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章丘为什么行?

贻我彤管

<h1>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政府十大任务之首,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提振消费将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18日,全区消费提升行动推进会议召开,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把提振消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更大力度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h1><h1>  </h1><h1> “更加突出”“更大力度”,会议的几个用词进一步说明提振消费的重要性。既然重要,那就要做好。提振消费,章丘为什么行?</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消费实力,源于文化</b></h1><div><br></div> 济南的十分文化,有五分在章丘。文化是章丘的根脉,是章丘最持久、最核心的竞争力。章丘的消费基因,是和城市特性和文化传承有关的。章丘水陆兼通,经济富庶,自古便是经济文化繁盛之地。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自然就来了,来了就要生活,生活就要进行消费活动。从历史上看,9000多年前,远古先民就已在这里繁衍生息,齐鲁文化在此交融,“泉史人文商”五脉并存。“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当时的东平陵城(今章丘龙山街道)是战国至汉代北方最重要的工业重镇。隋唐时期,章丘冶铁开始繁盛,“庄庄净是叮当响,锤点压过寺庙钟;家家不用鸡打鸣,锤声连连报五更。”据《山东通志》记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铁匠也成为章丘工匠最聚集的职业,被称为“一人生火,全家打铁;祖辈相传,子孙续接”。宋元时期,在今天刁镇旧军设置清平军,驻扎军队几万人,朝廷下令开凿能四船并行之运粮河(俗称赵家运粮河),漕运给旧军周边带来便利的交通,成为著名的商贾之地。明清时期,章丘被划分为六乡十八镇,镇上的居民聚居,货物交易频繁。近代以来,东方商人孟洛川创立的瑞蚨祥,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模式,其“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至今仍受专家、企业和社会各界称道。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后,济南成为内陆第一个自开商埠的城市,一跃成为山东第一大商贸中心,而章丘就是胶济走廊上的重要枢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历史各个时期,章丘都是一座锦绣的城市,流淌着敢闯敢创、善作善成的血液。 <h1><p><b><br></b></p></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消费引力,始于颜值</b></h1><div><br></div> 章丘黄河穿流于北,泰沂矗立于南,山区、平原、滩区交错,拥有沟壑、河流、湖泊的多样性地貌,靠山抱河,南高北低,集“山泉河湖城”于一体,自然环境优越,凸显出章丘自然风光的弧度。<b>一是章丘有“山”的风骨。</b>章丘不仅是名闻天下的小泉城,也是一座青山环绕的小山城,全区共有2547座大大小小的山,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形态迥异、各领风骚。近年来,以国家森林公园胡山片区为核心,整合白泉古村、太平古村、朱家峪等传统村落,实施古村修复,打造文旅胜地、文创高地、康养福地,展现了灵秀山水、古村风貌、山水园林于一体的独特景观。<b>二是章丘有“泉”的精神。</b>章丘是一座泉水的城市,更是一座诗意的城市,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曾巩曾经赞曰,“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新时期的济南七十二名泉,章丘有百脉泉、龙泉、墨泉、梅花泉、西麻湾、眼明泉6大泉群收录其中。章丘的泉,正如章丘的精神:大胆创新、永不停歇,每一滴泉水都是新鲜的,每一股涓流都有着向上的冲劲、闯劲、韧劲。<b>三是章丘有“河”的激情。</b>章丘河流资源富集,蜿蜒黄河流经章丘26.45公里,滨黄滩区纵深30平方公里,全国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镇街就位于章丘。2011年《章丘市城市总体规划》,以绣源河为轴,确定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拉开了“一河两城”大框架。当前,全区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动章丘发展,让章丘在大河奔涌的竞争中,勇立潮头、前景无限。<b>四是章丘有“湖”的开放。</b>章丘湖泊众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白云湖。白云湖是全省第三大淡水湖泊,汇长江水、黄河水、泉水于一体,集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湖水库、白云水库为“三湖湿地”,成为省会济南近郊的高端商务生态休闲综合体。<b>五是章丘有“城”的包容。</b>章丘有开阔的胸怀,是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点的“黄金发展位”,是济南市“东强”战略布局的主阵地和桥头堡。这么美丽、舒适的章丘,谁不想来?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br></b></span></div></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消费潜力,在于优势</b></span></h1><h1><br></h1> 提振消费,需要结合历史和现实、宏观和微观、先天与后天,对自身潜力用心思考,对机遇优势深度观察。<b>一是区位优势。</b>章丘西接济南主城区,东连淄博,北邻滨州,南接泰安,是强省会战略的主阵地,是济莱一体化、济淄同城化、济青发展轴、济南都市圈的重要节点。毗邻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有济青、济莱、胶济3处高铁站,济青、济潍、济莱、济高4条高速路穿境而过,小清河章丘港建成投产,轨道交通8号线年底竣工,作为一个区县,章丘有高速、高铁、机场、码头,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章丘在地缘关系上,与济南中心城区之间几乎一马平川,没有山川湿地、军事禁区等屏障阻隔,有工业北路、世纪大道、荷花路、经十路、旅游路等多条道路连接。《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将章丘纳入“主城”,区域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速发展。<b>二是人口优势。</b>对于一个地方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人;最美的风景,是人;最好的传播,也是人。章丘常住人口110万,特别是建有13所驻章高校,10余万高校师生,人才总量23万人,其中技能型人才7万人,还有正在建设的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空天信息大学、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区、人才大区。<b>三是产业优势。</b>章丘一二三产齐头并进,从农业看,章丘拥有耕地92.5万亩,富硒土壤近60万亩,一产产值占全市总产值23%;从工业看,章丘是全市的工业大区,拥有32个工业大类、96个中类和169个小类,工业企业6900多家,规上企业近600家,布局了交通装备、生物医药等“2+2+3”产业集群,形成了新材料、新信息等六大产业链条,产品涵盖了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化工新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众多领域;从服务业看,章丘是面积大区、人口大区、产业大区、文化大区、旅游大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消费活力,兴于人气</b></h1><h1> </h1><h1> </h1><h1> 有人气,城市才有活力,才有热腾腾的“烟火气”。在时间的横纵轴上,章丘的每个时期都涌动着活力,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b>一是章丘有名头。</b>章丘是千年古县、铁匠之乡、书法之乡、黑陶之乡,自古就名声在外。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山东省工业十强县、科技创新十强县、文旅康养十强县、现代农业强县、对外开放强县等荣誉众多。从早先登录央视的《东方商人》、《闯关东》,到2022年热播的《三泉溪暖》,引起了一时轰动,章丘对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b>二是章丘有名人。</b>章丘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古代,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真正奠基者邹衍,一代名相房玄龄,千古词宗李清照,词山曲海李开先,东方商人孟洛川等先贤均诞生于章丘,大文豪苏轼、旷世大儒顾炎武、聊斋先生蒲松龄等都来过章丘,与章丘有不解之缘;当代,马背书法家舒同、乌镇总操盘手陈向宏、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等,都对章丘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高绍荣都是章丘人,对章丘有着深厚的感情。<b>三是章丘有名景。</b>泰沂山脉赋予了小泉城得天独厚的源头活水;浩荡黄河滋养着这座千年古城的一草一木。“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独特自然禀赋,孕育了章丘,成就了章丘,发展了章丘。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9处,其中国家级6处,全国年度考古十大新发现5处,非遗项目100项,形成了龙山文化、泉水文化、清照文化、闯关东文化、铁匠文化、儒商文化、红色文化、名仕文化等8大优秀传统文化谱系。有A级景区17家,省精品文旅名镇3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文旅资源非常丰富。<b>四是章丘有名品。</b>南部三分之一的山区、丘陵,催生了地标名品——曹范核桃、赵八洞香椿和文祖花椒;中部三分之一的平原,孕育了地标名品——章丘大葱、龙山小米、明水香米、鲍家芹菜和明水白莲藕;北部三分之一的滩区、湿地,奔流不息的母亲河几千年的冲刷造就了几十万亩的黄河冲积平原和白云湖生态湿地,诞生了地标名品——白云湖甲鱼。11家地方名产荣获“老字号”称号,其中百脉泉酒业、又一斋食品同时是“山东老字号”,“黄家烤肉”等8家同时是“济南老字号”,章丘优质名品繁多。<b>五是章丘有名牌。</b>全区坚定不移实施“质量强区、品牌兴区”战略,精心培育章丘品牌,形成了一批名品、名牌、名企。目前,全区市级以上品牌达到23个,其中“好品山东”品牌10个,“泉城好品”品牌13个,省市高端品牌培育企业67家,累计推动辖区内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232项、行业标准205项、地方标准81项,品牌数量占整个济南市的1/5……旺盛的人气,让章丘充满了消费的活力。</h1><h1><br></h1> <h1><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消费热力,精于设计</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提升一个地方的消费热度,需要进行战略谋划和系统设计。促进消费,章丘一直在努力。</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一是大力提升消费热度。</b><span style="font-size:20px;">去年,全区开展“畅享泉城购、好品在章丘”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成立消费品产业联盟,改造提升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个,落户中国首店、山东首店2家。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0.5亿元,同比增长3.5%,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中,商超、石油及制品、通讯设备等传统大宗商品消费持续增长,分别增长2.5 %、29.1%、48.7%,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span><b style="font-size:20px;">二是大力提升文旅热度。</b><span style="font-size:20px;">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力拉长板、补短板,着力提高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2024年,全区A级景区接待总人数252.78万人,营业收入12881万元,门票收入8884.41万元,同比增长18.72%。其中,明水古城业态不断丰富,2025年春节期间七次登上央视,华侨城打造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地理两个国家级IP,获评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三是大力提升赛事热度。</b><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举办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武术、钓鱼、自行车等300多项全民健身活动。近年来,成功举办或承办了全国黄河流域九省(区)首届农民乒乓球邀请赛、“明水古城杯”全国越野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七星论剑”全国第三届武术交流会精英邀请赛、七星台全国星空露营大会、中国网球协会(CTA)全国城市团体邀请赛、全国民族陆地冰壶友谊赛、世界机器人大赛山东省选拔赛等国家级赛事,极大地提升了全区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影响力。一业带百业。“赛事+文化”“赛事+旅游”“赛事+商贸”“赛事+会展”等“赛事+”融合发展,正在为章丘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消费动力,达于顺势</b></h1><h1> </h1><h1>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中,如何观察形势、认识形势、掌握形势,进而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应势崛起,考验着一个城市的智慧。对于一个拥有浓厚创新基因和认真精神的城市来说,章丘在本次提振消费的大势中积极作为、用心干事。<b>一是政策是提振消费的风向标。</b>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两会,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首要任务。今年2月10日、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研究了提振消费和服务消费有关工作。2月12日召开的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强调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动消费扩容升级,提出要聚力实施“五大工程”。2月27日召开的2025泉城消费提升行动推进会,提出要开展2025泉城消费提升十大行动。即将出台的《2025章丘区消费提升行动方案》,将实施商品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提质等八大行动。系列政策的接续推出,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b>二是城乡是提振消费的基本盘。</b>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章丘既有“城”的优势,也有“乡”的特色,正处于加快城乡融合、大力发展城镇化的机遇期、黄金期。目前,章丘城镇化率仅为63%,而全国是67%、山东省66.5%、济南市75.3%,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4、3.5、12.3个百分点。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将增加2%,可拉动 GDP1.5-2.5个百分点。坚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将产生出活跃的生产生活性消费和稳健的房地产业,进而带动消费长期稳定增长。<b>三是收入是提振消费的硬支撑。</b>消费是收入和预期的函数。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前提是增加居民收入。2024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10元,同比增长5.9%,分别高于全省、全市0.4、0.8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74元(山东省2.57万、济南市2.71万),同比增长6.5%,总量稳居济南首位,未来章丘城乡仍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和消费潜力。一方面,多措并举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强化社会保障,统筹解决好“不敢消费、不愿消费、不便消费”的问题,章丘的消费“引擎”一定会更加强劲。</h1><h1><br></h1> <h1><b>  </b></h1><h1><b>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在这个春和日丽、鸟语花香的美好时节,让我们去章丘的景区看一看,和春光来一次美丽邂逅;让我们去章丘的商超逛一逛,和春品来一次深度体验;让我们去章丘的餐馆尝一尝,和春菜来一场饕餮盛宴……</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