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昔日的广州湾,今日的湛江市。现在赤坎区的民主大道、民族路、民权路一带曾是茫茫的海湾,沿岸一排十个古码头,是古一带一路的商贸重要节点。当年法国殖民者发现了他,以为到了广州,故称其广州湾,并侵占了他,广州湾成了法帝国的殖民地,法国殖民者在这里驱使劳工民众,填海造地,形成今天的三大马路,老百姓俗称海边街。我作为海边街上长大的孩子,昔日光着屁股戏水于鸭乸港湾的顽童,至今已成耄耋的老者,昔日的海湾,十大码头变成了海边街,今日旧地重游,不禁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百多年前的广州湾,作为通向东南亚、世界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古十大码头沿海一字排开,这就是雷州半岛上的赤坎。</p> <p class="ql-block"> 作为古海上絲绸之路的节点,法国殖民者驱使劳役填海造地,形成商业新区——海边街三大马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孩童时曾住过的荣光里,处当年广州湾古商埠最热闹的中兴街尾,距十大码头仅一步之遥。小巷深深的尽头,就有我父親租住的一间住房。</p> <p class="ql-block"> 荣光里老街88号,想不到现在有这么荣光,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这里游览观光,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小巷永远是热闹的,清晨农夫沿街挑担收集大粪尿液的“倒尿!……”声,夜晚的“豆腐花、芝蔴糊、白果瘦肉粥”叫卖声,声声入耳,可惜那时那有余钱买这难得的美食?记得一次因我出麻疹,父親给我打回了一碗“斋面”,只添了一点牛腩汁,其美味让我终生不忘,真后悔生病怎么好得这么快?恨不得再病一次。还有一次,因我的顽皮,碰倒了一桶沿街叫卖的“虾酱蟛蜞汁”,害得父親赔钱道歉了亊,引来父親一生不可多得的“爆揍”!</p> <p class="ql-block">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小巷铺就的青石路,深夜中木屐敲击青石板的“哆哆”声。那时我们还会把旧钢锯片嵌入在木屐底上,穿上它在石板路上飞奔,钢片擦在青石板上发出串串火花,我们叫它“哪咜风火轮”!这是古一号码头的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赤坎人俗称“古老渡”的二号码头。那时的船只到达古老渡上岸,大批的货物通过这里,沿着这青石板路,连通大通街、中兴街、福建街,进而通往全中国,而中国的絲绸、陶瓷、茶叶也从这里运向全世界,成古商埠通往世界的重要口岸。</p> <p class="ql-block">码头上的挑夫,肩杠或担着重担,沿着“依哑”作响的跳板,再从青石梯级的青石码头,从古老渡走向大通街、福建街、南兴街、潮州街,可见当年赤坎古商埠的繁华和重要。</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保留有一条法国鬼年代的四方电线杆,那时我们中国贫穷落后,混凝土水泥还造不出来,还需要进口,湛江人蔑称外国人为红毛鬼,所以水泥我们就称“红毛泥”。应该承认,那时的水泥质量的确好,早几年路灯还在使用它,今天才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 唯一没有开放的是三号码头,已经废弃了,我好不容易才把它找出来,透过封闭的墙洞拍了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四号码头,是十大码头中最宽通道,它连通大通街、中兴街、福建街、潮州街。潮州会馆、雷阳会馆和高州会馆、闽淅会馆都汇集在这一带。高州会馆门前两侧,左右各有一座石狮子,嘴巴还含有一石球可转动,我们经常骑上石狮子玩耍,那时刚解放,会馆驻扎的是解放军,我也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电影,也是第一次吃到大军给的锅巴!</p> <p class="ql-block"> 这是建在四号码头边上的广州湾商会馆。</p> <p class="ql-block"> 这是雷阳会馆,拆除后,现在是市一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福建街上的潮州会館,大门左边建有假山、假山旁有座汉白玉的观音雕像,观音手持的玉瓶流着清泉,右边建有琼池楼阁,听说池塘养着个千年乌龟,可惜我都没看到过,这都是我少儿玩耍的天地,可惜都拆除了。后来这里曾成了雷师附小、市十一中等学校校址、宿舍,除了门內几棵大榕树什么都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高州街上的高州会馆,门囗两边隐约可见那对石狮子。现在已是湛江市笫四小学的校址,大门口也改在福建街这边了。</p> <p class="ql-block"> 五号码头,下面还有一口古井,连通染房街,是古商埠纺识业织布染布的作坊,是典型的前店后厂的布局,联想到我们经济特区当年的”三来一补”,前店后厂何其相似,在百多年前这也算很先进了吧。</p> <p class="ql-block"> 洗染布匹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 六号码头。上连大通街,下接民主路,对面就是古玩城。</p> <p class="ql-block"> 七号码头,过去在码头的旁边,法国鬼还打了囗自流井,地下水一年365天源源不绝喷涌而出,极大方便了附近的民众。码头正对幸福路,有一幸福饭店,当时母亲在乡下,父亲打工忙,顾不了我,每顿给我“五百元”(五分钱)在飯店食饭,饭后到自流井洗手回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断了流?</p> <p class="ql-block"> 这是水仙庙古井八号码头,是除二号码头外,和我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码头了。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传奇,寄托了人间的多少悲欢离合,也给小屁孩带来多少的欢乐!我岳父母就是住在南兴街,这里连结了中兴街、大通街、米行街、井街。我的爱人就是喝着水仙庙井水长大的孩子,那时没有自来水,家家都有个大水缸。八号码头边上有一庙两井,奇怪的是两井虽然相隔不过五米,却一清一浊,虽都水盈井口,里面那口井只能用来洗衣清洁之用,而外面那口就清凉可口,把水打回家中,盛放数月,绝不会滋生蚊虫。水仙庙供奉的是冼太夫人吧!是船家出海祈求平安,祝愿风平浪静,夫君早日平安返家的庙宇,当然香火鼎盛。我们小屁孩祈望的只是逢年过节庙前的“鬼仔戏”(木偶戏)表演,表演吹拉弹跳都是一个人,我们挤在台前幕后,只是想看看关公是怎样舞大刀?孙悟空怎样翻跟斗?附近还住有我的一位同学和农友,姓孙,我们都是习惯叫他外号“仙姑”,久而久之,把他的大名都忘记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连接米行街、南兴街的九号码头。码头旁边还有一幢号称赤坎商埠鬼屋之称的三层小楼,有着不少的怪异故事,直至现在,二楼以上还是没有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 九号码头边的“鬼屋”,还算比较洋气吧!但至今二楼以上还是没有住人。一楼临街做过客栈、开过药店,二楼三楼怪异故事多了,有空再聊吧!</p> <p class="ql-block"> 十号码头连接泥水街,旁边就是华法学校了。这里已是海湾的末尾,随着海退陆移,这里也是最早建设的新区,华法学校、南华大酒店、中南百货大楼相继落成,赤坎的商业中心也从大通街、中兴街,南兴街向中山路一带转移,这是后话了。</p> <p class="ql-block"> 华法学校,今天的赤坎工人文化宫。当年法式建筑,红色安南瓦,泥黄色的墙壁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 南华大酒店,我的邻居叫“二哥”的是南华酒店的厨师,时常得到他的照顾,能吃到南华酒店的剩饭残菜,但对于我们来说无异是美味佳肴了。</p> <p class="ql-block"> 中南百货大楼,后来又成了邮政通讯和电话电报大楼。</p> <p class="ql-block"> 现在是干什么的?我也不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 赤坎老街手绘的街道图。</p> <p class="ql-block"> 说完了十大码头,现在说说新近开放的新景点:中国南方海鲜美食之都——鸭乸港吧。</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今年春节才开放的新景点——鸭乸港(中国海鲜美食之都),顾名思义,鸭乸港就是个港湾,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是个货真价实的鸭乸港啊!</p> <p class="ql-block"> 灯塔的雕塑造形,让人们追忆起沦海变迁的历史,这里原来就是海边街新的岸边,是北桥河的出海囗,每年的端午节,人们还在海湾上扒龙舟。这里就成了赤坎通往外地的海上囗岸,记得小时候每年跟父母还是在这里坐木帆船返乡下,(那时还没有回乡下的公路)帆船逆流而上,把母亲晕船呕吐得翻天覆地,记得那时还有“两家滩”,在“细拉”渡口上岸,我骑在父親的背上,还要走很远很远的路……。</p> <p class="ql-block"> 在鱼仔汤店的对面,过马路就是赤坎游泳场,在这里产生了不少的金牌教练和世界跳水冠军,包括顶顶有名的金牌教练徐益明 ,世界跳水冠军陈丽霞、何冲、劳丽诗,跳水神童 全红婵都是出自这里。你知道吗,赤坎人都是叫它“游水棚”,因为那时游泳场就建在海边,在海上用木头打桩,间出几个空间,在木桩上钉上木板,海水上来后就成海水“游泳棚”。久而久之,木桩上丕寄生出不少蚝仔,当年我游泳时就有给蚝売割伤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北桥河在鸭乸港桥下静静的流淌出海,两岸成鲜花怒放的风景带,远处就是海田新区了。</p> <p class="ql-block"> 海田公共汽车总站。</p> <p class="ql-block"> 海田长途汽车总站。</p> <p class="ql-block"> 鸭乸港桥看海田新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湛江广州湾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填海造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票证年代,“以粮为纲”,解决食饭问题犹为重要。填海造地、军民堤筑就,沿海岸造就万亩良田,成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基地,为强国强军发挥不可磨灭的功劳。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建设兵团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这一带就成了赤坎的海田新区,成湛江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原来的港湾也成了湖泊——东湖公园、赤坎观海长廊,扯远了,这是后话。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