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曾 众</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85951748</p><p class="ql-block">图 片:手机自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日读友人佳作《聆听窗外的交响乐》很受启发。作者记载了在一个春日的清晨听到鸟鸣的愉悦心情:“婉转的交响乐在窗外回荡,不知小精灵们用天籁之音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抑或是赞美生命的可贵?”。不仅文字优美,富有感染力;而且图片生动,极具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窗里的人被窗外之声所触动,不同的心境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农人听到布谷之声,想到的是: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诗人听到蝉鸣之声,想到的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哲人听到鸡犬之声,想到的是:老死不相往来。雅士听到蝉鸣之声,想到的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小吏听到风竹之声,想到的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孤旅听到寺钟之声,想到的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宰相听到笼鸟之声,想到的是: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游子听到暴雨之声,想到的是:雨打芭蕉闲听雨,道是有愁又无愁。</p> <p class="ql-block"> 杜甫身居草堂,听到秋风怒号之声,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矛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面对岳阳楼图纸,仿佛听到了洞庭湖上阴风怒号、虎啸猿啼、渔歌互答之声,从中感受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前秦王符坚在寿阳城上,听到北面的八公山上风声鹤唳,看到草木涌动,以为是潜伏的晋兵在移动,心生畏惧。对弟弟符融说:晋军兵强马壮,这那里是一支弱旅?分明是一支劲旅。未战先输一局。(《晋书•谢玄传》)伟人在位于白云山(江西省吉安、泰和、兴国三县交界处)的指挥部,听到山下敌人疯狂的呼叫呐喊声,不为所动,设下疑兵,山上的枯木朽株也一起助力,指挥红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于5月16日对由富田向东固行进的敌人突然发动猛攻,首战告捷。十五天向东横扫七百里,连打五个胜仗。(《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前者将草木视为晋军而失败,后者将草木视为红军而取胜,高下立判。</p> <p class="ql-block"> 而今风声雨声钟声依旧,读书声鞭炮声锣鼓声不断。在风雨声中,要笃力前行,去迎接山花烂漫结果。在钟声里,做到警钟长鸣,勿因狂妄自大而身败名裂。在读书声中,保持学而时习之的谦逊状态,只争朝夕,决不固步自封,不断的开拓进取,始终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在鞭炮声里,要时候不忘来时的路,明白任何疏忽大意都会前功尽弃。在锣鼓声中,新的挑战新的风险层出不穷,决不歌舞升平中麻痹自己,始终保持筚路蓝缕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