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知几许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  喜欢旅游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几乎走到哪个城市,都能看到“沙县小吃”的牌子。因偶然机会到沙县开会,主办方组织参观沙县小吃文化科技馆、民俗文化馆,顿时眼界大开!原来对于沙县小吃的发展定位,习近平总书记竟给予了如此的关注与指导!</p> <p class="ql-block">  在沙县小吃文化科技馆的接待大厅墙面上,除了滚动播出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沙县考察调研的视频,还张挂着习近平同志从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到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数次到沙县调研时对沙县小吃的定位发展给予的方向性指导。</p><p class="ql-block"> “沙县小吃业的成功在于定位准确,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薄利多销,闯出一条路子。现在应当认真进行总结,加强研究和培训,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1999年3月4日在沙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要找准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特别是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第三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2000年8月8日在沙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沙县小吃在现有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还要探索,还要完善,还要办得更好。现在的城市化、乡村振兴都需要你们。这就叫做应运而生,相向而行。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引领风骚。”——习总书记2021年3月23日在沙县夏茂镇余邦村考察时的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  沙县小吃发展历程大事记记载了沙县多任县(区)领导班子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带领全县(区)致力发展小吃业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跟着我的镜头感受一下琳琅满目的沙县小吃吧!</p><p class="ql-block">麻花(左) 烙粑(右)</p> <p class="ql-block">烤豆干(左) 沙县板鸭(右)</p> <p class="ql-block">  米葡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情人豆干(左)</p><p class="ql-block">竹荪豆腐(右)</p> <p class="ql-block">地瓜麻球(上) 太极芋泥(下)</p> <p class="ql-block">乌饭团</p> <p class="ql-block">年糕(这是区别于江浙沪地区的红糖年糕)</p> <p class="ql-block">米冻(左) 耳朵饼(右)</p> <p class="ql-block">甜烧麦</p> <p class="ql-block">  这么多以假乱真的美食模型,还真让人馋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走进沙县小吃民俗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溯源原本来自中原。</p> <p class="ql-block">  沙县为闽中古城,东晋义熙年(405~418年)建县,最早称沙村县,因县治所南端有沙源地得名。又相传古时沙溪城关河段,水中有一“虬”(即“无角龙”),故沙溪城关河段就叫“虬江”,县城别称“虬城”。隋朝时,沙村县曾一度被废除建置,后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并改名为沙县。1949年6月16日沙县解放,成立沙县人民民主政府,隶属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2月,属南平专员公署。1970年7月1日改属三明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改设三明市,沙县为三明市辖县。2021年1月12日,沙县撤县设区成功获国务院批准通过,撤销沙县,设立三明市沙县区。</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发展沙县小吃业,沙县辟地在高速路口附近建起了沙县小吃文化城。沙县小吃文化城于2011年12月8日的沙县小吃文化节上被正式授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为发展沙县小吃,沙县小吃文化城建设采用中国古典徽派园林设计手法,形成“一场(一个中心广场)、四区(即沙县小吃及各地风味小吃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星级宾馆)、五轴(五条通道相互交叉)”的景观系列,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官方定为每年公历的12月8日。2021年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p> <p class="ql-block">  民俗馆中展风情。</p> <p class="ql-block">  城隍庙旁百业兴。</p> <p class="ql-block">  民俗风情倍觉亲。</p> <p class="ql-block">  婚嫁寿宴规矩多。</p> <p class="ql-block">  年过半百方可祝寿。</p> <p class="ql-block">  生儿育女吃喜蛋。(左邻右舍之长辈每人4个)</p> <p class="ql-block">  加冠载须。意指女子半百必须戴凤冠,男子半百则需留胡须。</p> <p class="ql-block">  沙县人将立春视为新的一年开始,须举行“接春”仪式,贴春联,插春叶,家家户户点香放鞭炮,吃春宴,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阖家平安。</p> <p class="ql-block">  元宵家家点灯,孩童持灯游玩。夏茂、高桥一带舞稻草龙已有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种瓜点豆,踏青走亲。吃清明粿。沙县习俗是中秋扫墓祭祖,国家法定清明放假后,沙县也有人开始清明扫墓。</p> <p class="ql-block">  四月初一吃烙粑。粑是一种制作简易携带方便的食品。烙粑源自北方煎饼风俗。传说古时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不和相斗,共工输了,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撞倒后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往焉;地倾东南,江河湖水往焉。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女娲这一人类始祖始炼五色石补天,人们恢复正常生活后,开始做煎饼纪念女娲补天。北方民间习俗第一张煎饼煎好后要扔到屋顶上,以示补天。南方种麦少,稻谷多,故以米浆烙粑代替煎饼。</p> <p class="ql-block">  立夏时节,沙县有民谚:夏天到来,百种落地。喜粿米冻,丰收有梦(沙县方言:有希望)。故而立夏这天,家家吃米冻、冻皮、喜粿成习俗。</p><p class="ql-block"> 沙县还有五月初四讨疳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采集菖蒲、艾草煮水,并将鸭蛋放入一同煮熟,用五彩线将鸭蛋包裹成挂件让孩子佩戴身上。用药草水洗澡,同时用苍翅草和香茅根等与瘦肉、鸭蛋一同炖汤给孩子喝,俗称讨(毒杀的意思)疳(疳积,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p> <p class="ql-block">  端午吃粽子。沙县的粽子用竹叶包裹,可有各种花样。端午家家门上挂菖蒲、艾草,饮雄黄酒,赛龙舟等习俗与全国各地大致相同。</p> <p class="ql-block">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祭拜祖宗、天地、土地公。</p> <p class="ql-block">  中秋扫墓祭祖,赏月祭月。</p> <p class="ql-block">  立冬补冬。沙县习俗要用中草药炖猪脚或鸡、鸭,用人参、黄芪、鹿茸、当归、黑枣等泡酒饮用。</p> <p class="ql-block">沙县人冬至有吃糍斋的习俗。农村人舂糍,城里没有舂臼,就将糯米磨成浆做糍仔吃。</p> <p class="ql-block">  冬至吃猪脚,也是沙县补冬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除夕守岁。</p> <p class="ql-block">  过火龙。一种为家人祈求平安健康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  春节,中华民族普天同乐的节日,风俗也大同小异。都知民以食为天,沙县小吃其实就是融汇了中华民族的各地食源,加以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的作品。如今新科技日新月异,网络视频上各种创新食品也日新月异,你能预测沙县小吃会有怎样的发展变化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