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到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三),因为要补习的功课太多,我已经头晕眼花,精疲力尽了…</p> <p class="ql-block">好在陆地动物及生态环境的内容,离我们生活不远但也不近,必须坚持完成任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篇序言:</p><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18px;">新航线的开辟,</u><u>美洲大陆的发现,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成为大航海时代文明进程的主要体现。</u></p><p class="ql-block">十四、十五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勇敢的探险家们</b><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跨越了浩瀚的海洋,穿过了无尽的沙漠和丛林,克服了各种疾病和危险,让地球全貌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插入两张2018年11月我们去葡萄牙的照片,那天天气欠佳。</p> <p class="ql-block">1️⃣大航海发现纪念碑,是1960年为纪念葡萄牙航海事业的奠基人<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恩里克王子</b>逝世500周年而建的。船头和风帆两侧下方众多的人物,全是葡萄牙远航世界的英雄们。</p> <p class="ql-block">2️⃣这幅用马赛克绘制的地图,在纪念碑北面的地上~它清晰的标出葡萄牙航海船队从里斯本起航,1488年到达非洲好望角;1498年印度;1500年巴西;1511年马来半岛;1514年中国和1543年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记录了葡萄牙骄人的航海业绩。</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些探险家对陌生世界的探寻足迹,我们才能够完整地了解我们生活的星球,观察其错综复杂的地理与气候,认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领会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与信仰;我们才能看到了世界曾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人类又是如何改变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自然选择”的笔记</p><p class="ql-block">大航海给了青年科学家<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达尔文环球之旅</b>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在5年的旅行期间,达尔文进行了多项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动物、植物和地质方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当</span><b style="color:rgb(25, 25, 25);">达尔文</b><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回到英国后,早在1844年就想过出版自然选择理论,</span><u style="color:rgb(25, 25, 25);">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u><i style="color:rgb(25, 25, 25);"><u>他一直专注于研究,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直到1859年,《物种起源》才得以问世。</u></i></p><p class="ql-block">《物种起源》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进化论”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达尔文雀</span></p> <p class="ql-block">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共有14种,分布在13个岛屿上,它们形态上大同小异,主要是喙的差别较大,但都与南美大陆种类相似。</p> <p class="ql-block">👇达尔文后来进一步地研究认为,这些鸟类原来来自南美大陆,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逐渐分化发展成为不同的物种。</p> <p class="ql-block">▪️观察到地雀的奇怪现象,使达尔文联想到乌龟的不同,以及这里所有动物与南美大陆上的动物的差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冰封大洋</p><p class="ql-block">冰天雪地的北冰洋,严寒的气候,漫长的极夜,这些都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但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寸草不生、生物绝迹的不毛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它的海洋里,生物相当丰富,特别是近岸区域。邻近大西洋边缘地区有辽阔的渔区,那里有丰富的藻类,为其它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海洋里有海象、海豹、鲸、鲱、鳕等动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冰冻苔原</p><p class="ql-block">北极苔原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气候区,几乎没有降雨,生长季节短暂和土壤贫瘠。这里的植物为了躲避强风长得很低。动物也适应了漫长寒冷的冬天,然后在短暂的夏季快速繁殖和哺育年轻的一代。许多动物在夏季从南方来到这里,在冬天来临时候离去。</p> <p class="ql-block">1732年,乌普萨拉科学院资助<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卡尔•冯•林奈</b>去瑞典北部的拉普兰考察。那个时候欧洲人对拉密兰还一无所知。1737年林奈将他对拉普兰植物世界的考察写成一本书发表。</p><p class="ql-block">1753年林奈发表《植物种志》采用双名法。后来他用同样的方法为动物命名,此种命名法也一直延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卡尔•冯•林奈的研究,对自然的认知更加有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森跨越北冰洋</p><p class="ql-block">1893年,挪威人<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弗里德约夫•南森</b>将专门设计建造的船只“弗拉姆号”冻结在浮冰之计划通过浮冰随着洋流漂过极地海域,抵达格陵兰岛,从而越过极点。南森最后漂到了距离极点大概500千米的海域。</p> <p class="ql-block">他曾经试图用狗拉雪橇和轻便的独木舟完成剩下的探险旅程,但可惜的是,他不得不在距离目的地仅250 千米的地方放弃了探险,疲惫不堪地返回了挪威。</p> <p class="ql-block">▪️根据记录,南森的团队曾到达过北纬86°14'的地方。这次探险,使得南森成为第一个证实北极是海洋的探险家。</p> <p class="ql-block">♦️记住他们的名字和面孔,他们是探险的先驱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极地世界</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人类才开始对两极的海域进行探险。1909年,人类到北极后,就尝试到南极,为此许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1911年,人类才第一次到达南极点。冰冻的海洋和恶劣的气候将两极与其他地区隔离开来,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两块真正意义上的荒原—北极和南极,这里是地球上最不适宜生存的地方。然而,两极的很多动物仅存活于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极地未来</p><p class="ql-block">极地比任何地区都更受全球变暖影响,表现为它的气温上升最快,这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深远影响。北极是一个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的地区。当它受到污染时,不仅威胁北极生态环境,而且也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北极的生态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p> <p class="ql-block">▪️脆弱的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北极地区植被相当弱小,种类也比中、低纬度的少且单一…由于北极地区的生物种类相当稀少,所以其食物网链的自修复或自净化能力也十分脆弱。</p> <p class="ql-block">▪️变化中的环境</p><p class="ql-block">北极的气候变化也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不断升高的温度正剧烈影响着北极的生态系统,小至藻类,大至顶极捕食者都在劫难逃。北极熊在海冰上生活、猎食,而它们现在却不得不游很远才能找到猎食的冰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极臭氧空洞</p><p class="ql-block">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是因氯氟烃的聚集而形成,在2006年9月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极变暖</p><p class="ql-block">▪️现存的永冻土面积</p><p class="ql-block">▪️预测2100年的永冻土面积</p><p class="ql-block">▪️现存的海冰</p><p class="ql-block">▪️预测的海冰面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色的大陆</p><p class="ql-block">严格来说,对非洲的探索不应称之为发现之旅,因为人类从这片土地走出,非洲的原住民早已熟悉这片大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对于初来乍到的探险家,这些参加过几次探险的桨手、脚夫、侦察员,翻译和向导,才是真正的行家。</span></p> <p class="ql-block">▪️抛开殖民因素,启蒙时代后,探险家们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非洲,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这片古老大陆的另一扇大门。</p><p class="ql-block"><u>在探险队中,非洲人的加盟功不可没。</u></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鲑鱼的生态意义</p><p class="ql-block">无论在海洋、河湖还是陆地,从出生到死亡,鲑鱼在生态系统中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它们将海洋的营养带到陆地,促进了海陆之间的营养流动。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死去的鲑鱼可以生成氮、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滋养食物链各个层级的生物。</p> <p class="ql-block">▪️鲑鱼的尸骸一方面成为食肉者或食腐者的食物,另一方面滋养陆地的植被,进而养育鹿、鸟、昆虫等其他动物。因此,鲑鱼堪称北美生态系统的关键种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泰加林</p><p class="ql-block">泰加林靠近地球北部,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暂。寒冷的气候使得泰加林以耐寒的针叶树为主,像云杉、松树等,也因此被称为北方针叶林。</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泰加林的哺乳动物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适应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它们大都有厚厚的皮毛,很多种类选择冬眠越冬。</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泰加林里的鸟类很少,但在夏季,许多鸟类迁徙到这里繁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第一个保护区|黄石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黄石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公园能够保留自然系统的基本元素,并为那些热爱观察大自然的人们提供乐趣。</p> <p class="ql-block">▪️人们通过公园的一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环保项目工程、</span>科学所究课题,了解到只需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就会一直存在。</p> <p class="ql-block">▪️黄石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自然保护运动历史上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洲之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动物标本之多,让我们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它们能“飞檐走壁”?</p><p class="ql-block">雪羊、盘羊等动物的蹄尖非常细小,边缘也很坚硬,蹄子的结构能确保那个小小的尖或边就能支撑体重,又有防滑作用,所以羊在岩壁或树干上找到一丁点儿平面,就能踩住并站稳。</p> <p class="ql-block">♦️一些徒步或登山运动鞋便是从它们的蹄子中汲取的灵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孩子求知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旧大陆的留守者</p><p class="ql-block">在第四纪冰期大迁徙的浪潮中,有一些动物并未转移到其它大陆,它们仍然留在了自己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北美地区未迁徙的动物主要有领西䝎、浣熊、负鼠等,欧亚地区的羚羊、野猪也并未迁徙到美洲大陆。</p> <p class="ql-block">▪️这些动物我们太熟悉了,牠们比我们更早来到这个星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补两张“随笔(二)”遗漏的照片</u></p><p class="ql-block">1️⃣海百合(贵州关岭)|晚三叠世</p> <p class="ql-block">2️⃣震旦角石(中国)|古生代中奥陶世 </p><p class="ql-block">震旦,音译自古梵文“中国”之意。因为外形醋似竹笋或宝塔的形状,在民间也常被称之为“竹笋石”、“宝塔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洋承载着一艘艘航船,让人类能够抵达世界各地,提升了对世界的认知,加速了文明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但我们同样要看到,因为人类的到来,自然环境也改变了它们本来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正如华莱士写道的那样:“如果文明的人类抵达那些遥远的地方…<u>我们可以肯定,扰乱自然中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会导致让人类产生美感的生物,渐渐消失最终灭绝。”</u></p> <p class="ql-block">探索永远不会停步,希望更加文明的我们,带着尊重自然的态度,爱护生灵的心境,去享受一场发现生命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以上三张<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豆包AI生成图片</span>,帮我完成了缺少照片并想表达的心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半天的参观,</span>终于用很笨的方法完成了三篇随笔;不是我有多努力,而是“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太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l7dicu" target="_blank">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半日游随笔(一)</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ncfzh0" target="_blank">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半日游随笔(二)</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来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