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3月14日。我们昨天来到扬州,游玩了瘦西湖,今天早上7:30出发前往个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个园,是江苏省扬州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号称“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我们慕名前来探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个园(Geyuan Garden),位于扬州市盐阜东路10号,南临东关街,北接盐阜东路,占地面积约为2.3公顷,是座前宅后院的江南私家园林,是一座集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的瑰宝,是清代“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记载,个园原址为明代“寿芝园”,到清代康乾年间归两淮盐商马氏兄弟所有,即“街南书屋”,嘉庆年间被盐商黄至筠购入,并扩展为前宅后院式住宅园林。个园之所以叫“个园”,是因为园主人黄至筠生性爱竹,园中植有万竿绿竹,且竹叶形似“个”字,半个“竹”字便是“个”,故而得名。清咸丰时期,个园曾遭兵火之灾,虽未受重创,却日渐衰败;1982年,个园正式对游客开放;2002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个园回收了南部住宅五路豪宅中的三路,将使历史原貌趋于完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个园,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主要分为北部品种竹观赏区、中部四季假山园林区、南部住宅区三个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从北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翠绿的竹子,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据介绍,园内的竹子有60多种近2万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竹子之外,还有牡丹、芍药、梅花、玉兰花等。我们去时正值梅花、玉兰花盛开,为园林增添了色彩和生机,也展示了扬州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匠心独运。</b></p> <p class="ql-block"> “玉”见“梅”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竹西佳处这道门,通道两边种植的都是桂花树,除十里桂花香外,还有迎接贵宾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中间部分的四季假山园林区。个园以四季假山为最大特色,每一季假山都独具匠心,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誉为“国内孤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山以笋石为主。一座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着“个园”二字,字体古朴典雅,尽显园林的清雅气质。这座园门的设计,既体现了园林的封闭性,又巧妙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让人在步入园林的瞬间,便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园门外是春景,门两边竹子挺拔,竹丛中插着石笋,应“雨后春笋”之意,象征生机勃勃的春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园内有各具形态的石头,有蛇、猴、牛等十二生肖。下面这块石头上面是一只老鹰,在它的下方有一只羊,还有一只鸡,代表着吉祥如意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块石头像一头牛,代表着牛气冲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这块石头像一个被惊吓了的眼镜蛇,代表着惊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夏山以青灰色太湖石堆叠而成,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洞室可以穿行,拾级登山,数转而达山顶。山顶建一亭,起名松鹤,傍依老松,所以叫松鹤亭。山上磴道,东接长楼,与黄石山相连。东边种着紫薇花,有紫气东来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夏山区地上铺的是鹅卵石,就像夏天的雨水一样,中间有镶嵌的莲花,就像水中盛开着一朵莲花一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夏山上的鹤亭以鹤为主题,亭顶装饰部分通常以雕刻、绘画的方式展现鹤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鹤象征着吉祥、长寿和高雅,这种元素的运用为亭子增添了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这块石头像个丑字,所以叫它丑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门里头有块石头像条鲤鱼,所以代表着鲤鱼越龙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秋山则以粗犷的黄石为主叠加而成,在园中东北角,山顶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倚伴嶙峋山石。山上有三条磴道,一条两折之后仍回原地,一条可行两转,逢绝壁而返。惟有中间一路,可以深入群峰之间或下至山腹的幽室。在山洞中左登右攀,境界各殊,有石室、石凳、石桌、山顶洞、一线天,还有石桥飞梁,深谷绝涧,有平面的迂回,有立体的盘曲,山上山下,又与楼阁相通。秋山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搭配的红枫,营造出一种丰收、喜悦的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冬山则以圆浑的宣石(雪石)堆叠而成,在东南小庭院中,宣石里面有石英石,迎光则闪闪发亮,背光则耀耀放白,会有一种白雪皑皑的感觉,它洁白如雪,仿佛让人置身于银装素裹的冬日世界。各种造型就像活蹦乱跳的雪狮一样,加上墙上的24个圆形风孔洞,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所产生的北风呼啸的效果,传出来的虎啸之声,正好让人感受到寒冷的冬天。粉墙上的24个孔洞,代表了一年中的24节气。这些圆洞也叫望春洞,透过望春洞,可以看到不远处春山明媚盎然的景色。这意味着已经走过四季循环,新的一年又开始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冰裂纹代表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冬走到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山盎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晶莹。这四季假山区构思巧妙,是真正的历史古物,假山被灌注了大量的银,使得假山无法被人轻易挪走。四季假山不仅展示了园林艺术的精髓,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四季更迭、时光流转的奇妙变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修建这个个园用了几乎相当于当时江苏省一年的财政费用,简直太震撼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个园布局规整,房屋的后面为庭院,也是个园的核心部分,庭院楼阁、湖水和假山石交相辉映。个园也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盐商园林,它向我们展示出盐商文化的方方面面,体现出盐商精致生活的丰富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抱山楼是个园中的一座重要建筑,它横跨夏秋两山之间,连接了两座假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布局。抱山楼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仿佛将两座假山紧紧拥抱在怀中。楼内设有长廊,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夏秋两山的美景,感受季节的变换,因此被今人戏称为“时空隧道”。在抱山楼的长廊上,还可以看到清人刘凤浩撰写的《竹石记》刻石,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b></p> <p class="ql-block">抱山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漪亭是个园中的一座六角小亭,它挺拔端庄,位于园林的制高点,可揽全园风光。站在清漪亭中,可以俯瞰整个园林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亭内设有石桌石凳,游客可以在此品茶、赏景,享受一段悠闲的时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透风漏月厅是园主人喝茶聊天、围炉赏雪的地方。面冬山而筑,环境清冷幽静。此厅从其构架形式上来说是方厅,抬梁式的构架是方的,椽子是方的,柱子是方的,石鼓是方的,石磉是方的,地面是方砖铺的,连木雕窗子也是方的。从它的名字可以知道这里曾经的风雅。里面的琉璃是200多年遗留下来的原件,是国外进口用黄金换过来的,素有"一寸琉璃一寸金"之说。</b></p> <p class="ql-block">褐、白、蓝、黄、灰五块琉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部是住宅区。2005年修复竣工的黄至筠盐商豪宅,三纵三进,气势宏伟,更加全面地再现了个园整体历史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楠木厅,构架用材全部是珍贵的金丝楠木:拾梁造,圆作,用料粗壮,步梁端藏腮做法。该厅用料高级,做工考究,是扬州多见的厅房。是园主人举家用餐、小型宴会之所。圆桌圆凳等“圆”式家具,寓意圆圆满满,合家欢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合欢桌,男主人在家合上摆放,代表着团圆,分开放置说明男主人不在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汉学堂构梁都是柏木,用料高贵,做工上品,是 扬州 最大、最好的柏木厅,是主人接待宾客的场所,厅中红木家具竹行纹饰寓意“竹报平安 平安是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边是主人的座位,叫东道主;西边的是客人的座位,叫稀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颂堂是扬州个园中等级最高的厅堂,主要用于接待最高级别的贵宾、家庭祭祀和议事。它不仅是黄家聚会和商议重大事项的场所,还承担着祭祀的功能。清颂堂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特点,采用了传统的宫殿建筑风格,配以精美的雕刻和彩画,显得非常壮观。此外,清颂堂在扬州古民居中也是最高的厅堂,显示了黄家的显赫地位和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美堂为管家处理一般性事务的接待场所。体量不大但等级较高。檩[lǐn] 端下的檩机为蝉肚做法,并有小拱衬托,步梁端葳腮做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美堂是扬州个园只中的重要建筑之一,位于个园的东部住宅区。清美堂不仅是园主接待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美堂的建筑风格简练古朴,厅内家具陈设讲究,条案上摆放着方插屏、假山、瓷瓶等装饰品,八仙桌上则置有扶手太师椅,整体布局体现了古典园林的优雅与精致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火巷,前窄后宽,当地人俗称“棺材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西火巷古井,为了挨着水井这边的地基下沉,做了一个半圆形弧形的造型在墙壁上,把墙体的重量分于两边,保证了这里的地基,彰显了古人的智慧与伟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周房顶连在一起,下雨时上面的雨水落下来,正好流到下面地上的铜钱孔里面,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有聚财的寓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种说法,水代表着财,女人属水,水生金,所以钱应该由女人管才能生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眼灶台,灶台下面的洞是用于烘鞋的,南方阴雨绵绵,鞋总是湿的,也是最早的烘干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单独的灶台是开小灶用的,当今的“吃小灶”就是这么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里看到了别样的花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个园,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人民日报》著文将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园”;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2013年,“个园史料馆”在个园南部住宅区建成并对外开放。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个园也被纳入其中。2016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部分文字与图片摘自网络)</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