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摄影作品)

笨鸟先飞

<p class="ql-block">  摄影艺术的核心是观察、表达和创意。当然,技术也很重要。这与写作有自然相通之道,通过对生活中的人物、场景、动作的细致观察,以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形成创意。</p><p class="ql-block"> 古人对于美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如屈原的《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裁剪荷叶作上衣,采撷莲花为下裳)”。此境界对应:天地之境。以穿戴自然之物喻示精神与宇宙同频,在浊世中构筑清洁的精神穹顶。</p><p class="ql-block"> 第二重: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境界对应:自我之境。月光与山泉在无人观看时依然完成美学仪典,犹如阳台上自剪影子的月季,证悟存在即美。</p><p class="ql-block"> 第三重: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此境界对应:反叛之境。草木依照本性生长即是对天地法则的完美回应,不因无人不芳,恰似便利店玻璃门前渗入发梢的晚霞,完成对标准化审美的温柔解构。</p><p class="ql-block"> 这些诗句共同构建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物各自然”的哲学体系。</p><p class="ql-block"> 而我,作为现代社会人,一个摄影初学者,体会到的“物各自然”三重境界:</p> <p class="ql-block">  第一重:他人的视角拍摄。美给别人看,景点打卡和朋友圈点赞居多。</p><p class="ql-block">如:</p> <p class="ql-block">拍摄角度:手机放置离地面约20公分,人像距离约1.5米,竖屏仰视角45度左右。</p><p class="ql-block">取名:可园·春酿梨涡</p> <p class="ql-block">取名:可园·古韵清泉</p> <p class="ql-block">取名:竹外桃花三两枝</p> <p class="ql-block">取名:东莞甜甜圈</p> <p class="ql-block">取名:余生很贵</p> <p class="ql-block">第二重:美给自己看,记录自我独立的状态、心境等。如:</p> <p class="ql-block">第三重:与天地共美,与自然无拘无束、和谐共美地相处。如:</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同意境的美,我自认为的美可能算不上大众点评的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寻找美的路上,我还须向前辈大咖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本篇所有照片所用器材:华为Mate60手机。在相机里设置笑脸自动抓拍,或使用延时摄影,无需人工按快门。打开自动对焦,自动补光功能。</p><p class="ql-block">拍摄地:东莞可园</p><p class="ql-block">拍摄者:笨鸟先飞</p><p class="ql-block">参与者:我和我的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