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791年编辑出版《红楼梦》的萃文书屋老板程伟元在其所作的《序》中一开头就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表明他知道关于作者有几种说法,但他不知究竟,因此他没有说作者是谁,但看书内记载,曹雪芹先生曾“删改数过”而已。据此看,这“曹雪芹”真是真人、是实名的话,他也只能是个增删者。可是1921年胡适博士一番考证,硬生生地把这个“曹雪芹”确定为《红楼梦》作者。面对当代愈来愈多的质疑声浪,中红会张庆善之流不思更好地贯彻思想路线和学术原则,反而逆“实事求是”而动,提出“保卫曹雪芹著作权”的混账口号,采取逆反措施,搞出北京“曹雪芹研究会”企图集合全国顶尖专家学者专门证实“曹雪芹”其人。可笑的是算上曹会前、曹会后百年考证功夫,居然至今无法考证出这个“曹雪芹”爹是谁?生卒何年?如何赶他江宁织造家的繁华?面对这样的证据死结,如何正确看待这个“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自诩官红的曹学可以一口咬定,打死不改,但真正的学者是不能不自行实事求是继续探究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查所谓文本内证“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见《红楼梦》第一回:“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淫秽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闻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段“缘起”显然是小说家言,不能当史记或实录来看的。再看内容,也不是原撰可知的,也不是“曹雪芹”本人的话,而是编辑者程伟元和高鹗的口吻。因此,虽然程伟元的《序》和第一回“缘起”表面上形成信息闭环可以互相印证,但本质上是程高自说自话而已。其杜撰别有用心,不能照单全收,轻信上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再查2004年邯郸藏家发布于国学网和紫云女史“红楼品茗”网站的同样为程伟元、高鹗编辑的43卷《金玉缘》,可见其第一卷中存在和《红楼梦》中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一段缘起有惊人相似的一段文字:“却尘道人见上面所叙,虽时序官职混乱,又有情极之毒,然为稗官野史,倒还有趣可读,便抄了下来,付梓问世,题名曰《子虚乌有记》。西楼居士则题为《麟茗金》。司笔狂生又题为《麒麟传》。庄之梦再题为《镜面石》。后经程小泉.高兰墅于月小山房书斋中一番细加厘剔.截长补短,定名为《金玉缘》。”认真比较,不难鉴别:这两本书中的相应文字都是编辑语,体现完全一致的程高造语思路和手法,可以说是程高故技重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认真分析其中提及的人名和题名,还可发现造语角度、撰拟根据也都类似。大体可分为“自然”、“佛家”、“儒家”、“道家”和“通俗”这五个视角。此外,人名、题名的排列顺序一样,杜撰选取内容也与视角相应。详见下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综合分析列表可见“曹雪芹”在程高编辑语境下的真实意思表示一目了然!《红楼梦》中所记的“曹雪芹”和《子虚乌有记》或《金玉缘》中所记的“庄之梦”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小说编辑程高故弄玄虚,从道家视角来杜撰的人名。“庄之梦”是根据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以及梦蝶的典故来捏造的人名,而“曹雪芹”是选取八仙中的“曹国舅”姓字,杜撰出一个道骨仙风的文字增删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程高这番不厌其烦的操作,本意在增加揭示本书内容的角度和表述,有利于图书推销的,不料后人被他们的假语迷惑,犯了痴病,认不同角度为不同成书阶段,甚至代程高立言,硬生生将“曹雪芹”抬到《红楼梦》作者宝座之上,披上民族文化包衣,授予著作权杖,清除异己,大杀四方。除形成出版物上都要毕恭毕敬地写上“曹雪芹”大名的潜规则外,还专门立会宣传,和教育部商定全国推广,搞出“曹雪芹著《红楼梦》”的高考标准答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学术怪现状,真是应了《红楼梦》中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丑态百出,令人作呕。在中国人大力倡导哲学社会科学三构建的时代,是时候梦觉了。实事求是看待“曹雪芹”,还原“曹雪芹”,已经是当下必须面对的实际课题。全国学界都不可以不端正态度,当学术鸵鸟,或顾左右而言他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山水间/东山君/溪东子/赵晓强2025/3/22于贵阳市北京路130号实事求是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