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七日游----少数民族、攀枝花等

田申华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6日-3月4日,朋友相约参加真如旅游沙龙组织的“西昌、攀枝花、泸沽湖七日游”,傍晚飞机到达西昌。此次旅游内容丰富,景色宜人,照片较多,美篇分二部分,1、少数民族、攀枝花等;2、泸沽湖、邛海。</p> <p class="ql-block">摩梭母系氏族的最后一位女王肖淑明(将门之女,汉族人1927-2008),把自己奉献给了摩梭家族,奉献给了泸沽湖。她用智慧和才干改变摩梭族落后面貌,以顽强的意志来完善自己的生命和使命。81年生命旅程,她走出了完整的一生,为历史谱写了一曲大义凛然“和亲”的颂歌。泸沽湖上的王妃岛设有王妃府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在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属纳西族一支。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我们到“摩梭原始古村落----母支村”参观,并听介绍摩梭人的生活习俗。</p> <p class="ql-block">摩梭一个母系家族</p> <p class="ql-block">家族宗祠</p> <p class="ql-block">烤火取暖,听传承人讲摩梭人的走婚和母系社会生活等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摩梭家园酒店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情迷摩梭晚会,观赏民间舞蹈“甲搓舞”,“甲搓迪”摩梭语,意为美好时辰的舞蹈,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彝族自然村----迤沙拉村。迤沙拉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五百多户二千多人,其中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数的96%。迤沙拉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称,历史悠久、文化辉煌、人口兴旺、经济发达。迤沙拉系古时的宫廷音乐演变而来,两千年的茶马古道承载着沧海桑田,经历了一段段艰难苍凉。2005年迤沙拉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23年迤沙拉“姊妹节”热闹开幕,俚颇长街宴、打姊妹糕、彝族舞蹈、“姊妹手牵手”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进村游玩。我们游览时看见正在搭棚布置2025年“姊妹节”活动,可以想象热闹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登上至高点(村委会办公楼四楼)俯瞰全村</p> <p class="ql-block">休闲的彝族人</p> <p class="ql-block">日落西山,当我们离开迤沙拉村时,黑羊也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攀枝花市是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城市,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龙头、核心和成功典范。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给攀枝花镌刻上了红火的时代烙印,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红色遗产。“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于2010年正式立项,2015年3月3日建成并对外开放,2016年4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正式冠名“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目前博物馆已收集全国各类三线建设文物2万余件(套),图片2万余张,口述历史视频120人、8千多分钟,建设时期视频资料3千多分钟。另外还收藏了解放军总装备部调拨的坦克、大炮、装甲车等军工文物。三线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p> <p class="ql-block">参观攀枝花“三线博物馆”,这是目前国内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主题博物馆。缅怀激情燃烧岁月,三线建设恢弘伟大成就。</p> <p class="ql-block">前言的背景墙</p> <p class="ql-block">建设者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劳动模范的手模</p> <p class="ql-block">不同时期百名劳动模范照</p> <p class="ql-block">海绵钛,2007年10月31日成功生产出了第一炉海绵钛产品,标志着攀枝花钛产业迈进了一大步,为发展钛合金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学生利用休息日到博物馆争当讲解员(志愿者)戴红领巾的同学才三年级。</p> <p class="ql-block">攀枝花三线建设场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展出的坦克,飞机等军工文物。</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屋顶晒台上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3月2日下午,我们从攀枝花回西昌,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此次游程介绍可以入内参观发射工位,火箭厂房,科技公园,奔月楼等,领略航天高科技的魅力。但是由于特殊情况军事管制,不能如愿。我去过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但非常遗憾,都没能实地参观。只能在上海附近的“中国航天科普馆”参观、学习、了解航空航天的部分知识。</p> <p class="ql-block">3月14日老科协纺织委组织我们参观“中国航天科普馆”。(注:这五张照片是西昌旅游之外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3月2日我们从攀枝花回到西昌,下午游览建昌古城。建昌古城是西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迹,是四川最大的木结构城市群落。古城延续了明清时期以来“扇形城郭、十字为轴、直街曲巷”的传统布局,充分保护了现存遗址遗迹为核心,复古原古城风貌,重塑城市肌理。</p> <p class="ql-block">我们请教了客服中心人员,据她介绍:古城很大,四面都有城楼(大通楼留有部分遗迹),其他几乎都是重建的,古城内建筑多数是后建的仿古建筑。从大通楼沿涌泉街一直到安定楼有几处古迹保存。导游给我们仅一个半小时,我们从大通楼进,到安定楼上城墙返回大通楼,必须快速行走才能完成这个来回。</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遗迹:马家大院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马家井,位于马家大院右侧,建于清道光年间,古井深一丈五,呈浑圆形,水质清澈,井水甘甜,夏天清凉解暑。</p> <p class="ql-block">豆芽井‌,位于西昌市涌泉街南侧,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豆芽井因其水质甘甜清澈而闻名,居民喜用井中之水生发豆芽,因此得名“豆芽井”‌。豆芽井的井口由四块红砂石铸造在一起,井圈高度仅为10厘米,整个井宽1.35米,井水深度约3米‌3。豆芽井不仅是建昌古城的一个重要历史遗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见证了古城数百年的变迁,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豆芽井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感受其独特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古戏台位于涌泉街东段北侧,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92平方米㎡,赣派穿斗式梁架,木构戏楼建筑,横梁中部略隆起俗称“冬瓜梁”;短梁上拱俗称“月梁”,古朴典雅。现在还在使用,有时候在上面演出。</p> <p class="ql-block">城墙</p> <p class="ql-block">安定楼</p> <p class="ql-block">奔上安定楼城墙时,离我们集合时间就剩十来分钟,城墙上几乎没有人,我们往大通楼方向加速度,当然也不会忘了留影。</p> <p class="ql-block">大通楼门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螺髻九十九里(别称:螺髻九十九里旅游景区、螺髻九十九里瀑布、大漕河瀑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乔窝镇,是螺髻山核心景区,还有着保存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景区最高峰海拔4359米,面积约8平方公里,集观赏、娱乐、养生于一体。螺髻九十九里是温泉瀑布、温泉群岛、百瀑谷(成百上千的大小瀑布群)、最后的海子(螺髻山海拔最高的湖泊,海拔4000米),也是螺髻寺的遗址。2013年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最大温泉瀑布”,是国家4A级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协会评定为“最美温泉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因螺髻山形酷似女人头上青螺状之发髻而得名,1998年招商引资,2007年对外开放。九十九里温泉是全球仅有的一个可观、可赏、可饮、可治病的天然温泉。由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温泉瀑布形成一个宽达200余米的温泉瀑布群从半山悬崖飞泻而下,瀑布流经处形成非常壮美的石钟乳群,又形成无数个天然水潭,水潭大小深浅不同。听说越高的水潭水温越高。</p> <p class="ql-block">温泉浴场最高一个瀑布落差50米,其水温常年保持40℃,温泉水从半山悬崖飞泻而下,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含氡温泉。泉水无色、透明、无味。</p> <p class="ql-block">温泉边上供清洗的水龙头也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爬上最高的水潭,只在下面游览,当时气温大概二十度左右,但是温泉的水温约四十度,已经非常温暖了。因为是含氡温泉,不敢多泡,十来分钟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感谢张明没有下水,在岸上给我们留下了上述美照。</p> <p class="ql-block">西昌夜景,我们住宿酒店附近就是“小香猪”烧烤庄园,晚上灯光璀璨,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欢快的音乐,忍不住上台舞一圈。</p> <p class="ql-block">在霓虹灯下乐一乐,消散一天的疲劳。</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我们是中午的飞机,前往机场的途中参观苦荞基地,听故事,推销苦荞产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