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滇西抗战

冯敬兰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p><p class="ql-block">——腾冲看景第四篇</p><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我去成都和重庆参观了樊建川博物馆- 聚落的30多个馆,其中关于抗战的主题馆就有多个,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记忆,让我倍感震撼。我是“生在解放后,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对于民族抗战的历史,仅有只鳞片爪的了解,通过参观樊建川博物馆,我上了一堂当代历史的大课。</p><p class="ql-block">到腾冲来,了解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的历史,成为我的执念。</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1日,我和老同学杨建平搭伴来到腾冲,参加“乐退族旅行社”(非常有创意的旅行社)的七天旅游团,3月13号参观了滇西抗战纪念馆(2013年建),国殇墓园(1944年建),晚上看了“梦幻腾冲”大型歌舞,其中最震撼的部分就是滇西抗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平时期,警钟长鸣。</p> <p class="ql-block">警钟碑记</p> <p class="ql-block">滇军出省</p><p class="ql-block">据统计,抗战八年,云南历年征兵共38万余人,加组建60军的4万余人,云南将42万子弟送上抗日疆场。此外,尚有一支以滇军为主力的部队﹣-"老三军"。原为讨袁护国军第二军,作为驻粤滇军之一,北伐战争中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属"中央"系列,抗战爆发后一直征战在北方前线。</p><p class="ql-block">滇军在抗战前线,会战冀鲁晋、转战湘鄂赣、参加重大战役20次,战功卓著,表现最著者为血战台儿庄和血战中条山,数万滇军将士血染中华大地,展示了云南健儿的风采。其中有六名滇军将领壮烈殉国:少将旅长陈钟书、少将团长严家训、中将军长唐淮源、少将师长寸性奇、少将副旅长尉迟毓敏、中将军长王甲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为云南省主席龙云</p><p class="ql-block">右为滇缅公路管理局局长谭伯英</p> <p class="ql-block">在台儿庄战役和中条山战役中牺牲的滇军将领</p> <p class="ql-block">滇缅公路歌(修建记)</p> <p class="ql-block">龙陵县长王锡光和滇缅公路歌</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在美国国会演讲的邀请书</p> <p class="ql-block">戴安澜殉国</p><p class="ql-block"> 英国深惧中国军队入缅后威胁其殖民利益,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始终抱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种种掣肘,造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一再延宕,贻误战机。这成了中缅印战区"先天不利"的症结。而且英军对日作战一触即溃,加之中英指挥不顺,令出多门,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判断有误,最终造成缅北战局崩溃性逆转。一直行踪不明的东线日军第56师团,突然北进袭击腊戌和云南边陲要镇畹町等地,以"千里奔袭"之势侵入中国境内,直抵怒江惠通桥,完成了对远征军全面的战略包围。</p><p class="ql-block">在日军的分割阻击下,中国远征军分数路突围,向国内和印度方向撤退。1942年5月16日,200师师长戴安澜与敌伏兵遭遇,率部激战两昼夜,5月18日不幸胸腹中弹。26日,在伤势恶化时,交代598团团长郑庭笈"一定要把部队带回祖国"后,衔恨去世。</p><p class="ql-block">其余各路远征军,有西达印度英帕尔的,有翻越野人山的,因瘴疗死亡甚众,10万远征军,损失过半,成为中国抗日正面战场最悲惨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断臂怒江</p><p class="ql-block">缅战失利,工兵总指挥马崇六在惠通桥下达断桥阻敌的命令。5月5日,桥被我工兵及时炸断,日军500多人泅渡过江攻夺东岸阵地。危急时刻,我11集团军36师赶来救援,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之后,为确保安全,又先后派71军第87、88师及骑兵团沿江布防,在北起六库栗柴坝、南迄施甸旧城罕拐渡约250公里的战线上布设重兵,与敌形成隔江对峙之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根源先生(1879年6月6日—1965年7月5日),云南腾冲人,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上将,辛亥元老,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曾参与领导云南起义,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修建英雄冢,倡导建设“腾冲国殇墓园”,在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军都督府建立、滇西问题的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根源先生《告滇西父老书》</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陈纳德和龙云等中国军政官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牺牲在驼峰航线上的美军飞行员</p> <p class="ql-block">中美驻印军人物群雕</p><p class="ql-block">史迪威上将:中国战区参谋长、驻印军总指挥;</p><p class="ql-block">陈纳德少将:美国志愿航空队队长、美军第14航空队队长;</p><p class="ql-block">刘易斯少将:美军第10航空队队长;</p><p class="ql-block">皮可少将:中印公路工程司令;</p><p class="ql-block">雷纳逊少校:中印输油管铺设主管;</p><p class="ql-block">郑洞国中将:驻印军副总指挥;</p><p class="ql-block">孙立人中将:驻印军新1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廖耀湘中将:驻印军新6军军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部分奖章</p> <p class="ql-block">浴血松山</p><p class="ql-block">松山是日军控制滇缅公路的核心据点。1944年5月我11集团军第71军反攻松山,后改第8军接替。7月,该军以梯次推进策略攻克滚龙坡、大垭口等地。8月攻主峰,在机炸、炮轰和敢死队冲锋均无进展的情况下,改用坑道作业直达敌堡之下,以120箱(3吨) TNT 炸药将其摧毁。之后,我军一举扫荡主峰后侧敌阵,于9月7日收复松山。此役,敌1200余人据险死守,全员覆灭。我军仰面强攻,死伤17000余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中牺牲的少年兵雕像</p> <p class="ql-block">饿死不吃军粮的滇西老百姓</p> <p class="ql-block">李根源先生雕像</p> <p class="ql-block">腾冲县县长张问德</p> <p class="ql-block">↑张县长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日军劝降张问德县长,张的公开答复,曾经见报于全国,铮铮铁骨感动全民。</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与陈纳德</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建筑是忠烈祠</p> <p class="ql-block">寸将军是腾冲和顺古镇人,在中条山战役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将士名单</p><p class="ql-block">据说有10万位。</p> <p class="ql-block">大型歌舞《梦幻腾冲》的滇西抗战截图</p> <p class="ql-block">中国军人血染滇西战场,战争的硝烟已散,大历史永远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