地2万多平方米。始建于光绪初期,建成于宣统二年(1910年),历时30余年。后因朱成瑛参加辛亥革命有功,获中将衔,也称“中将第”。 匾额:循规蹈矩。 匾额:谨言慎行。 精雕的厅门。 花瓶。 匾额:兄弟连科。朱家的堂兄弟朱朝琛和朱朝瑛在科举考试中接连中举,这块匾额是为表彰朱氏兄弟而悬挂的。 匾额:四水归堂。是指建筑四周的屋檐都向中心的天井倾斜,雨水顺着屋檐流向天井,汇集于院中后再排出。寓意着财富和好运汇聚于家中,不外流。 女孩居住的屋子。 朱氏宗祠。 戏楼。 祖宗牌位。 墙上写的是朱子家训。 建水朱家花园中的《朱子家训》内容如下:<br><b>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b>强调早起打扫庭院,保持内外整洁,晚上按时休息并亲自检查门户,体现了勤勉和自律的家风。<br><b>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b>提醒家人珍惜粮食和衣物,懂得节俭,明白每样物品都来之不易。<br><b>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b>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子孙资质平庸,也要让他们学习经典文化知识。<br><b>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b>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教导家人不要贪图不义之财,不要饮酒过量,与小商贩交易时不占便宜,对穷苦的亲邻要给予关怀和帮助。<br><b>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b>告诫家人不要依靠刻薄手段发家,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会导致家族迅速衰败。<br><b>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b>要求家族成员之间要互相照顾,尤其是富有的要帮助贫困的,同时要维护家族的秩序和规矩。<br><b>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b>提醒家人不要听信妇人之言而伤害骨肉之情,不要因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br><b>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b>在嫁女儿和娶儿媳时,要注重对方的品德和人品,而不是过分看重聘礼和嫁妆。<br>这些家训内容体现了朱家对家族成员的严格要求和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齐家的理念。 香榭。 水井。 假山、凉亭。 水池。 离开朱家花园之后,来到云南提督学政考棚和天君庙。<div>云南提督学政考棚</div> 天君庙。 建水古城里还有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之一,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和北京孔庙。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前往参观。<div><br></div><div>谢谢观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