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尤马回程95号路旁见到 Barry M. Goldwater Range(巴里·M·戈德华特靶场)和Yuma Proving Ground(尤马试验场)的标志,稍许停留,参观control center。</p> <p class="ql-block">它们是亚利桑那州西南部两个规模庞大的军事训练与测试区域,靠近美墨边境,并承担着军方的重要任务。</p><p class="ql-block">Barry M. Goldwater Range(BMGR)</p><p class="ql-block">- 占地接近200万英亩,是美国最大的空对地军事训练靶场之一。</p><p class="ql-block">- 东部由卢克空军基地管理,西部则是海军陆战队管理的一部分,被称为尤马训练靶场(Yuma Training Range Complex)。</p><p class="ql-block">- 主要用于战机实弹打击训练,包括模拟城镇(由集装箱搭建)、大型靶场、车队目标区和机场靶标等。</p><p class="ql-block">- 这个区域几乎没有地面作战训练,几乎全部用于飞行器训练任务。</p><p class="ql-block">Yuma Proving Ground(YPG)</p><p class="ql-block">- 是美国陆军最大、最活跃的武器和装备测试基地之一,每年进行超过50万次火炮与导弹发射、36,000次伞降和4,000次飞行任务。</p><p class="ql-block">- 拥有干燥气候、350天晴朗日子,是理想的测试环境。</p><p class="ql-block">- 设施涵盖无人机测试、地雷与扫雷系统、智能武器测试、伞降技术、重型军车越野测试等。</p><p class="ql-block">- 也是通用汽车在2009年投资超1亿美元建设新测试基地的所在地,用于民用与军用车辆的联合测试。</p> <p class="ql-block">路途中</p> <p class="ql-block">野驴,在路边、在田野</p> <p class="ql-block">Earp </p> <p class="ql-block">Parker Dam</p><p class="ql-block">Parker Dam 是一座横跨亚利桑那州与加利福尼亚州之间科罗拉多河的混凝土拱坝,距离胡佛水坝约155英里,建于1934年至1938年。它是世界最深的水坝,有超过70%的结构位于河床以下,坝高320英尺,其中仅约85英尺露出水面,其余埋于地下</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坝的主要作用是为湖哈瓦苏(Lake Havasu)蓄水,供应南加州和亚利桑那的城市及农业用水,并为电力系统提供水力发电支持。它同时也是科罗拉多河和中央亚利桑那项目输水系统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Parker Dam 还见证了一段奇特的历史:在1930年代,亚利桑那州与加州围绕其修建发生法律争端,甚至派出国民警卫队组成“亚利桑那海军”试图占领施工现场,最终事件闹上联邦最高法院,结果亚利桑那胜诉,奠定了州之间协商水资源开发的先例。</p><p class="ql-block">此外,Parker Dam 上的道路还能供车辆穿越,是一座实用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Parker Strip</p> <p class="ql-block">Rovey‘s Needle Summit 步道</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Rovey’s Needle Summit Trail AZ,可以徒步,也可以是越野车路线,终点以独特的“针状岩”地貌而闻名。</p><p class="ql-block">这条路线适合经验丰富的越野驾驶者,尤其是驾驶配备良好的四驱车辆。路线的最后一段有非常陡峭的地形,很多驾驶者选择在最后 0.3 英里停车,步行前往山顶,以欣赏令人惊叹的高原景观和自然石窗。</p><p class="ql-block">Rovey’s Needle 本身是一块造型奇特、犹如石中之针的岩石。</p> <p class="ql-block">步道旁的植物 Saguaro</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去Rovey’s Needle 旁的几辆吉普宛若小小的凸起</p> <p class="ql-block">Rovey’s Needle 造型奇特</p> <p class="ql-block">Rovey’s Needle 是一座外形独特、耸立如针的岩柱,坐落于亚利桑那州西南部的山地荒漠地带,靠近 Lake Havasu City。它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 地质特色</p><p class="ql-block">- 针状岩柱(Needle Rock Form):Rovey’s Needle 是一块高耸、细长的岩体,独立于周围的山脉之外,仿佛被风蚀雕刻成一根巨大的石针。其形态极具视觉冲击力,是地貌摄影爱好者的热门目标。</p><p class="ql-block">- 石窗与风蚀洞:靠近顶端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岩洞,从特定角度看如“窗”,加上顶端尖锐结构,使其呈现出极具辨识度的造型。</p><p class="ql-block">2. 地质成因</p><p class="ql-block">- 火山岩或沉积岩的差异侵蚀:该地区属于索诺兰荒漠边缘地带,地层中包含火山喷发后的岩体或砂岩。随着时间推移,风蚀、水流和热胀冷缩的作用不均匀地侵蚀软硬岩石,最终留下较为坚硬的岩柱。</p><p class="ql-block">- 孤立风蚀地貌(Inselberg or Hoodoo):<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现了差异侵蚀作用在干燥气候下的极端表现 。</span>类似地貌常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形成,如美国西南部的纪念碑谷或犹他州<span style="font-size:18px;">Goblin Valley</span>的石柱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加州的 Trona Pinnacles ,</span>这些地貌都与 Rovey's Needle 有类似成因。</p><p class="ql-block">- 断层与节理作用:部分岩体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形成节理或断层线,这些弱面加速了风化和剥蚀过程,帮助岩石以奇特的形状暴露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色关键词</p><p class="ql-block">- **风蚀针塔** </p><p class="ql-block">- **荒漠地质雕塑** </p><p class="ql-block">- **自然石窗结构** </p><p class="ql-block">- **孤立岩峰(Inselberg)** </p><p class="ql-block">- **差异侵蚀产物**</p> <p class="ql-block">阳光与云叠加而成的神奇光晕</p> <p class="ql-block">ROTARY COMMUNITY PARK @ Lake Havasu City</p> <p class="ql-block">春假已至?湖边多是熙熙攘攘、青春洋溢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中的科罗拉多河和哈瓦苏湖</p> <p class="ql-block">伦敦桥不在伦敦?</p><p class="ql-block">桥梁最初建于1209年于英国伦敦,经过多次修建和重建,最终在1831年完工。这座桥曾经跨越伦敦的泰晤士河,是连接伦敦市区和南岸的重要交通枢纽。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伦敦桥的结构开始逐渐老化,承载的交通压力变得过于沉重。</p><p class="ql-block">1968年,由于桥梁的维修费用过高,伦敦市政府决定将伦敦桥出售。罗伯特·P·麦卡洛克(Robert P. McCulloch)是一位企业家,当时正在开发Lake Havasu City,他看中了伦敦桥,并以246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它。</p> <p class="ql-block">1968年,开始了这项史无前例的搬迁工程。桥梁的10,276块原始花岗岩石块在拆卸时被逐一编号,并通过海运运送到美国。整个过程历时数月,每一块石块都严格按照编号重新组装。</p><p class="ql-block">这座桥梁的重新建设始于1970年。由于原桥结构已经老化,新的桥梁使用了钢筋混凝土基础,并将原有的花岗岩覆盖其上。1971年,伦敦桥最终完成了在Lake Havasu City的重建,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新桥梁全长928英尺(约283米),共5个跨距,连接了Lake Havasu的主岛和城市的主干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伦敦桥不仅是历史和工程奇迹的见证,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拍照、散步和了解其背后的故事。</span>桥下的水域和周围的环境成为了这座桥梁成为热门旅游景点的原因之一。如今,桥梁周围还有一个英式村庄,游客可以在这里购物、用餐,并体验英伦风情。</p> <p class="ql-block">形态各异的灯塔为湖光山色增色</p> <p class="ql-block">Sara Park - Lake Havasu City AZ 多功能、提供多种户外活动的公园,有徒步小径、运动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狗狗公园、</span>BMX自行车赛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野餐区和射击场、</span>牛仔竞技场以及赛车道等设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Lizard Peak Loop </p> <p class="ql-block">Crack in the Mountain Trail,典型的沙漠景观,沿途有独特的岩石地形,最终通向位于湖边的Balance Rock Cove。其中的“裂缝”是这条路线的最大亮点,它是一条狭窄的峡谷,有陡跷的滑石段落,峡谷内还常常能看到一些水池,尤其是在雨后。</p> <p class="ql-block">Quartzsite Historic Society 石英遗址历史部落</p> <p class="ql-block">Snowbird Cafe and Ice Creamery 当地特色餐馆</p><p class="ql-block">位于 Quartzsite AZ 的一家小餐馆,主打早餐、咖啡和手工冰淇淋,非常适合早午餐或轻松的午后休憩。</p><p class="ql-block">餐厅供应经典的美式早餐,例如本地香肠、新鲜水果、手工烘焙点心和优质咖啡等。冰淇淋部分则提供多种口味,深受当地居民和“雪鸟”游客喜爱。</p><p class="ql-block">虽然餐厅外观稍显老旧,但环境整洁,主打温馨实惠。它是为“Snowbirds”(冬季从寒冷地区迁往亚利桑那等地避寒的族群)打造的温馨聚点,它本身也是Snowbird- 只在冬、春季开业。</p> <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文化</p> <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Route 66),又称“母亲之路”(The Mother Road)或“美国的主街”(Main Street of America),不仅是一条贯穿美国的历史公路,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美国文化与精神中的象征。</p><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于1926年正式启用,起点为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终点是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莫尼卡,全长约3,940公里。它横跨8个州和超过40个城镇,是美国西迁、工业化与汽车旅游兴起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1. 公路旅行精神的代表</p><p class="ql-block">66号公路见证了美国20世纪的迁徙与梦想,是人们从经济困难中寻找希望的象征,尤其是在“大萧条”和“尘暴”时期</p><p class="ql-block">2. 摇滚与流行文化的永恒主题</p><p class="ql-block">著名歌曲《Route 66》("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由Bobby Troup创作,被Nat King Cole、Rolling Stones等多位艺人翻唱,使这条公路成为流行文化中的经典意象</p><p class="ql-block">3. 复古与怀旧氛围</p><p class="ql-block">如今沿线保留了大量复古餐厅、加油站、汽车旅馆与霓虹广告,吸引大量喜爱复古风的游客,成为怀旧与摄影的热门地带。 </p> <p class="ql-block">现代意义</p><p class="ql-block">虽然官方在1985年将其从美国高速公路系统中除名,但Route 66 已成为国家历史公路,由多个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项目保护。它代表的是一种自由、探索与美国梦的精神。 </p> <p class="ql-block">SARA Park @Lake Havasu City AZ</p> <p class="ql-block">Rovey‘s Needle Summit </p> <p class="ql-block">Rainbow Garden Loop - Las Vegas Sunrise Mountain N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