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仅有的5株5000岁古树,全都长在陕西,有一棵还震动了联合国·<br> -百家说史迎新春-<br> 大概在2022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动手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的大调查。这次查清楚后发现,咱们中国有5棵树的年龄超过了5000岁。<br>真没想到,这五棵国宝级的古树竟然全在一个省里,而且每一棵都是顶尖中的顶尖,其中一棵还引起了联合国专家的注意......<br>【黄帝陵成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两棵五千岁古树枝繁叶茂】<br>在我们国家五棵被视为国宝的古树里,延安黄帝陵里的手植柏和保生柏,被大家叫做“活着的古树文物”。<br>中国人常自称炎黄后代,这里的炎和黄指的就是古代中国的炎帝和黄帝,黄帝更是被看作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br>黄帝生活在大概4700到4600年前,换算过来,他大约是公元前2717年那会儿的人。<br>黄帝,大家也叫他轩辕黄帝,这位老祖宗最早的时候姓公孙,后来搬到了姬地,接着又在轩辕安了家,因此也被叫做姬轩辕。<br>那时候,华夏文明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主要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各个部落之间没啥认同感,也没有共同的文化和习俗。<br>姬轩辕把上古华夏的各个部落统一后,大家推选他做了黄帝,这位人类的老祖宗在位时很重视农业,他带着大家一起种地、耕田,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随着生产有了进步,各行各业也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了。<br>黄帝跟蚩尤的大战,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大转变,黄帝赢了蚩尤后,华夏这片地方就安宁下来了......<br>五千多年来,不论是哪个民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炎黄的后代。<br>轩辕黄帝过世后,被安葬在陕西省西安市黄陵县城北面的桥山上,人们以前常把黄帝的墓叫做“桥陵”。<br>1964年,黄帝陵就成了咱们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文物地方。要是你去黄帝陵祭拜,走到乔山脚下的轩辕庙里,会瞧见两棵长得特别茂盛的老树。<br>一眼看到的就是黄帝亲手种的那棵柏树,这棵老树有19.4米高,差不多就是普通楼房的七层楼那么高。树干的粗细,地围有11.3米呢,就算是7个大人手拉手也抱不过来。<br>最让人吃惊的是,这棵老树的树冠特别大,有190多平方米呢。想象一下,你站在这树下,就好像有一把190多平方米的超级大伞遮住了你,这种场面在其他地方可真难得一见。<br>“顶伞”那可是纯天然的美景,叶子茂盛得就像一把把大伞遮在头顶,特别壮观。更让人觉得惊奇的是,这树上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br>五千多年前,黄帝把中华儿女的思想牢牢种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里,他亲手种下的柏树也历经五千年风雨,看着国家和民族经历了无数的兴衰变迁。<br>1998年的时候,黄帝亲手种下的那棵柏树被评为中国百大名树里的第一名,大家还称它为“世界柏树之王”。<br>在黄帝手植柏的旁边,还有一棵活了5000年的老树,名叫保生柏。这棵树以前长在保生宫的老地方,可惜明朝时保生宫遭了大火,主要建筑都被烧毁了,唯独这棵老树幸存了下来。<br>除了这两棵,还有三棵年龄非常大的老树,都超过了5000岁,它们全都长在陕西省。<br>【汉武帝亲自给古树赐名,千年古柏如今成功搬家】<br>那棵被称为国宝的老君柏,就在手植黄帝柏和保生柏附近,它长在离延安黄陵县大约20公里远的阿党镇川庄村。<br>在第一次全国古树名木大盘点里,专家们发现这棵老树的年纪竟然超过了5000岁,而它叫老君柏的原因,跟汉武帝还有关系呢。<br>据说在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亲自带兵往北方攻打朔方,打了胜仗回来后,他还特地跑到桥陵去拜祭轩辕黄帝。<br>路过老君神庙时,汉武帝停下来烧了香拜拜,他瞧见一棵长得很茂盛的老树,就给这树起了个名叫老君柏。<br>那时候,谁也没能料到老君庙会倒掉,但那棵古树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它默默地看着王朝换来换去,历史的起起伏伏。这棵古树大约有20米高,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倒过来写的人字。<br>到了21世纪,这棵老树又经历了一段神奇的事情。2009年,延安南门沟那边要建水利工程,按原计划,史家河村会被水淹到,而这棵老树就长在史家河村里面。<br>这棵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柏树,见证了史家河村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繁衍,村民们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守护神,心里都盼着能把这棵老树好好地保护下来。<br>当地领导十分上心,特别从省城请来林业专家到现场查看研究,然后拍板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要给这棵古柏树进行保护性搬家。<br>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换个地方能活得更好,树一动可就难活了”,就是说植物要是从原来长的地方移到别的地方,很可能就会死掉。普通的植物都这样,更何况是活了几千年的大树呢。<br>移植时稍微出点差错,后果就会非常严重,老君柏移植或许还有活下来的希望,不然就只能被水泡死了。到了2009年11月,专门负责老君柏移植的小组成立了,开始着手进行这棵古树的保护性移植工作。<br>从2009年11月30日起,老君柏的移栽工作就开始了,一直到2011年3月底才算真正结束。花了快一年半的时间来移这棵老树,由此可见,这活儿得多费劲,挑战有多大。<br>虽然只搬了2.5公里远,但竟然花了4个多小时。不过,老君柏虽然成功搬过去了,可事情还没完。尽管大家搬运时都特别小心,但这棵老树还是受了点伤。<br>另外,古树还得过适应新环境这一关。2016年3月份,来自各地的树木专家又一次聚到延安黄陵县,给老君柏做了个全面检查,还制定了特别细致的养护计划。<br>现在这棵古树长得比以前更繁茂了,这棵有着5000年历史的老树,默默地站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着世事变迁和岁月流转。<br>【华夏文明根脉枝繁叶茂,秦岭古柏王惊动联合国】<br>陕西有棵非常出名的千年老柏树,是仓颉亲手种的,大家都叫它仓颉手植柏。这棵老树长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而仓颉的墓就在它的西边。<br>当地有个传说,说仓颉在创造原始象形文字后,临终前给自己挑了个墓地,还亲手种了这棵柏树当标记。<br>现在我们用的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慢慢变化来的,因为仓颉造字的功劳很大,所以后来很多人纪念他,不少学校和私塾里都供奉着“仓颉先师”的牌位。<br>为了纪念他在中国文化方面的巨大贡献,联合国特地把4月20日谷雨这天,定为“中文语言日”。<br>2015年,仓颉亲手种的那棵柏树被记进了《稀特古树名录》,还给它挂了保护牌。到了2020年4月,当地政府又把关于仓颉手植柏的传说列为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br>在仓颉庙里,除了那棵超级老的树,有5000多岁了呢,还有3棵4000年的老树,14棵3000年的大树,再加上其他五十几棵的老树,这里真的是我国很少见的一大片古树聚集地。<br>当地人觉得那棵活了千年的老树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特别有灵性,在白水县,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br>有个贼半夜想溜进仓颉庙偷东西,刚爬上墙头,就听到老树发出像野兽一样的吼声。这贼心里本来就发虚,被这声音一吓,直接从墙上摔了下来。回家后,他就病倒了,一直起不来。<br>这棵老树长在仓颉亲手种的那棵柏树前边,已经活了3000多年。以前大家管它叫蛇戏柏,但因为有一次吓跑了小偷,村民们就改叫它惊贼柏,还编了个好记的顺口溜传下来。<br>别去圣庙当小偷,老柏树旁有神明。要是偷了仓圣一粒粮,子孙后代都还不清账。<br>仓颉亲手种下的那棵柏树,高高地耸立着,超过了16米,树根一圈有9.9米宽。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它都挺过来了,现在仍然是树叶茂盛,枝干粗壮。专家和学者们都称赞这棵老树,说它是“中华文化的起点”和“文明的根基”。<br>第五棵古树虽然没前四棵那么出名,但却引起了联合国专家的注意,它就是秦岭里最大的那棵页山古柏,大家也叫它秦岭古柏之王。<br>要说高度,这五棵古树里最高的就是山大古柏了,它有23.1米高,树围达到了8.2米,还是陕西省现在找到的最大的古侧柏呢。<br>页山上的那棵老柏树不怎么出名,主要是因为它长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交通也不方便,因此了解它的人特别少。<br>比起黄帝陵祭祖时的熙熙攘攘,洛南县柏安村的栖霞观里的大古柏,就像是个历经沧桑、远离尘嚣的老人家,孤零零地只有这棵国宝级的柏树站在那儿。<br>这样的原始环境让古柏看起来更加质朴自然,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当黄土高原变得荒凉时,柏树的叶子依然翠绿,充满了生命力。<br>春天温暖花开的时候,树上各种各样的鸟儿忙着搭窝,形成了一幅很美的自然风景。<br>1980年,联合国的一些专家专门跑到陕西去看了那棵大古柏。他们仔细研究了一番,最后确定这棵树是在原始社会时候长的,到现在大概已经5000年了。<br>如今,页山上的那些老柏树成了当地的一个特色文化标志,大家都叫它们“绿色的老古董”。更让人觉得惊奇的是,这些珍贵的古树中,有的竟然还能结果呢。<br>2012年,科学家通过高科技手段复制出了七棵黄帝亲手种下的柏树苗,并且把它们送到了好几个植物园去栽种。到了2016年,黄帝种的这棵柏树还参与了太空育种项目,它的种子坐着长征二号火箭去了太空旅行。<br>2020年,仓颉亲手种下的柏树被送上了长征5号火箭,飞向了太空。要是那些当年种树的老祖宗们知道这事儿,估计会惊讶不已。五千年来,王朝变了又变,文化也在不断进化,但住在这片地上的人们,那份根儿,却始终没变。<br>这五棵被视为国宝的古老大树,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精神的见证者,它们代表着让华夏文明能够在世界上屹立五千年不倒的精神根基和不断前进的力量。<br>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些国宝级的古树,不光只是活得很久的树木,它们还是我们对老祖宗的认同和骄傲,也是我们不断勇往直前探索的力量源泉。<br>再瞅瞅这些老树,真庆幸这儿的人和文化都还在,没消失。我们接着探寻祖宗在这片地儿留下的印记,同时也为更灿烂的明天添砖加瓦。<br></h3> <h3>•山东惊现上古神树,距今已有200多万年,日本花一亿天价求购被拒·<br> 这棵神树有何非凡之处,竟掀起轩然大波?它背后是否藏有神秘力量或故事?日本为何愿出高价购买,而中国却坚决不卖?<br>那晚,他做梦见到一位飘逸出尘的老者,说村子将遇大难,只有栽下一棵奇异之树,方能守护村庄安宁。<br>次日,张翼遵循梦境中的启示,在村子正中种下了一颗平凡种子。惊奇的是,它迅速生长,肉眼就能看出变化,不久就挺拔成了一棵参天大树。<br> </h3> <h3>不久后,一条凶猛巨龙现身,对村庄安全构成威胁。但接近村庄时,它被一棵神奇大树发出的光芒震慑,最终只能无奈撤退。<br>村民深信,降龙树守护着村庄,带来世代安宁与富饶。这传说代代流传,成为团结村民的精神力量,更让降龙树被赋予了无比神圣的地位。<br> </h3> <h3>北宋时,女将穆桂英带兵打仗,不料遭遇辽军毒气攻击。紧急关头,穆桂英想起家中传下的宝物——降龙木武器,或可解围。<br>她迅速掏出那件神奇武器,刹那间,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耀,毒气竟莫名地褪去,全军因此得救。<br>这个传奇故事展现了古人对降龙树神奇力量的信仰。对他们而言,降龙树不仅是稀有木材,更是被视作拥有超凡能力的宝物,深受崇拜。<br>众人纷纷探寻这棵神奇之树,渴望获取其力量。但降龙树日渐稀少,最终仅于山东一小村庄中得以留存。<br>这位日本商人深知降龙树的价值,于是报价一亿元,这在当时堪称天价。对村庄而言,这无疑是笔巨款,足以彻底改变其面貌。<br> </h3> <h3>但令人惊讶的是,邻近村的村民果断拒绝了这一吸引人的建议。对他们而言,降龙树不仅是棵普通树,更是村庄的精神象征,是世代相传的珍贵遗产。<br>讨论会上,老一辈村民谈及降龙树的多种传说,中年人回忆与降龙树共度的岁月,年轻人则表达了对这棵古老树木的深深敬意。<br>这期间,村民们自发聚在降龙树下,唱起流传已久的山歌。山歌里藏着降龙树的神奇传说,讲它保护村庄、惠及村民的事迹。歌声飘荡在山谷,宛如对降龙树的崇高致敬。<br>最终,全体村民达成共识,决定保留降龙树,不卖给他人。他们深信,这棵树不仅是捎近村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重要文化遗产。<br>教授们收集了树叶、树皮等样本,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测试。测试结果出人意料,他们发现降龙树具备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征。<br>研究发现,把一小块降龙木置于百岁老人手腕上,几分钟内老人毛细血管明显变粗变长,这证明降龙木或许能促进血液循环。<br>另外,研究团队发现降龙树拥有出色的解毒功效。实验中,他们将降龙木置于含毒素的水里,木头迅速与毒素反应,显著降低了水中的毒物含量。<br>这一重要发现证实了古代关于降龙木解毒的传说,同时为现代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br>深入研究后,科学家发现降龙树含多种珍贵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在医药领域潜力巨大,有望用于研发新药,以治疗某些难以治愈的疾病。<br>降龙树的科学研究结果为其披上神秘面纱,使人们对这棵古树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br>这棵树已非传说中的神木,而是现实中珍稀且真实存在的物种,拥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br>面对这些威胁,捎近村的村民主动团结,采取保护行动。他们在降龙树四周安装了铁围栏,确保树干不被人们接近,以此守护树木安全。<br>村民们实行24小时轮班制守护降龙树,确保它的安全无虞。此外,他们还重视教育,计划性地向孩子们传授降龙树的知识,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br>学校新增了有关降龙树的课程,老师常带学生实地参观并讲解其历史价值。村里老人也爱在树下聚会,向年轻人传述降龙树的古老传说和精彩故事。<br>此举既为政府减轻了负担,又促使村民深度参与保护工作,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感。久而久之,这些付出逐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br> </h3> <h3>村里年轻人对降龙树的认识加深,热情参与保护工作的人数大增。游客们也愈发敬重这棵古树,无人再企图破坏或盗取树皮。<br>众多游客和研究者每年纷至沓来,渴望亲眼目睹这棵神奇古树的风采。而对捎近村村民而言,降龙树就像常驻的邻居,默默守护着他们。<br>这棵巨树陪伴着代代村民成长,承载了无数欢声笑语与泪水故事。村民仰望它时,内心总能涌起一股安宁与坚韧的力量。<br>降龙树的传说经久不衰,如今科学家正深化研究,力求揭开它长寿之谜,并发掘它在医疗领域的更多潜在价值。<br>追求发展的路上,我们不能忘记尊重自然与传统。让我们携手保护这份宝贵遗产,确保降龙树的故事能够世代相传,历久弥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