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012 <p class="ql-block">文/李建科</p><p class="ql-block">图/李建科</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2125508</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为什么难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懂孩子居多。孩子为什么是“教”,而不是生命成长?这是认知视角所导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子不教父之过”,其实,这是站在父辈视角所说的。语言工具也好,认知也罢,生命中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平面的,这就存在了多样性与复杂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长者,站在“教”的角度看问题,也站在自身的认知来理解世界,当然,也包括孩子。所有的教育与文字,都可能触动不了一些人,因为无知本是其认知障碍与成长障碍,在没有可连接的“世界”,只能是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并不是用来教的,而是顺应成长所需要做“必要的”事情。孩子有自己的认知,也存在无数项的认知局限与认知障碍。仅仅是工具项,就可能是无限的障碍。认知局限与认知扭曲,直接关系到沟通与信息的有效“共振”,与被有效建立连接与解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在学习上,信息作为借用工具载体进入沟通的世界,其不仅仅是存在,还有连接与关联,有效建立关系与个人可认知解读的可能性与生命认知整合、工具认知与自我认知整合等诸多问题。无知是家庭教育一大障碍,当然,也是家庭教育无知无助的一大体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孩子能听懂的话,做孩子能明白的事,让孩子走出自我认知局限与生命认知所需掌握的工具,并有效地使用工具改造自己与改造世界。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更是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对脑知识缺乏,对于神经科学无知,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帮助孩子好建立“学习”的,因为与学习关联的,不仅仅是IQ,还有EQ,学得快不快,IQ扮演重要角色,学得好不好,EQ扮演着重要角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漂亮国跟踪一百个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中,EQ发达的占了大多数。家庭教育,有着这两大任务。没有脑科学知识的家长,教育上,是无法帮助孩子的。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反驳,甚至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情景往往发生在教育无主导的家庭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认知上,追求记忆好,能力强,自己这方面却不是“强”项。有点像“拿自己的弱去拼别人的强”。这种错误认知,错误做法,错误方式却一直“统治”着家庭教育的地位,并以“权力之争”的形式存在,并以“争”的形式呈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生活在一个“争”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并不是教育,而是“妥协”、“无奈”,或其他。因为脑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不是教育,而是家长们的“争”,孩子呢?视觉焦点并不再是孩子,而是自我认知中的“我有理”。哪怕是教授之家、博士之家,也可能在“争理”的过程中,“丢失”了孩子教育。教育是需要一个明确声音的,由于教育认知的差异,导致教育成了“争”的世界与“争”利的环境。至于孩子学习,脑认知处于无知状态的家长,家庭教育不是利于孩子成长,反而可能是障碍,更可能是扼杀,答案多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与记忆有着密切关系。自始至终,人类的学习都在“认识脑”的过程中。不管是谁,活着,都在“成长”,都会面临着脑认知问题,都关联着生命成长,学习是与生命共存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脑科学无知中,家长对于学习是自己丢了发言权。离谱的,家庭教育无知,却跑来学校闹事(对学校教育不满)。孩子学习成长,被功利驱赶。成绩只是有限试卷页面的题量的解答结果与被评判答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生命存在的那天起,脑就开始了“修剪”与“链接”,孩子可能是“全能”,也可能是“全不能”,可能是“某特长”,更可能是“未发现”。很多时候,大脑在学习,在“修剪“,在建设,在发展。可能跟着“欲”进行“修剪”,也可能按喜好进行“存储”,没有谁知道。现在,科学的是孩子兴趣的“跟踪”,从孩子“喜欢”的时长中获得“他更适宜干什么“的理由。这是以“科学数据”为依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喜欢什么,在干什么,他有自己的“理由”。这些理由,可能是他在自己大脑中所进行的脑活动,并由此开展自己的记忆活动,学习活动。玩游戏,可能仅仅是“表征”,实质并不是唯一,有人消遣,有人为了战胜游戏,有人为了从游戏中获利(获金币或游戏币转金钱),有人为了建立人际关系等等。孩子用脑干什么?有时候,他连自己都不清楚。工具可能也是一大障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候,笔者想和大家聊聊记忆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者曾遇到一个孩子,他话特别多,表现为管不了自己。其母亲认为其是“多动症”(当然,没看医生,也没有医生开出的“证明”,仅是其母亲的猜测)。我了解到,其是家中的长子,祖父母溺爱,吃饭时,也是祖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喂养的。这种情况的时间很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其的教育,笔者“破天荒”地给他“优越条件”——可以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在教室内走动。笔者怀疑其是运动记忆模式的例子。后来,学校工作调整,笔者被调离了那个班,那学生成了令老师头疼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和老师不懂“运动记忆”,又怎么能给学生学习与记忆的“权利”?运动型记忆的孩子,会被传统的管理模式所“扭曲”,记忆模式重建,并不是简单事儿。无知的,可能认为可以随便打破重建的。无知是非常可怕的。从另一角度看,无知只能限制学生学习与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唯有拥有脑科学相关知识,才会明白学习的某种现象。孩子的所有学习几乎都与脑相关,脱离脑,几乎都是“无所事事”,根本上,所听所做,都力不从“心”。家长唯有认识自己知识与能力局限,才会从学习的真相中为孩子学习提供“帮助“,而不是阻力或无“理”取闹。无知与错误干涉,恐怕是家庭教育的最大缺点或最大弊端。无知与认知局限下家庭教育,最终不是推力,而是阻力与错误产生器或催化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在社会发展的加剧过程中,理论处于陈旧、无知或错误之中。一个“叛逆”概念,却一直被家长使用,可它是八十年代“产生”的词语,为什么有个别家长喜欢使用,使用频率过高,且限制家长自身认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生命成长,除了IQ,还有EQ,当然,生命认知成长并不仅仅是这两个要素,还有生命的脑认知科学,再深入,还有语言神经、神经语言等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在家庭教育案例中,会看到很多与“教育”相悖的事情:孩子玩手机(或做别的事情),家长在一旁喋喋不休;孩子眼睛盯着某一处看,眼睛凝视或者翻动,家长自个在絮絮叨叨;孩子做作业做到深夜,眼睛招架不住,毫无精神,家长在一旁不断地催促,甚至埋怨;孩子做不了学校或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家长总觉得孩子笨,总完成不了作业,等等。对于作业、问题、功课,孩子所需要的知识,所需要的思维,所需要的能力,家长一概不知,有的却是自我满意的“爱“,却是自我解读“教育”,却是自己所需承担的“责任”,甚至是觉得自己具有超凡的“能力”。至于如何学习,如何才能学好,家长或许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其实就是使用工具,通过脑及其功能,拥有知识与能力,改造自己的同时掌握改造自己和世界的知识,并拥有相关能力,只有这样,才是利于生命认知与生命成长的脑认知建设范畴,否则,每天所做的都处于脑认知无知状态中,而被工具认知所困惑,甚至迷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是必须忠诚于生命成长的脑认知,且不应以无知为生命错误建设的基础,更需要具备学习心理与学习认知及学习行动的持续表现,并树立榜样作用和发挥激励功能。</p> 与家庭教育关联的个人原创文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khlptu" target="_blank">话语人生:认识孩子比教育孩子重要</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2j48n3" target="_blank">建立语言工具有效认知板块</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g5qfzd" target="_blank">帮助孩子拥有正确的语文学习</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uejdt9" target="_blank">认识孩子的行为模式</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9bn3cm" target="_blank">帮助孩子建立背诵模式</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9iklcd" target="_blank">寒假“任务”</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b1f3y2" target="_blank">和孩子生活</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c688kv" target="_blank">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dhfyvu" target="_blank">倾听孩子的心声</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dp70sb" target="_blank">学会欣赏孩子</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