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坪名人一一禹之谟

知足

<p class="ql-block">  禹之漠(1866一1907)湖南省双丰县青树坪繁新村《贻则堂》人。他少有大志,娴文习武,嫉恶如仇,售憎分明,最爱读王船山著作。20岁时禹之谟遍游江,浙诸省,广泛接触社会名流,研读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爱国忧民之心趋强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愤然弃笔从戎,投身清军,立志报国。由于晚清政府腐败,中日战争失败。1897年,禹之谟回到家乡创办实业,走实业救国道路。“戊戌变法”失败后,禹之谟深知倚赖阜乡织布厂,后返湘潭创办湘利黔织布局,实践其实业救国主张。改行新法,实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遂盟发民主革命思想,积极投入反清斗争,寻找救国道路。在日期间,,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各种活动。1902年春回国,先在安庆设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曾以幕友身份随湘军参加甲午战争,运送粮弹,后去上海研究实业,与谭嗣等相识,主张变法维新。1903年加入华兴会,1904年,他参加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创造华兴会,次年受黄兴之托,筹建同盟会湖南分会。1905年,他相继创办湘乡驻省中学堂和师范学堂,邵阳中学堂,为解决失学和无力求学青少年的困难,禹之谟还岀资创办了惟一学堂,包括小学,中学及游学预备科等,后学堂改名为广益中学堂(现为湖南师范师大附属中学)。</p><p class="ql-block"> 1906年,禹之谟领导了湖南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运动,在夏季时领导发起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于岳麓山,并痛惩了反动学监俞诰庆。同年8月,禹之谟为反对清廷盐捐浮收和提款兴学等反动政策,率湘乡县衙据理力争。8月10日,被“湖南巡抚庞鸿书”以“哄堂塞署,图谋不轨”等罪名逮捕入狱,1907年2月6日,禹之谟庄靖州东门外慷慨就义,年仅41岁。临行前他高呼;“2为中国而死,继我志者自由人!”。其遗体始葬青树坪,民国元年公葬于岳麓山,孙中山追赠禹之谟为陆军左将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