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龙脊梯田百公里山径赛之行(六)下

腊梅

<p class="ql-block">  参观学习了柳州博物馆各个展馆,我和成艺姐回到一楼大厅,这里已围聚了很多人,台上身着民族服装的主持人正在播报演出节目。我俩找一空位坐下,津津有味地观看起了演出。</p> <p class="ql-block">  这次是一次彩拍预演,坐在前排的领导和管事的人都走了后,有几个节目也就没有必要表演,演出队伍一撤,人群悄然散场,我和成艺姐也走出了柳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柳州博物馆前方斜对面,过了马路就是柳候公园,我和成艺姐随走进去游览。</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柳候公园西门进入,反其道游览,最后从南门(正门)走出。</p> <p class="ql-block">  柳侯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柳州人民为纪念曾任柳州刺史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而建的历史文化名园,占地15.52公顷。园内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古迹。公园内碧水曲桥,凉亭假山,林木葱茏,景色怡人!</p><p class="ql-block"> 2005年初柳州市政府对柳侯公园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按照突出柳宗元文化内涵与自然美景相结合的理念,打造山水园林景观,改善、提升周边园林环境;按照清代乾隆年间规模恢复柳侯祠附属的贤良祠、讲堂、山长住房;新增“柳文寓景”、“金石韵”、福民桥、柳柳阁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柳候公园,集悠久历史文化、秀美湖光山色和岭南山水园林景观于一体的百年历史名园, 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西最早的沿江大型开放性公园,享有“柳州外滩”美誉。</span> 如今,已成为了柳州市民晨练、散步、休闲、娱乐和了解历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  柳候祠后门,禁止通行。</p> <p class="ql-block">  在公园内向南而行,不知不觉间,就来到山长住房建筑处。</p> <p class="ql-block">  柳侯公园内的山长住房原为清代柳江书院建筑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山长,是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宋元时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柳江书院历任山长以柳宗元为榜样,悉心指导青年学子,培养了众多人才。如今,山长住房内展示着柳宗元的生平陈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柳宗元及其时代文化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山长住房广场前有一池塘一一羅池</p> <p class="ql-block"> 羅池夜月,是柳州古八景之一,它深受柳宗元喜爱。</p><p class="ql-block"> 当年羅池地处幽僻,四周花树掩映、芳草萋萋、几树倒影、碧水清澈。每当月圆之夜,月影映于池中,随水波浮动,显得分外冷峻空灵。柳宗元对羅池夜月的绝美之景情有独钟,经常到此吟诗会友。</p> <p class="ql-block">  羅池西边有一院落,门额分别书写:讲堂、贤良祠。讲堂挂锁,随进入贤良祠浏览。</p> <p class="ql-block">  贤良祠位于羅池西畔,毗连柳侯祠,为纪念唐代柳州司户参军刘蕡而建。</p><p class="ql-block"> 刘蕡,字去华,唐代幽州(今北京昌平人),唐寶歷二年(826)进士。大和二年(828),刘蕡应賢良方正直言极諫科對多時、指斥宦官擅权、言辞锋利,震动朝野,遭到宦官嫉恨,不得録用,后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事,在一次巡视晨事时,刘蕡不幸坠马而卒,柳州百姓就地葬之,并建祠庙以纪念。</p><p class="ql-block"> 贤良祠原建于柳州城西关外,宋绍兴十四年(1144),柳州知州许尹曾上奏建祠,并获額賜,明成化十三年(1477)重建于西关外、后迁建于东关柳侯祠之左与柳侯祠并称唐二贤祠,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右江分巡道王锦童修贤良祠。使之与柳侯祠连通。清同治年间重修,后毁。2005年,柳州市博物馆根据清乾隆二十九年《柳川府志》记载及考古发掘资料恢复重建贤良祠,建筑面积342平方米,祠门设刘蕡事迹陈列,并将贤良方正对策全文刻石展示。</p> <p class="ql-block">  贤良祠门前草地中石刻碑文: </p><p class="ql-block"> 刘 蕡</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千载长天起大云,</p><p class="ql-block"> 中唐俊伟有刘蕡。</p><p class="ql-block"> 孤鸿铩羽悲鸣镝,</p><p class="ql-block"> 万马齐喑叫一声。</p><p class="ql-block">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阅读《旧唐书·刘蕡传》“起奇特”三字后,所写盛赞刘蕡的一首七律。该诗载于文献出版就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p> <p class="ql-block">  转走,来到柳候祠正门处。</p> <p class="ql-block">  柳侯祠正门是静穆的仪门。门额上“柳侯祠”三个字沉稳劲朴、俊逸豪放,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郭沫若所题。门柱上这副“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的金字对联是根据唐代文豪韩愈《柳州羅池庙碑》一文集炼而成,语精墨妙,意境悠远,表达了柳州人对柳宗元的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柳侯祠始建于唐长庆二年(822年),原名羅池庙,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建立的祠堂,历代屡有修葺。</p><p class="ql-block"> 祠内环境优美,保存有历代珍贵碑刻近60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其中的“荔子碑”被誉为“东坡第一碑”,俗称“三绝碑”,是中国古代碑林世界中的名品。</p> <p class="ql-block">  <b>柳宗元</b>(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称“柳河东”,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贞元二十一年(805)参加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迁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四年后辞世于柳州任上。唐长庆二年(822),柳州人民建羅池庙(柳侯祠)以祀。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追谥“文惠侯”。明清至今,屡有修葺,代代纪念。</p><p class="ql-block"> 柳宗元德政四年,文垂千载。作为优秀的文学家,柳宗元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面貌,位列“<b>唐宋八大家</b>”之一;此外,柳宗元还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荀况、汉代王充的朴素唯物主义,在中国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作为有抱负的政治家,柳宗元主张“立仁义,裨教化”,在柳州刺史任上充分展示了自己忧国思民的治政理想。</p><p class="ql-block"> 柳宗元在文学、思想、政治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span> </p><p class="ql-block"> 江 雪</p><p class="ql-block"> 唐·柳宗元</p><p class="ql-block"> 千山鸟飞绝,</p><p class="ql-block"> 万径人踪灭。</p><p class="ql-block"> 孤舟蓑笠翁,</p><p class="ql-block"> 独钓寒江雪。</p><p class="ql-block"> 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老渔翁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独自驾舟在江面垂钓,这幅画面流露出凄清孤寂、超脱尘世的深远意境。</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25日,柳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两个月得到解放,刚成立的柳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生产建设号召,掀起建设柳州、发展柳州的高潮。中共柳州市委、柳州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11月25日即柳州市解放一周年之际,将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2-1935年)”,改建并命名为柳州市解放纪念碑。柳州市解放纪念碑是柳侯公园内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被列为柳侯公园内的一个重点保护文物,并于1995年7月,被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在柳州市解放纪念碑西侧,就是开元寺遗址。</p> <p class="ql-block">  2005年,柳州博物馆对开元寺进行考古勘探时,在羅池东北面发现历经沧桑的开元寺地下遗址,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遗址面积300多平方米,出土宋至清代柱础、钱币、瓷器等各类遗物。遗址展示的青砖路面为开元寺大门前通道。</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据明初《寰宇通志》记,“在城东二里,唐建”。宋吕本中曾有《柳州开元寺夏雨》诗。明徐霞客崇祯十年(1637年)六月到柳州,在《粤西游记》中,具体记录了开元寺位于柳侯祠东北面,与刘贤良祠相邻,旁有千佛楼、三官堂。历史上柳侯祠的设施维护及祭祀活动皆由开元守僧侣负责。千年以来,开元寺多有修葺,至清渐毁。1932年。柳侯公园扩建时拆除地面墙垣。</p> <p class="ql-block">  在公园南大门广场,立有柳宗元塑像(建于1987年)。塑像通体由花岗岩制作,高5.6米,底座的两侧有剑铭碑文和荔子碑文片断石刻。雕像中的柳宗元背手迎风,面容威严、沉郁而刚正,引人伫立瞻仰。</p> <p class="ql-block">  柳宗元雕像正前方就是高高耸立的柳候公园南大门。</p><p class="ql-block"> 柳候公园南大门重檐飞翘,花脊斗拱、三门四楹、丹柱彩桷,既有清代特色又有岭南风格。</p> <p class="ql-block">  从柳候公园走出,我们徒步去柳江边,继续游览百里柳江画廊。</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柳江边,看到许多石碑和历史人物雕塑,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柳江抗洪碑记</p> <p class="ql-block">  杨廷理望岛</p><p class="ql-block"> 杨廷理(1747一1813),字清和,一字半缘,号双梧、晚年自署更生,清马平暑(今广西柳州市)人,先后在福建三任知县,后云任台湾知府,其间曾被诬控革职,流放新疆伊犁。杨廷理治台期间、“创办书院、提国文教、关注筑城、修文庙、铺路、赈灾等民生事,政绩卓著,尤以开发台湾宜兰著称,被绅民称为“开兰名宦”。杨廷理早年即出仕外地,大多时间在外度过,但对故乡柳州情感深厚在其诗文中多有描述。杨廷理病逝于台湾,灵柩渡海归葬于柳州南郊。其旧居在现映山街附近。</p> <p class="ql-block">  刘三姐对歌</p>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放舟</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游柳</p> <p class="ql-block">  刘蕡巡乡</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成艺姐沿柳江边步道向西前行,去往西来寺游览。</p> <p class="ql-block">  西来寺是柳州市尚存的古寺之一,面临柳江,寺名取达摩祖师自天竺西来,或佛经来自西天之意。</p><p class="ql-block"> 西来寺是佛门弟子和信教群众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游客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柳江边西来寺广场上硕大的铸鼎。</p> <p class="ql-block">  仰望,一座清新脱俗的塔楼静立。走近,这座塔楼匾额书写“妙音阁”三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妙音阁是由清朝同治年间的雪堂禅师亲手建成的,取名“妙音阁”。它曾是蜀地古琴家切磋交流琴艺的地方。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历史可能再找不到实物来对照,也将被人们渐渐淡忘。</p> <p class="ql-block">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在西来寺山门关闭之前我们赶到,还好,走上妙音阁塔楼,匆匆浏览一番,也不枉这趟之行。</p> <p class="ql-block">  妙音阁大雄宝殿庄重肃穆,工艺精细的木雕十八罗汉和世界上外形结构尺寸最大的佛钟——万佛名钟,更是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站在塔楼之上瞭望,柳江在夕阳霞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流淌,远处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派祥和静谧……</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本想还去马鞍山公园游玩已是不可能,只好打道回府,徒步去往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来柳州,一碗螺蛳粉必须品尝。</p> <p class="ql-block">  柳州作为壮族自治区内的重要城市,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民族世世代代的传统习俗、服饰、音乐和舞蹈充分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在柳州市区,古老的历史建筑和宗教寺庙、古迹和文化凝聚着柳州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精神,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