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发芽记”——中一班课程故事

亮晶晶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植物角里,去年种植的大蒜和小葱由于疏于照料已然枯萎,只剩下了木架上的秋收干果种子,于是我们开始了本学期植物角的种植讨论。</p><p class="ql-block">一壹:那我们再重新种。</p><p class="ql-block">妤初:我们可以种新的种子。</p><p class="ql-block">璟汐:种什么种子?</p><p class="ql-block">果果:那就把豆子种在植物角,就可以有新的植物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看着秋收冬藏时架子上的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这些豆子引起了孩子们好奇,豆豆怎么种?怎么发芽呢?</p> 豆豆大调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我们在简单认识豆豆的基础上,对豆豆做了初步调查,并与家长一起完成了豆豆调查表,简单了解了豆子的种类、特征与生长条件,并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小多多:我吃过豆腐,是豆子做的。</p><p class="ql-block">谨全:还有豆浆,是用豆子在豆浆机里榨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晨妤:豆豆发芽了就成豆芽了。</p><p class="ql-block">教师: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讨论了之后,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种豆豆了吗?它们要怎么发芽呢?</p><p class="ql-block">欣宝:把它放在土里然后会发芽。</p><p class="ql-block">璟汐:我要用瓶子装水,然后泡着豆子。</p><p class="ql-block">一壹:我要用泥土。</p><p class="ql-block">晨妤:我想用水,我可以用杯子吗。</p><p class="ql-block">教师:当然可以,你们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尝试,自己观察看看谁的豆豆更快发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中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为了更好地发挥种植角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基于孩子们所讨论的问题以及对本活动教育价值的判断,我们的课程故事《豆豆发芽记》探索活动就此开始……</p> 初次种植豆豆(3月5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种豆芽需要什么条件?孩子们结合之前对豆豆的调查表,进行了大胆的讨论与发言,我们共同总结出:豆豆发芽需要温度、水分、阳光、泥土、肥料、空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关于豆芽种植,孩子们还有许多困惑,教师没有给予直接的答案,而是鼓励孩子们自己找一找,亲身去体验活动的过程。经过讨论和寻找,孩子们在班级区域材料中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用土种的小朋友把花盆里枯萎的植物清除,并用小铲子松松土,然后再把豆豆种进去,有的直接把豆子洒在了土面,最后浇点水。还有用水培的小朋友,有的装进瓶子里、有的装在杯子里,最后都将它们放在阳光充足的走廊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种完豆豆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他的变化,紧盯着窗外的豆豆们,虽然豆豆还静静地躺在土壤里和水里,但孩子们的好奇心早已飞向了未来,想象着豆豆发芽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在选择豆豆发芽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用的豆豆和培育器皿,参与到决策当中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培育豆豆前我们需要什么工具、材料和生长条件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进行尝试,孩子们在不断的思考中发展了思维能力。</p> 观察之发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早上来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兴致勃勃的观察起来小豆豆,并把发现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艺涵:水变颜色了。</p><p class="ql-block">兮兮:豆子变大了。</p><p class="ql-block">一壹:杯子里的水没有了。</p><p class="ql-block">晏明:被豆子吸干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把大家观察到的现象我们进行了总结:塑料杯和水瓶里的豆豆经过水的浸泡,喝饱了水之后,“身体”变大了很多,有的豆子的“衣服”都撑破了,泡久了豆豆的颜色被水冲淡了,水就变得浑浊。</p> <p class="ql-block">问题一:豆豆是怎么喝水变大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大家的疑问,我们展开了一次科学实验:植物怎么喝水?在实验过程中小朋友仔细观察白玉菇颜色的变化,直观看到植物通过茎部吸收水分,理解植物的吸水机制。实验简单有趣,小朋友们非常认真和专注,还能激发小朋友对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更多自然现象。</p> <p class="ql-block">问题二:豆豆什么时候发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从种豆豆开始,小朋友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了,我通过绘本故事《小海狸种豆》的讲述,让小朋友们懂的每一颗种子都是一个希望,我们要用心就灌溉去照顾它、呵护它、等待它长大。所有的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农民伯伯从播种到收获也是要很久很久,我们应该珍惜每一颗粮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末两天回来后,分组观察豆豆,讨论对豆豆的新发现。</p><p class="ql-block">问题三:为什么好几天了豆豆还没有发芽?</p><p class="ql-block">启宸:要有太阳。</p><p class="ql-block">璟汐:温度太低了。</p><p class="ql-block">周旸:每天都下雨,冻死了。</p><p class="ql-block">弘毅:用温水泡着。</p><p class="ql-block">小多多:把他盖起来。</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失败经历,反而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契机和动力。正因豆芽没有培育成功,小朋友会共同讨论,不断地积累经验,调整自己的行为,不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一个无意的“过失”,反而是一个美妙的“插曲”,一个很好的契机,让这样一个无意的“过失”变成一次深入探索豆芽生长秘密的过程。</p> 二次培育豆芽(3月11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我们开始了第二次的实验,在区域找来了大一点容器(塑料盆),用温水泡着然后再拿纸巾盖住。鉴于小朋友们的要求,我们从室外把豆豆搬进了教室,看看室内的温度是否能让豆豆早一点发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小朋友掀开纸巾观察豆豆,发现除了豆子变大了,还有盆底的纸巾变了颜色之外,仍没发现豆豆发芽情况。直到在第四天打开之后小朋友的观察发现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视觉观察:</p><p class="ql-block">伊伊:豆豆起霉了。</p><p class="ql-block">璟汐:豆豆长大了一点。</p><p class="ql-block">周旸:我看到有几颗豆豆发芽了,还有的长毛了。</p><p class="ql-block">沁柔:我看到有些豆豆变黑了。</p><p class="ql-block">妤初:那是发霉了吧。</p><p class="ql-block">果果:那个瓶子里的水都起泡泡了。</p><p class="ql-block">小多多:我看到土里的豆豆发芽啦!</p><p class="ql-block">嗅觉感知:</p><p class="ql-block">晨妤:是好臭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予潇:有点难闻的味道。</p><p class="ql-block">触摸感知:</p><p class="ql-block">谨全:这颗白豆子软软的,是不是坏掉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调查和小朋友们的讨论,他们开始把“水臭了”“豆子发霉了”和“发芽失败”联系起来总结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氧气,如果长期浸泡在水中就会因为无氧呼吸而产生大量酒精,酒精对植物有毒害作用,时间一长,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会失去活力,接着还会腐烂、发霉、产生臭味。</p><p class="ql-block">问题四:豆豆发霉了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晏明:重新种吧。</p><p class="ql-block">周旸:扔掉不要了。</p><p class="ql-block">我:那我们再种一次又是这样怎么办?难道要一直重新种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发霉?(问题五)</p><p class="ql-block">谨全:因为太闷了,要给它透透气。</p><p class="ql-block">周旸:因为过了很久了。</p><p class="ql-block">晏明:被纸巾盖住它太热了。</p><p class="ql-block">赞赞:我们可以给盘子扎几个洞透气。</p><p class="ql-block">小多多:不要给它盖纸巾了。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找到发霉的原因,提高种植效率,我们向有种植经验的刘老师取经,刘老师向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种植小心得:“现在天气温度上来了,所以最好每天都要给水盒换水,防止豆豆发臭发霉,要注意发芽后水不能漫过豆芽。”于是我们又开始了第三次发芽实验,这次选择用盘子盖着,并盘子都戳一些洞洞帮助豆豆透气,还每天都给豆豆换水、换干净的盘子。</p><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充分支持孩子们仔细观察豆子的变化情况,发现其变化的主要特征,并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当孩子们由于经验缺乏导致实验失败时,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而是将自己转换成观察者和解释者,耐心地等待最适合的介入契机,适时提供寻求答案的思路,给思路而不是给答案。</p> 观察又发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过了一个周末,星期一孩子们看到豆豆发芽了,惊喜的和我分享,并且还出现了争执。</p><p class="ql-block">赞赞:这次豆豆好多都发芽了。</p><p class="ql-block">果果:下面的那些豆豆有很长的芽。</p><p class="ql-block">晏明:晶晶老师你看,这个黄豆的芽长了好长。</p><p class="ql-block">妤初:我觉得红豆的芽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晏明急了把盘子里两种豆芽拿出来对比,用事实让妤初知道黄豆芽是里面最长的。</p><p class="ql-block">问题六:你觉得哪种种植方式豆子发芽最快?</p><p class="ql-block">大家齐声回答:用水。这是我们通过实验亲身感知的结果。</p><p class="ql-block">问题七:哪一种豆子发芽最快?那个最慢?</p><p class="ql-block">谨全:黑豆发芽最慢,因为它现在还没长出来。</p><p class="ql-block">晏明:黄豆发芽最快,它的芽最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豆芽收获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对比观察小朋友们知道了不同的豆豆发芽速度和生长情况都不一样,我们</span>一起讨论了这五种豆芽的生长情况。得出了结论:绿豆芽和黄豆芽长得最快最强壮,红豆芽、黑豆芽虽然长得慢但是芽芽也很强壮黑豆的小芽芽长得最少。土培的豆子发芽较慢,但也种植成功,当初撒在土上面的豆豆已经发霉,说明种子要埋在土了才能算种植。</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次豆芽成长的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展现出的耐心与关爱。他们每天细心地观察、浇水,那份专注和期待让我深深感动。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不仅了解了植物生长的过程,更培养了责任感和观察力。当看到豆子最终长成豆芽时,他们眼中的惊喜和自豪是那么真实而珍贵,懂得了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p> 科学培育豆芽(3月17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们知道了让豆豆发芽所以需要的环境和条件,第四次实验我们采用了网上购买来的育苗盆,并且根据步骤提示,提高了豆豆的发芽速度。在每天换水的时候都能看到豆芽的正常长度变化,直到第六天小朋友惊奇的发现豆芽已经长得和我们在外面买的一样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实验发现培育豆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仅要透气换水,还要给豆芽遮光,</span>原来受光照的影响,豆芽的颜色才会有黄、绿之分,而且遮光的要比正常生长的快,长的旺盛。</p> 品尝豆芽(3月21)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豆芽成熟啦,快乐和喜悦写在了孩子的脸上,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丰收的滋味。然土培的豆子还刚刚发芽,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培的豆芽已经可以食用了,</span>孩子们亲手收获豆芽,并跟老师一起清洗干净,制作美味的“ 清炒豆芽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品尝完豆芽后,教师引导孩子们用粘土绘制我们培育的豆芽,感受种子破皮而出的强大生命力!也感受到了自己劳动所带来的快乐!</p> 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自然是奇妙的,豆芽生长过程中惊喜不断。</span>《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真诚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在本次“豆豆发芽记”的探究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交流、讨论、调查、实践等一系列的过程,孩子们知道了水培豆芽的步骤和生长的规律,收获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同时也体会到了照顾豆芽的不易,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也激发了求知欲、探索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