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人杰地灵。这里有七千多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也是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沈君山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春节期间,我踏上了前往余姚阳明古镇的旅程,去探寻这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古镇,感受深藏在江南水乡的独特年味。<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踏入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如繁星般璀璨的新春民俗灯会。多组非遗主题花灯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处。灵蛇献瑞的灵动、心灯祈福的虔诚、阳明赐福的庄重、灵猫招财的俏皮、福门迎客的热情,每一盏花灯都栩栩如生,讲述着古老而美好的故事。灯光交织,如梦如幻,让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古代市集,和古人一同感受着节日的喜悦。<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沿着府前路前行,脚下历经岁月打磨的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街边的建筑古色古香,白墙黛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精致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展现着古人精湛的技艺。店铺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曳,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沿街摊贩的花车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漫步街头,我走进了一家家特色商铺:有传承中医文化的阳明国医馆;有散发着油墨香的普文明書局;有城市书房之称的阳明书房(秋雨书屋),还有摆满了各种手工艺品的文创店。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阅读、聆听讲座、悦享美好,欣赏到精美的物件,还能参与非遗互动体验,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纪念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阳明古镇坐落在余姚江畔,这一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古镇独特的水乡风貌,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姚江美景的绝佳视角。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站在古镇的桥梁或楼阁上,都可以欣赏到姚江上的不同风情。白天,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夜晚,灯火映照江水,别有一番浪漫情调。第一次到访古镇的我,自然要去观赏一番。于是信步来到府前路前街。 前街是滨水休闲街,清一色的两层小楼,面朝姚江,临水而建。粉墙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的花格子门窗,既有徽派的风格,又不失水乡特色。沿街店面和樟树上,大红灯笼高高挂,浓浓的节日氛围。岸边树叶倒垂,随风飘荡,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我坐在江边露天茶吧小憩,看熙熙攘攘的街市,听江水汩汩流淌,享受江风拂面的惬意。 前街的西端是古城余姚的标志性建筑通济桥和舜江楼。有着“浙东第一桥”之称的通济桥,横跨于姚江之上,如长虹臥波,气势雄伟。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虽历经千年,却依然雄伟壮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上通济桥,俯瞰古镇,那错落有致的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绚丽多彩的花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从通济桥往北沿石级而下,迎面便是一座高耸的城楼,飞檐翘角,古朴庄重,这就是舜江楼,俗称鼓楼。初建于元朝的舜江楼,历史上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舜江楼与通济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构成了“长虹腾空,飞阁镇流”的奇特景观。它们共同见证了余姚的历史变迁,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余姚的历史文化瑰宝。<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阳明古镇是王阳明的故乡,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其“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古镇以弘扬和传承阳明文化为宗旨,是阳明心学的发源地、传承地和发扬地。探访阳明先生故居,去缅怀这位历史伟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感悟先贤的智慧,也是此次古镇之行的主要旅程。 王阳明故居坐落于古镇的核心位置,公元1472年9月30日,王阳明诞生于故居内的瑞云楼,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整体布局严谨对称,古朴而庄重。踏入其中,青瓦白墙、雕梁画栋,每一处建筑细节都散发着岁月的韵味。故居内的布局错落有致,庭院深深,仿佛能看到年少的王阳明在此读书、思考、嬉戏的身影。 阳明古镇是一个能让人心灵得到放松和启迪的地方,更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等待着每一个访客去翻阅、去解读。这次古镇之行,让我在新春佳节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年味。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灯一景、一食一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和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告别了这座美丽的古镇,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