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摄系列之二~ 婺源乡村美如画

绿水长流

<p class="ql-block">  “中国最美乡村”的头衔名不虚传,每年三月的婺源到处群芳争艳、鸟语花香,独特的白墙黛瓦间炊烟袅袅、云蒸霞蔚;错落有致的群峰间花海锦簇、云雾缭绕。古村、花海、溪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风景图画。</p> <p class="ql-block">  除了有名的江岭、篁岭、李坑等著名景点,其它不知名的很多小众景点也精彩纷呈,如察关、樟村、岭脚村、里村等,这些古村落或藏在大山深处,或坐落于小溪怀抱,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被黄澄澄、金灿灿的油菜花环抱其中,显得那么美丽、温馨、浪漫。</p> <p class="ql-block">  婺源古村落多为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为整个景观奠定了古朴典雅的基调。这些建筑散落在花海与溪流之间,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居,形成了独特的村落布局。</p><p class="ql-block"> 古村落中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徽墨制作、歙砚雕刻等,我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为自然风光增添了人文色彩。</p> <p class="ql-block">  婺源拥有大量的油菜花海,每年春季,十几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形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花海与古村落相互交织,从远处眺望,粉墙黛瓦的古民居点缀在金黄的花海中,如诗如画。婺源的花海不仅有大面积的平原花海,还有壮观的梯田花海,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与周边的山峦、村落、溪流等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  婺源境内河流纵横,江河及其支流从黄山和天目山余脉的山谷中源出,将婺源紧紧环绕其内。溪流穿村而过,为古村落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为花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溪流在流淌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水景,如瀑布、深潭、浅滩等,与古村落的水口园林、石堨等水利工程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水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婺源,你会发现这里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他们注重对古村落、花海和溪流的保护,通过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建设旅游设施,实现了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美景。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村民们牵牛扛犁、提篮携花,辛勤劳作,在溪流中浣洗,古村落中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为整个景观增添了一份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  在婺源,不论是平地花海,还是山体梯田,它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或一片片的长方形色块,或一层层的弧形彩图,美仑美奂、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  婺源的河流蜿蜒曲折,各种古桥新桥横跨其上,河水碧绿清澈,小桥玲珑别致,徜徉在小桥流水,使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靠河流的古村,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樟村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村落旁边便是一条宽敞清澈的樟溪河,河上有一条贯通两岸的板凳桥,为了满足摄影人的需求,时不时会有渔夫撒网作业。</p> <p class="ql-block">  樟村是婺源重要的古徽州水运码头之一,漳溪河缓缓流过,见证了村庄数百年的繁荣。板凳桥原本是当地人渡河的工具,每年汛期会被洪水冲毁,汛期过后又会重新搭建,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赋予了板凳桥生命轮回的特别含义‌。</p><p class="ql-block"> 樟村还是电影《闪闪的红星》和《欢乐颂2》的取景地,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我们也是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在婺源行摄,不要赶场,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即可,根据天气光线情况,随走随停随摄,很多小众的景点也很美丽、也很出片。</p> <p class="ql-block">  婺源的油菜花对环境没有太高的要求,房前屋后、河岸路边、山沟丘脊随处可种,随处可以见到其灿烂的笑容,在阳光的沐浴下装点着河流、山川、古村和森林,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更加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  本期到此也告一段落了,还是用一首七绝来结束本篇吧。</p><p class="ql-block">菜花铺金映古村,清波潋滟绕柴门。</p><p class="ql-block">春风裁得田园画,醉入芳菲梦有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