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教学改革——柳南区与三江县教共体开展美术学科跨区域教研活动

柳州市柳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深入贯彻新时代美育工作要求,推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美术教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近日,柳南区与三江县教共体联合举办“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教学改革”美术学科集体教研活动。活动以同课异构、评课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展开,两地美术教师共聚一堂,共研美育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同课异构展风采 教学相长促提升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以三江民族初级中学石海淆老师与柳南区航生路中学李可甜老师的“同课异构”现场展示课拉开序幕。两位教师围绕人教版美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多彩校园—动态与场景表现》中的《律动青春》一课,呈现了风格迥异却精彩纷呈的美术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海淆老师以中国传统寺庙道观中雕像视频开课,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动态的节奏变化。课堂中,紧扣着律动青春这一主题循序渐进的带领学生认识雕塑的特点,表现运动中活力十足动态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可甜老师则以现场校园为素材,巧妙的利用“剧本杀”这一游戏形式创设情景。学中玩,玩中学,通过让学生分角扮演不同角色,合理分配学习任务,自己探索、讨论、获取新线索继而寻找雕塑魅力的自主式学习,再转入对动态实践探究,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评课研讨凝智慧 共探美育新方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后,两地美术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美术课堂优化路径”展开热烈研讨。三江县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美育素材的特色传承,为学科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柳南的教学则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展现出了信息化手段赋能美术课堂的实效性。双方一致认为,美术教学需进一步强化“文化理解”与“创意实践”素养的融合,通过多元场景创设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与表达欲,才能很好的达到美育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专题讲座拓视野 美育实践再深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特邀柳南区阳小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阳小英老师作《美育助力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讲座。阳老师结合柳南区多所学校案例,从“环境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美育”三个维度,阐述了如何通过美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她提出:“校园文化是美育的隐性课程,要让每一面墙、每一场活动都成为滋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土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江县教研中心艺术教研员杨全老师则以《民族文化传承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为题,分享了三江县“非遗进课堂”的实践经验。他通过侗族大歌、农民画、侗绣等案例,解析如何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素材,并呼吁教师“做民族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在学科教学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跨区联动谋发展 美育共筑新篇章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是柳南区与三江县教共体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两地教师搭建了经验共享、思维碰撞的平台。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让美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两地将持续深化教共体合作,通过师资共培、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推动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双减”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创新注入更多活力。</p> <p class="ql-block">本期策划:柳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p><p class="ql-block">主稿单位:柳南区美术中心组</p><p class="ql-block">主编:陶涛</p><p class="ql-block">审稿:吴晓丽 阳小英</p><p class="ql-block">摄影:阳小英名师工作室</p><p class="ql-block">制作:黄许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