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度游——城门那些事(原创)

文心--840128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深度游——内九外七皇城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关于北京城门的那些事</b></p><p class="ql-block">2025.3.21,周五,晴</p><p class="ql-block">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梅花堪称京城第一绝。阳春三月,天清气朗,约了任定安老师去明城墙遗址公园赏梅花。又一次登上明城墙,又一次在角楼里了解北京城的悠久历史,又一次被深深触动。于是写下这一篇文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都,其城门犹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朝代的更迭、城市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城门众多,“内九外七皇城四”共同构成了庞大而严谨的城门体系。北京的城门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类别:</p><p class="ql-block">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p><p class="ql-block">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p><p class="ql-block">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p><p class="ql-block"> 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p><p class="ql-block">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p><p class="ql-block"> 近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1860年)</p><p class="ql-block"> 正阳门,俗称前门,位于中轴线上,是北京城门中规格最高的,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高大巍峨,彰显着皇权的威严。在明清时期,正阳门主要供皇帝出入,象征着国家的正统与尊严,是京城的门面。</p> <p class="ql-block">1925年的正阳门</p><p class="ql-block"> 老北京城九个门,各有规格和功用,九门走九车,正阳门是走“龙车”之门。在九个城门的箭楼中,惟有正阳门箭楼开设了城门,只有皇帝出入时才开启。</p><p class="ql-block"> 正阳门是明清时北京内城正南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正统四年(1439年)在其南面添建了箭楼,城楼与箭楼之间是一座瓮城。正阳门城楼曾几毁几修,现在的城楼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焚毁后重建的,通高43.65米,是京城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3年的正阳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阳门集城楼、箭楼和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现在仅留下城楼和箭楼,且为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一对城门。因位于紫禁城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它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税门,往来货物在此征税,商业氛围浓厚,见证了北京商业贸易的繁荣,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枢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为内城的西南门。城门洞顶上刻有“后悔迟”三字,明清时期,死刑犯多经由此门前往菜市口刑场,因此宣武门也被赋予了一种肃杀的色彩,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是内城的东门。因其是向京城运送粮食的重要通道,城门洞顶上刻有谷穗一束,象征着对粮食运输和农业生产的重视,是京城物资供应的关键通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火车轨道贯通朝阳门瓮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为内城的西门。由于京西门头沟等地的煤炭多由此门运入京城,城门洞顶上刻有梅花,取“煤”“梅”谐音,是京城能源供应的重要通道,反映了当时城市的能源需求与物资运输格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是内城的东北门。这里是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的集散地,见证了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为内城的西北门。它是明清时期皇帝前往西郊园林和颐和园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玉泉山泉水运往皇宫的通道,对皇家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体现了皇家的出行和生活需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安定门,元代称安贞门,为内城的北门之一。军队出征多从此门出发,以求“安定”,承载着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祈愿,蕴含着丰富的军事文化和社会心理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胜门,元代称健德门,同样是内城北门。军队凯旋时多从此门入城,寓意“以德取胜”,不仅展现了军事上的荣耀,更体现了统治者对道德和正义的重视,是军事与文化的双重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p><p class="ql-block"> 外城七门中,永定门是外城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南端,是北京外城最大、最壮观的城门。它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明清时期高超的建筑技艺,是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中轴线文化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左安门和右安门分别位于永定门的东、西两侧,是外城的重要门户,方便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往来。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和西便门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交通和防御功能,它们与内城城门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北京城的防御体系和交通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安门</p> <p class="ql-block">右安门</p> <p class="ql-block">广渠门</p> <p class="ql-block">广安门</p> <p class="ql-block">东便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东便门角楼</p><p class="ql-block"> 东便门东南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东便门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开箭窗144个。角楼内立金柱20根,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城墙,总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现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便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皇城四门包括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是皇城的正门,庄严肃穆,气势恢宏。明清时期,这里是举行重大庆典和颁布政令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见证了无数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今更是成为国家象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地安门</p><p class="ql-block"> 地安门位于皇城的北门,东安门和西安门分别位于皇城的东、西两侧,它们共同护卫着皇城,体现了封建王朝的等级秩序和皇家的威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安门</p> <p class="ql-block">西安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城门不仅是北京城的重要防御设施,也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们是古代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融合了精湛的木工、石工、瓦工等技艺,其建筑风格、结构布局和装饰艺术都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是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每一座城门背后都有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承载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反映了不同朝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是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城门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漫步于京城,看到城门楼或者地名牌,仍能让人遥想当年“四九城”的恢弘格局,感受到古都的沧桑和厚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