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风景区,坐落于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三峡的西陵峡腹地,位于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不仅汇聚了巴文化的豪迈、楚文化的优雅,还融入了土家文化的淳朴和峡江码头文化的独特韵味,成为一幅多元素交织的文化画卷。</p> <p class="ql-block">巴人部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峡山水间,生活着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民族——巴族。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无数传奇。随着历史的变迁,最后一个巴人部落渐渐消失在烟雨蒙蒙的三峡之中,部分融入汉族,部分演变为今天的土家族。如今,三峡人家风景区内的巴人部落,成为展示这一古老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让人们得以一窥其昔日风采。</p> <p class="ql-block">巴人长号,长度25米,是古老巴人部落唯一遗存下来的珍贵仪式器具,也是巴人文化声音的具体象征。</p><p class="ql-block">长号只有在巴人部落有最重大事件发生时才会吹起。时隔千年之久,长号为三峡文化旅游悠然奏响。</p> <p class="ql-block">茶盐古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前,巴人依靠三峡地区的茶、山货等丰富资源,开辟了一条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商贸通道——茶盐古道。这条古道不仅是巴人对外通商的生命线,也是他们繁衍生存的交通命脉。如今,三峡人家景区内的茶盐古道在遗址基础上复建而成,集中展现了古代先民的生活场景,仿佛将时光拉回到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太极猫洞,相传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一位名叫陈抟的落榜书生在此夜宿,梦见一只黑白两色的灵猫,受其点化,最终成为一代道家宗祖。后人将此洞命名为太极猫洞,并奉陈抟为太极老祖。</p><p class="ql-block">洞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泉水淙淙,凉意沁人。</p> <p class="ql-block">明月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的明月弯,因其河道在此形成近乎180度的急转弯,江水奔腾回旋,形似一弯新月,素有“三峡第一弯”之美誉。漫步沿岸栈道,俯瞰江弯全景,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真正体会到“人在画中行”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龙津(进)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津溪,是三峡人家风景区内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它蜿蜒曲折,穿行于青山翠谷之间,宛如一条玉带点缀其间。溪水潺潺,鸟鸣阵阵,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灵动的自然画卷,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水上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的水上人家,是景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叶扁舟,几间吊脚楼,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土家族婚俗表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三峡人家,游客可以欣赏到独具特色的土家族婚俗表演。其中,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仪式。新娘在出嫁前,会通过哭诉表达对父母的依依不舍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哭得越动情,越能体现新娘的孝心与真诚,这一习俗至今仍让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抛绣球</p> <p class="ql-block">媒婆</p> <p class="ql-block">迎亲</p> <p class="ql-block">拜堂成亲</p> <p class="ql-block">入洞房</p> <p class="ql-block">土家族歌舞</p><p class="ql-block">土家族的歌舞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三峡人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