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国礼一一走进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一)

杨萍

<p class="ql-block">中央礼品馆前后我约过3次,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前往,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一件事,这次提前把日子选好,与老伴一同前往参观。</p><p class="ql-block">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又名“国礼博物馆”,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下属机构。该中心不仅是对国家文化遗产和历史财富的重要保护者,更是传承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桥梁,现已成为公众了解国家外交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2022年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开放一、二两层展。</p><p class="ql-block">展览主题为“友好往来,命运与共”。</p><p class="ql-block">一层展区为我国在外交活动中受赠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性国礼。</p><p class="ql-block">二层展区为专题展,包括我国在重要国际外交活动中送出的国礼,以及在其他重要国际活动中来自世界五大洲不同国家的送礼。</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本展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受赠,赠送的680多件(套)代表性礼品,展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和发展新中国外交事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和历史性成就。</p> <p class="ql-block">主展区第一部分:</p><p class="ql-block">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p><p class="ql-block">1949-1978</p><p class="ql-block">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直接领导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坚定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准则,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支持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坚决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调整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关系,努力实现与发达国家外交关系的突破。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全方位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至1978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7个。这些重大外交成就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力维护了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p> <p class="ql-block">独立自主 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为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领士主权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方针和指导原则。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一纲领》规定的建交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同苏联及保加利亚等人民民主国家、瑞典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迈出了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p> <p class="ql-block">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彩色历史影像是苏联摄影师拍摄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赠送习近平同志。</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图为毛泽东同志在开国大典上。</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2日,苏联致电中国,表示苏联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10月3日,周恩来同志复电苏联,表示热烈欢迎。苏联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电报条纸。</span></p> <p class="ql-block">1949年 12月,苏联人民赠毛泽东同志的仿牙雕斯大林故居模型。</p><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同志应邀访问苏联。</p> <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底至10月上旬,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赠毛泽东同志的铜镀金镶孔雀石长方盒。</p><p class="ql-block">1954 年9月底至 10 月上旬,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应邀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庆典。</p> <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率领的苏联共产党代表团赠毛泽东同志的花岗石文具套装。</p><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率领的苏联共产党代表团应邀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p> <p class="ql-block">与人民民主国家建交</p><p class="ql-block">中国与苏联建交后,又相继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越南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与此同时,我们党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和其他进步力量广泛建立友好关系。</p> <p class="ql-block">1959年4月,匈牙利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书记科莫钦·佐尔坦赠毛泽东同志的彩绘瓷人像。</p><p class="ql-block">1959年4月底至5月初,匈牙利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书记科莫钦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67年10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赠毛泽东同志的木雕雄鹰。</p><p class="ql-block">1967年10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应邀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庆典。</p> <p class="ql-block">1953年5月,波兰马佐夫舍歌舞团赠毛泽东同志的铜雕哥白尼像。</p><p class="ql-block">1951年5月,中国和波兰签署文化合作协定,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文化合作协定。1953年4月至6月,根据中波文化合作协定 1953 年执行计划,波兰马佐夫舍歌舞团应邀访华并演出。</p> <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主席扬·格奥尔基·毛雷尔赠毛泽东同志的描金彩绘葡萄丰收图瓷壶。1964年9月至10月,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主席毛雷尔应邀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庆典。</p> <p class="ql-block">1953年11月,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赠毛泽东同志的木胎黑漆嵌螺钿方盒。漆盒中心为朝鲜文祝词“万寿无疆”。</p><p class="ql-block">1953年11月,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黄国越赠毛泽东同志的双龙耳錾花银钵。</p><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越南劳动党代表团应邀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团团长、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黄国越代表越南劳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胡志明作大会发言。</p> <p class="ql-block">1957年4月,波兰部长会议主席约瑟夫·西伦凯维茨赠毛泽东同志的磨花水晶玻璃花瓶。1957年4月,波兰部长会议主席西伦凯维茨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53年10月,保加利亚文化代表团赠毛泽东同志的雕葡萄纹木酒桶。</p><p class="ql-block">1953年10月至12月,保加利亚文化代表团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59年3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总理明尼赫·费伦茨赠朱德同志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40 周年纪念铜浮雕《红军前进》。</p><p class="ql-block">1959年3月,朱德同志应邀访问匈牙利,参加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1954年8月,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扎·桑布赠周恩来同志的包金马奶碗。</p><p class="ql-block">1954年7月底至8月初,周恩来同志应邀访问蒙古。</p> <p class="ql-block">1956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安托宁·萨波托斯基赠朱德同志的磨花水晶玻璃杯。</p><p class="ql-block">1956年1月,朱德同志应邀访问捷克斯洛伐克。</p> <p class="ql-block">同西方国家开始交往</p><p class="ql-block">新中国在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中,按照“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最早与瑞典、丹麦、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国建交,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取得了和西方大国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p> <p class="ql-block">瑞典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图为1950年6月,瑞典首任驻华大使阿马斯顿向毛泽东同志递交国书。</p> <p class="ql-block">1959年4月,意大利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贾恩·卡洛·巴叶塔赠毛泽东同志的铜雕海神尼普顿。</p><p class="ql-block">1959年4月,意大利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巴叶塔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55年,芬兰芬中协会赠周恩来同志的铜雕《孩子·和平鸽》。</p> <p class="ql-block">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p><p class="ql-block">为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临近民旅独立国家的关系,解决与周边国家存在的悬而未快的历史问题,中国与有关国家共同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并推动形成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快争端、团结谋求进步的范例,受到与会国的高度赞扬,是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牌,标志着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昌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p class="ql-block">1953年12月,周恩来同志接见参加中印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提出了指导谈判的</p><p class="ql-block">“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圆满解决了与印度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1954年6月,周恩来同志分别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的重要指导原则。</p> <p class="ql-block">1954年4月,周恩来同志应邀出席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为周恩来同志步入会场。</p> <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印度尼西亚国务秘书处赠周恩来同志的万隆会议10周年纪念章。</p><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周恩来同志应邀访问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10周年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周恩来同志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稿。(复制件)</p> <p class="ql-block">1954年6月,印度阿格拉市政府赠周恩来同志的大理石雕刻泰姬陵模型。</p><p class="ql-block">1954 年 6月,周恩来同志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p> <p class="ql-block">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赠毛泽东同志的象牙雕狮。</p><p class="ql-block">1954 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邀访华。吴努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对两国而且对世界和平</p><p class="ql-block">都非常重要。无论是在实利方面还是在正义方面,这五项原则对一切国家都是适当的指导原则。</p> <p class="ql-block">同亚非拉国家友好交往</p><p class="ql-block">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和发展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亚非国家,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展示了新中国外交的特有风采。从1956年至1965年底,中国共与28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27个是亚非拉国家,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又一轮建交高潮。</p> <p class="ql-block">1961 年 10 月,缅甸总理吴努赠毛泽东同志的金漆凤首箜篌。</p><p class="ql-block">1961年10月,缅甸总理吴努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巴基斯坦外交部长阿沙德·侯赛因赠毛泽东同志的雕花木盒。</p><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巴基斯坦外交部长阿沙德·侯赛因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65年10月,東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赠毛泽东同志的石刻四面菩萨头像。</p><p class="ql-block">1965年9月至10月,東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应邀访华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庆典。</p> <p class="ql-block">1960年9月,几内亚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赠毛泽东同志的乌木雕妇女胸像。</p><p class="ql-block">1960年9月,几内亚总统杜尔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56年5月,埃及政府赠毛泽东同志的鎏金花丝银烛台。</p><p class="ql-block">1956年5月,中国政府与埃及政府宣布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埃及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p> <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刚果共和国总统阿方斯·马桑巴-代巴赠毛泽东同志的彩绘人物花果瓷盘。</p><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至 10月,刚果共和国总统阿方斯应邀访华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庆典。</p> <p class="ql-block">1955年12 月,印度印中友好协会赠宋庆龄同志的镂刻银钵和银盘。</p><p class="ql-block">1955年12月至1956年2月,宋庆龄同志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和巴基斯坦。</p> <p class="ql-block">1955年12 月,印度印中友好协会赠宋庆龄同志的镂刻银钵和银盘。</p><p class="ql-block">1955年12月至1956年2月,宋庆龄同志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和巴基斯坦。</p> <p class="ql-block">风云际会 扩大交往</p><p class="ql-block">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日渐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把握国际形势变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思想,适时调整我国的国际战路和外交政策。至70年代中后期,基本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建交过程,同亚非拉国家广泛建交,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建交高潮,进一步奖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石,有力维护了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p> <p class="ql-block">现复联合国合法席位</p><p class="ql-block">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经过表决,通过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议案”(简称“两阿提案”)。10月26日,联合国向中国发电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1月1日,五星红旗开始在联合国总部高高飘扬。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成果。</p> <p class="ql-block">1971年7月,阿尔及利亚外长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赠毛泽东同志的镶宝石佩刀。</p> <p class="ql-block">1971 年7月,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布特弗利卡应邀访华。两国政府代表团发表联合公报,阿尔及利亚方面表示坚决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p> <p class="ql-block">1964年1月,阿尔巴尼亚斯大林石油城赠周恩来同志的中阿友谊塔模型。</p><p class="ql-block">1964 年1月,周恩来同志应邀访问阿尔巴尼亚。在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中,阿尔巴尼亚重申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主张。</p> <p class="ql-block">中美关系破冰</p><p class="ql-block">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通过多种方式同中国进行接触,表示有意改善美中关系,中国予以积极回应。1971年4月,毛泽东同志根据美方建议,邀请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以中美人民之间的交往拉开两国官方关系的序幕。这一创举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和美国人民赠毛泽东同志的瓷塑天鹅。</p><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两国结束长期的敌对状态,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1972年,美国底特律商人们赠周恩来同志的乒乓球拍。</p><p class="ql-block">乒乓球拍中心图案是一只嘴衔橄榄枝的鸽子,上面英文意思为“和平时代”,表达了对中美两国“乒乓外交”的赞赏。</p> <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赠周恩来同志的日本画《韵》。</p><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访华。9月29日,两国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p> <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日本众议员、自由民主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会长小坂善太郎赠毛泽东同志的电子钟。</p><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日本众议员、 自由民主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会长小坂善太郎应邀访华,为田中首相访华进行准备。在日本,时钟是表达敬意的重要礼品,象征幸福生活像时间一样永不停止。</p> <p class="ql-block">“三个世界”战略思想与外交大发展</p><p class="ql-block">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中国外交获得新的活力和广阔的活动天地,一个新的建交高潮出现了。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思想,对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先后同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同亚非拉许多国家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外交大发展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1973年7月,刚果人民共和国(现刚果共和国)总统马里安·恩古瓦比赠毛泽东同志的木雕老人胸像。</p><p class="ql-block">1973年7月,刚果人民共和国(现刚果共和国)总统恩古瓦比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敦·阿卜杜勒·拉扎克·宾·达图·侯赛因赠毛泽东同志的錾花银咖啡具。</p><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底至6月初,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应邀访华,正式签署建交公报。</p> <p class="ql-block">1973年1月,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赠毛泽东同志的孔雀石打火机和烟缸。1973年1月,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1 年 12 月,苏丹副总统兼国防部长和人民武装部队总司令哈立德·哈桑·阿巴斯赠毛泽东同志的花丝银盘。</p><p class="ql-block">1971年12月,苏丹副总统兼国防部长和人民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巴斯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法国负责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长级代表安德烈·贝当古赠毛泽东同志的蓝釉几何纹瓷瓶。</p><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法国负责计划和领土整治部长级代表贝当古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塞浦路斯总统马卡里奥斯赠毛泽东同志的双耳彩陶罐。</p><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塞浦路斯总统马卡里奥斯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2年4月,马耳他总理多米尼克·明托夫赠毛泽东同志的银质帆船模型。</p><p class="ql-block">1972年4月,马耳他总理明托夫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4年6月,加纳农业部长弗兰克·乔治·贝纳斯科赠毛泽东同志的木雕酋长出行挂屏。</p><p class="ql-block">1974年6月,加纳农业部长贝纳斯科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1年11月,秘鲁动力和矿业部长豪尔赫·费尔南德斯·马尔多纳多赠毛泽东同志的金属雕塑斗鸡。</p><p class="ql-block">1971年11月,秘鲁动力和矿业部长费尔南德斯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3年5月,阿根廷正义党副主席伊萨贝尔·马丁内斯·德庇隆赠毛泽东同志的银鞘刀。</p><p class="ql-block">1973年5月,阿根廷正义党副主席庇隆夫人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喀麦隆总统哈吉·阿赫马杜·阿希乔赠董必武同志的铜面具。</p><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至4月,喀麦隆总统阿希乔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2 年 10月,墨西哥经济代表团赠周恩来同志的陶塑玛雅人头像。</p><p class="ql-block">1972年10月,墨西哥经济代表团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赠周恩来同志的木雕彩绘印第安人节日面具。</p><p class="ql-block">197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2年3月,智利社会党总书记卡洛斯·阿尔塔米拉诺赠周恩来同志的木雕男子立像。</p><p class="ql-block">1972年3月,智利社会党总书记阿尔塔米拉诺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4年11月,伊朗科学家阿里·沙哈瓦特赠毛泽东同志的历史故事细密画。</p><p class="ql-block">1974年10月底至11月初,伊朗科学家阿里·沙哈瓦特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6年7月,贝宁总统马蒂厄·克雷库赠毛泽东同志的铜雕《杂技》。</p><p class="ql-block">1976年7月,贝宁总统克雷库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6年6月,马达加斯加总统迪迪埃·拉齐拉卡赠毛泽东同志的玉石镶合金口足执瓶。</p><p class="ql-block">1976年6月,马达加斯加总统拉齐拉卡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5年4月,突尼斯总理赫迪·努伊拉赠毛泽东同志的银香黨。</p><p class="ql-block">1975年4月,突尼斯总理努伊拉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6年6月,英国斯蒂塔农业旅行社访华团赠毛泽东同志的描金花卉图案瓷碗。</p> <p class="ql-block">1975年7月,泰国总理蒙拉差翁·克立·巴莫赠毛泽东同志的鎏金刻花纹章银方盒。</p><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底至7月初,泰国总理克立应邀访华。中泰两国签署建交公报。</p> <p class="ql-block">1974年10月,加蓬总统哈吉·奥马尔·邦戈赠毛泽东同志的姆比古石雕女子坐像。</p><p class="ql-block">1974年10月,加蓬总统邦戈应邀访华。两国政府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贸易协定。</p> <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冈比亚总统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赠毛泽东同志的木雕子母鹿。</p><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冈比亚总统贾瓦拉应邀访华。</p> <p class="ql-block">1978年11月,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赠邓小平同志的柚木雕运木大象。</p><p class="ql-block">1978年11月,邓小平同志应邀访问泰国。</p> <p class="ql-block">从精美的瓷器到古老的玉器,从细腻的织锦到独特的雕塑,从书画到工艺品,带你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外交历程,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每一件又都承载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也见证了我国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2025.02.25</p><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