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上过战场的照片

新城一品

<p class="ql-block">编者按:这是一张承载着战火记忆的照片,男主人公朱长兴,战时担任炮九师副师长;女主人公包祥芳,曾就职于无锡电影胶片厂。怀中的小女孩是他们的女儿朱瑞娟。这张照片,在老山前线、八里河东战场,一直被朱副师长随身携带,与他生死相依,共同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p> <p class="ql-block">1984年7月12日夜,南京军区下达了炮九师参战的命令。部队当即开始了日夜不停的参战准备。师里领导都很忙,朱副师长和他们一样,以部队和办公室为家了,甚至有时吃饭也要公务员送到办公室。作为参战家属的包祥芳,因女儿生病住院,她都是夜里10点15分前,从101医院赶到部队营房,到家都是11点多了。作为母亲,她要操心女儿的病;作为妻子,又担心朱副师长去打仗的安危,她不愿意让朱副师长为家务分心,再累、再晚,也要将家人的衣服洗好、第二天需要的一切准备好,断断续续地为朱副师长准备参战的个人物品……</p> <p class="ql-block">临出发前,朱副师长急急忙忙从家里带上全家福照。他翻箱倒柜,只为找到一张全家的合影照,他要装到口袋里,贴身带着上战场。</p> <p class="ql-block">炮九师师长袁兴华(左)、政委胡德才(中)和副师长朱长兴(右)在出征前,站在一辆吉普车旁边交谈。他们神情严肃,目光坚定,仿佛在讨论即将面临的战斗任务。朱副师长心中装着家人,也装着对胜利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朱副师长(右)在前线陪同副军长冯金茂(左)检查军事物资时,总是带着那张全家福。他知道,这张照片不仅是对家人的思念,更是他战斗的动力。无论是在物资检查还是在炮阵地,那张照片始终陪伴着他。</p> <p class="ql-block">在前线炮阵地,朱副师长经常从炮火封锁区穿行。他深知战场的危险,但那张全家福给了他勇气。每当他感到疲惫或危险时,他都会摸一摸口袋里的照片,仿佛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一年后,部队凯旋,包祥芳大姐偶然想起,当时家里很多东西被人动过,才知道朱副师长出征前,在家翻箱倒柜,是找一张全家的合影照,他要装到口袋里,贴身带着上战场。包大姐抱怨丈夫心太大,临走时没给家里留下片纸的交代。他说:我知道你,不需要有交代!如果我牺牲了,你一定会把家安排好的。我的父亲国家会按照规定照顾的!至于女儿,你一定会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不需要我多说!……</p> <p class="ql-block">恩爱夫妻梅园留影,那是一张充满爱的照片。朱副师长和包祥芳大姐坐在石头上合影留念,看样小两口婚后时间不长,朱副师长身穿军装,包祥芳大姐穿着朴素的衣服。这张照片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也是朱副师长戎马一生的坚强动力。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这张照片和那张全家福都连接着他们的心,绵绵情长。</p> <p class="ql-block">朱瑞娟(左)是营区里最受欢迎的孩子之一,她总是带着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天,她和两个小伙伴站在喷水池边,每人手中都拿着一个氢气球。他们笑着、闹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欢乐。朱瑞娟的父亲是朱副师长,她继承了父亲的坚韧与勇敢,同时也拥有一颗温暖的心。</p> <p class="ql-block">本稿编辑——新城一品(网号)</p><p class="ql-block"> 2025.3.22</p><p class="ql-block">编者杨怀成,原炮九师十六团政治处广播员。材料来源,根据包祥芳大姐的回忆文稿。</p> <p class="ql-block">给妈妈写一封信</p><p class="ql-block">妈妈,想把硝烟拂去的安宁寄给你,想把血火洗礼的自豪吟给你,还想把无尽的思念倾诉给你。然而妈妈,总攻的时刻马上就到,只写一句吧!问候妈妈,亲爱的母亲!</p><p class="ql-block">作者:黄茜,参战时为炮九师医院女战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