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连环画《书法家卫夫人》序 程远宏著绘 版权所有

女画家 程远宏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今天尝试做的封面设计草图,图和书名要重新排版设计,字要用手写体。</p> <p class="ql-block">  我自幼习书,很喜爱书法,难忘小时候祖父教我手把手执毛笔临帖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终身难忘。那时每天练习毛笔字是我的必修课,寒来暑往,从未中断,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成了书法爱好者,工作后,又一直干着与书法相关的工作,此生能有机会创作书法家卫夫人的故事,实在是三生之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我仅知道王羲之的老师是卫夫人,以及卫夫人的《笔阵图》,很想知道卫夫人的故事,因为过去信息不发达,资料有限,对她的文字介绍大多是一鳞半爪。 感谢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让我打开了认识卫夫人的大门,有机会穿越到1600多年前,揭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走进那风雨飘摇的两晋时代,走进她五彩斑斓的书法世界,陪她一起,挥笔研墨,去体会那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国破家亡之痛,感受她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坎坷人生。从她呱呱坠地嗷嗷待哺的出生时期开始,接着是无忧无虑苦练书法的少年、夫唱妇随琴瑟和鸣的青年、孤儿寡母辛苦教子的中年、直到儿孙绕膝老有所成的幸福晚年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72年,卫夫人出生于山西河东安邑卫氏名门士族,书法世家,一门有卫瓘、卫恒、卫玠、卫展等历史名人。她自幼在家族耳濡目染的环境下苦练书法,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她小时候练习书法的故事。一脉相承,万古不灭。卫氏书法延绵千年而不绝,但真正让它弘扬光大芳名千古的,却不是那些朝堂之上、叱咤风云威震四方的须眉才子,而是卫氏家族身在闺阁之中,一生历尽坎坷,饱经沧桑的女才子卫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卫铄17岁远嫁到江夏(今河南信阳)名门李氏家族,丈夫李矩也擅长书法,夫妻俩琴瑟和鸣志趣相投,生活幸福。当时的晋惠帝治国无能,心狠手辣的丑皇后贾南风当道,一心想独揽篡权,291年,她设毒计几乎血洗卫瓘一家,只有他孙子卫璪、卫玠外出幸免于难,从此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八王之乱”,西晋政局开始动荡不定,朝堂上人心惶惶,加上天灾不断,老百姓更是民不聊生。这期间卫夫人生下了儿子李充,后来李矩升任江洲刺史。303年,战乱逐渐由中原蔓延到江州,夺去了她心爱的丈夫。从此30岁左右的卫夫人孤儿寡母,在兵荒马乱中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13年,又发生了历史上最黑暗、惨烈的“永嘉之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西晋政权岌岌可危。持续不休的战乱,导致卫夫人母子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一样艰难,坚强的卫夫人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击倒,放下笔墨纸砚,决心自食其力,以养鹅来补贴生活。此时少年王羲之随叔父王彬来到江洲,拜卫夫人为师学习书法。卫夫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王羲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他将来成为百代书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人格塑造和品德修养方面也让他受益匪浅,使他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巨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卫夫人以她风格独特的书法艺术和卓越的才华,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她的字既有女性的柔美,又不失男性的刚强。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形容她的字:“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 意思是说卫夫人的字像碎玉冰清玉洁,又像瑶台上的月光柔美,婉约如一树花开,字体间的安静和清爽,犹如清风拂面,让人神清气爽。这使她的作品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她的故事并不仅仅是关于她的书法艺术,也是关于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哲理。执笔一生的卫夫人,为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促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改革与演变,发挥了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 。她的《笔阵图》是中国书法传统理论的经典之作,是初学者很好的学习教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书法无言,代代相传。历史如滔滔江水一去不返,但她的书法却如涓涓细流绵延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生辉,依然闪烁着灿烂夺目的耀眼光芒,她无愧于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女书法家,无愧于书圣王羲之的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月浩荡,岁月悠长。 她的簪花小楷不仅让中国书法美了一千七百多年,也让横平竖直让顶天立地的中国字,承载了更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写好工工整整中国字,做好堂堂正正的中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书背景从三国鼎立硝烟弥漫的战火余烟开始,到同室操戈刀光剑影骨肉相残的八王之乱;五胡南下马踏中原火烧洛阳的永嘉之乱,到江南此起彼伏攻城略地各自为政的叛军之乱;以及揭竿而起风起云涌席卷江南的农民起义,到衣冠南渡王与马共天下后想篡夺皇位的王敦之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年轻丧夫泪洒婆家的苦命才女蔡文姬、文武全才无辜被杀的国家重臣卫瓘、秽乱后宫祸国殃民的丑皇后贾南风、英年早逝血染沙场的江州刺史李矩、玉树临风面如冠玉的美男子卫玠,运筹帷幄辅佐天下的千古良相王导、贤妻良母教子有方的王羲之母亲、力透纸背名扬天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目录学家大孝子李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国色天香的洛阳城、看杀卫玠的建康城、新亭对泣的长江岸、王谢堂前的乌衣巷。</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沧海桑田。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作为一个女性,我很荣幸生活在当今平等开放的时代,与男性一样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示自己的专长和才能。但千言万语落笔生花也写不出我对她的敬佩和仰慕之情、千笔万画铁砚磨穿我也画不出她艰难困苦时的悲伤和泪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2020年就开始搜集卫夫人的资料并动手创作,当年画了130幅图,总感觉人物形象刻画的简单而肤浅,缺乏历史的积淀和人物的厚度,有种意犹未尽之感。因为卫夫人很长寿,历经两晋,饱受磨难,为了使卫夫人的形象更加丰满而生动立体地展现出来,2024年我又重新搜集补充了一些资料,又加了近60多幅图。好多地方由于年代久远无从考证,逻辑不通,我就采用了的艺术的手法来处理,共画了193图,两万多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程远宏</p><p class="ql-block"> .2025.3.20晚 写于合肥</p><p class="ql-block">……(图文内容还有待修改)</p> <p class="ql-block">1: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女书法家,她不仅书法写得好,而且还是书法理论家,也是一位为人师表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她生活在两晋时期,就是百代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叫卫铄,字茂漪,相传著有书论《笔阵图》,她的书法作品和理论,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2:卫铄出生于河东安邑(运城)的名门大族卫氏家族,家族渊源颇深,在曹魏时期,就是当地著名的儒学望族。史载汉明帝时(58-78),卫暠以儒学知名,受朝廷之命赴洛阳任职,途经河东安邑时,不幸因病而卒于此地,受朝廷所赐葬于此地,后世子孙便在此定居,繁衍生息,人丁兴旺。</p> <p class="ql-block">3 :东汉名门多为大族,名门才女蔡文姬,便嫁于河东安邑卫家卫仲道,怎奈丈夫体弱多病早去世,她只得回到了娘家。她父亲蔡邕是汉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她自然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蔡邕被冤杀后,她又被掠至匈奴 ,创作了《胡笳十八拍》,归汉后又用自己的书法艺术续写《汉书》。</p><p class="ql-block">唷</p><p class="ql-block">……(图文内容还有待修改)</p> <p class="ql-block">卫夫人书法</p> <p class="ql-block">卫夫人书法</p> <p class="ql-block">卫夫人书法</p> <p class="ql-block">卫夫人书法</p> <p class="ql-block">卫夫人书法</p> <p class="ql-block">卫夫人书法</p> <p class="ql-block">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p><p class="ql-block">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闇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p><p class="ql-block">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律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p><p class="ql-block">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p><p class="ql-block">、“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p><p class="ql-block"> 丿 “撇”如陆断犀象。</p><p class="ql-block">乙 “折”如百钧弩发。</p><p class="ql-block"> ∣ “竖”如万岁枯藤。</p><p class="ql-block">  “捺”如崩浪雷奔。</p><p class="ql-block"> 勹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p><p class="ql-block">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奋如篆法,飘风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p><p class="ql-block">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p> <p class="ql-block">程远宏 艺术简历</p><p class="ql-block">2000年 应邀为亳州市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2001年 出版了“计划生育宣传册”,在全国“计划生 育宣传工作评比”中获宣传奖</p><p class="ql-block">2002年 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 中国艺术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画展作了报道</p><p class="ql-block">2003年 迎接韩国妇女代表团应邀在亳州举办个人画展</p><p class="ql-block">2006年 作品《怒放》获第四届全国师生美展铜奖</p><p class="ql-block">2007年 作品《田园晨歌》获第届全国师生美展金奖</p><p class="ql-block">2007年 为畅销书《为女人翻案》(辽宁人民出版社, 孙杰 著)配插图50幅</p><p class="ql-block">2008年 为《大汉开国谋士群》(辽宁人民出版社, 梁由之 著)配插图15幅</p><p class="ql-block">2009年 为《猎富》(辽宁人民出版社,迟宇宙 著)配插图</p><p class="ql-block">2010年 为《纪连海纵论齐国风云人物》(辽宁人民出版社,纪连海 著)配插图</p><p class="ql-block">2010年 应邀在安徽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p><p class="ql-block">2011年 为《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安徽人民出版社)插图</p><p class="ql-block">2011年 为《中国皇子的八种命运 》(辽宁人民出版社 , 王振兴 著)插图</p><p class="ql-block">2013年 《知音》获合肥市职工书画展二等奖</p><p class="ql-block">2014年 为《陈抟故事》插图(人民出版社,修功军 著)</p><p class="ql-block">2014年 应邀为中国旅游经济台(香港有线电视台23频道)“艺术之路 ”栏目录制25分钟个人专题片</p><p class="ql-block">2014年 接受家乡涡阳电视台“魅力涡阳”采访</p><p class="ql-block">2015年 为《中国历代谋士传》插图(辽宁人民出版社,晁中辰 主编)</p><p class="ql-block">2016年 《古韵悠悠》获合肥市职工书画展二等奖</p><p class="ql-block">2017年 《知音》获合肥市职工书画展二等奖</p><p class="ql-block">2018年 著绘《古代女诗人系列典藏之一 许穆夫人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19年 著绘《古代女诗人系列典藏之三 薛涛》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20年 著绘《古代女诗人系列典藏之二 谢道韫》(黑龙江美术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21年 著绘《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 ——卫夫人》</p><p class="ql-block">2022年 著绘《中国第一位女辞赋家 ——班婕妤》</p><p class="ql-block">2023年 著绘《中国第一位女画家 ——管道升》创作中</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 《古代女诗人系列典藏》亮相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p><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 《古代女诗人系列典藏》参加 第36届北京图书订货会</p><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 获安徽电视台“魅力安徽”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安徽创新人物“2023徽文化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2024年 4月 《古代女诗人系列典藏》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为馆藏图书</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 《古代女诗人系列典藏》电子书在微信读书和掌阅读书同时上线</p><p class="ql-block">2024年 著绘《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 ——卫夫人》下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