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贵冑述才俊——记聂崇信老师

石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特殊年代的聂崇信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  1989年聂崇信先生列入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翻译家词典》。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个行业词典不够牛的话,1999年大众文艺出版社把聂先生.收入了《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如果你还觉得不的够牛的话?聂崇信老师列入了《共和国名人大典》,这可真是太牛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共和国名人大典丛书</span></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湖南有个名门望族,那就是衡山聂家。看文章的朋友请允许我赘述几句,介绍一下这个了不起的家族。聂家的高祖叫聂继模(1672-1765),字琼芳,别号乐山,人称乐山公。清代乾隆时期著名学者,著有《朱氏家训证释》和《乐庵集》存世。 乐山公还著有《训子书》一文,收入清朝《政令全书》。其子聂焘(1698-1775),字环溪,在陕西省镇安县知县任上,拿出自己薪俸为当地百姓修桥铺路,赈灾济贫,在任七年因政绩斐然,调任时,百姓沿路相送,攀辕挽留。继任知县将县志改名为《聂志》以铭记之。时至20世纪80年代,聂焘身后269年,安徽当地政府为整肃政风,树立清廉榜样,还专门为他写了一部舞台剧,名为《山乡知县》,又名《聂焘》。</p><p class="ql-block"> 这个家族曾有7代翰林,并且有一代7兄弟为翰林。嘉庆皇帝赐匾《兄弟林》,道光帝赐匾《七子登科》,当地官府为此修建了“聂氏牌楼”,巍峨高大,今日尚存。</p> <p class="ql-block">  聂家还有一件大事,晚清兴国良臣曾国藩的满女(湘俗谓小者曰满)曾纪芬,嫁给聂缉椝。曾纪芬将曾氏门风、家教带到了聂家,后来这位“总督之女、巡抚之妻、巨商之母”更是成为聂氏家族的“精神领袖”,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子女。</p><p class="ql-block"> 近代史上我国有二本著名的讽刺小说,一本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本是《官场现形记》。这两本书里都对这个家族有所记录。可见这个家族在当时的影响之大。</p><p class="ql-block"> 这个家族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卖掉湖田,投资工业的先驱家族。山西大学经济系的教课书中,以聂家为例讲述我国近代经济转型。</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上海杨浦区,有一座名为“聂家花园”的中西合璧式洋房,这便是聂云台所修建的。据记载,聂家的家庭会议规模多在二三十人,有召集人,有会议记录,还有议事规则。所讨论议题,很少涉及家务琐事,而是如何习礼、修身、择业,这成为一个家族内部的精神密码和传家珍宝,教化族人,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聂家祠堂</span></p> <p class="ql-block">  1921年6月14日崇信先生就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世家里,他排行老六,人称胖六。</p><p class="ql-block"> 聂崇信先生身上的气质与常人不同。那种大气,那种儒雅,可以说与生俱来。不能不说与家风传承有莫大的关系。加之他曾留学美国攻读国际法,将耕读传家的儒家文化因素和西方现代文明结合于一身,成就了他不同于众的底蕴。他为人谦恭,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但布衣布帽之下却隐约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和风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西装革履潇洒飘逸的聂崇信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聂崇信先生曾以考试第一的成绩进入南京政大外交系学习,因他自小家里就有三个语种的家教,有世代相传的古文根底,加上自身努力,被胡适推荐给当时的外交部长王世杰,通过考试后他加入随团来到美国纽约后,又在纽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学习国际法,主攻远东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正在美国留学的聂先生经胡适推荐加入国民政府驻联合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第五届大会,参会期间与冀朝铸共事。1951年初响应周总理号召,与纪朝鼎、纪朝铸等人士同船首批自美回国,(冀朝铸,一个在美国长大了的山西汾阳人,著名的外交家,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回国后为周恩来总理当了十七年的翻译)被誉为“中国红墙第一翻译”。回国后的聂先生经冀朝铸的推荐进入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任职,其后被调入志愿军总部。赴朝参加了板门店谈判并且参与管理美军战俘。</p> <p class="ql-block">  1951年冬被军委卫戍区派往朝鲜志愿军俘管处,任英语教员。在板门店谈判与及审问战俘时任翻译。聂先生之子聂军回忆:记得小时候家中有一张用英文签名赠送给父亲的照片。照片的主人是一个名叫奎恩的美国空军军官。那是在审问奎恩时聂先生任翻译。他们在朝鲜那个特殊的环境下相遇,相识并且是敌对双方俩人竟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1954年自朝回国后先后在军委总政敌干班任英语教员兼教研组付组长(获记绩二等奖)后进入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工作。</p><p class="ql-block"> 从1954年到1957年,聂先生度过了回国以后非常惬意的一段生活。但好景不长,1957年,聂先生被打成右派。从北京发配到北大荒劳动改造,长子聂军仅一岁,被寄养在五姨家。妻子朱秀贤受到牵连,被从北京卫生部机关发配到广西基层搞血吸虫防治,长女聂蓉当时五岁,跟母亲去了广西南宁。一家人各奔东西,难于团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红墙第一翻译冀朝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北大荒与同事小酌逸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朝鲜管理战俘时,战俘运动会</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北大荒,虽历尽蹉跎,他却心态平静,乐观生活,和丁玲,吴祖强等人相互鼓励最终结束劳改。丁玲,何许人也?五十年代之前的丁玲可谓大红大紫,在延安她曾经是领袖的座上客,毛泽东的一首《临江仙》使她身价百倍……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她的大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丁玲获斯大林文学奖。吴祖强更牛,著名音乐家,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他为《春江花月夜》谱曲,成为传世之作。和这些大作家,大音乐家一块接收改造,也成了聂先生一生中的一段佳话,也证明了聂先生当时的身份和丁玲,吴祖强等人一样齐名。 </span>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丁玲,原名蒋祎文,字冰之</span></p> <p class="ql-block"> 聂先生对教学工作一向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他1960年到山大,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期间,他同时接替了李万杰和关其桐两位教授的课程.每天忍飢備课至深夜,从无怨言.为学生批改作业,一丝不苟,他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学术造詣深,业务上精益求精,得到学生和学校的好评,但他从不争荣求职,甘心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学生说他上课生动,善于启发。他与学生相处甚欢,经常有学生来家里做客,师生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聊得久了,他便邀请客人与家人一起进餐。在老师中间,他和常风教授。赵超群教授相交更多。他们都是大教授,又曾经都是大右派。他们经常一起下围棋,有时是手谈,有时是斗棋,其中也不乏不欢而散的时候。但回忆当初反右运动的冲击,北大荒劳动改造时经受的苦难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并没有磨灭他们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1960年末调来山西大学外语系任英语教师教研室付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煤大外语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員;同时兼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翻译系列高评委委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大音乐家吴祖強</span></p> <p class="ql-block">  1960年聂先生重新分配工作后,同年他的妻子朱秀贤也从广西调至山西大学工作。她把大姑娘聂蓉送到太原,又去北京把儿子聂军从五姨家接回太原。散而复聚,一家人在山西大学团聚了。据聂军回忆:1962年到1965年,是这个家庭在改革开放前难得的一段平静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西大学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与其说 聂先生的译作颇丰,不如说他的译著特别出名。</p><p class="ql-block"> :一是奉周总理指示,与朱其武教授等合译《联合国宪章的研究》,1957年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内部发行。二是翻译《华盛顿选集》,由于缺乏中英文古文的翻译人才,商务馆印刷馆一直没有完成《华盛顿选集》的出版工作。 方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编辑,是商务印书馆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他认为聂崇信先生是中国古文和英文古文双修的不可多得的翻译人员。曾被商务印书馆领导誉为"译扑楷模。他委托聂先生主译该书得以在1987年由商务印刷馆出版,完成了多年夙愿。是世界上唯一中译本,现存于华盛顿家乡图书馆。2024年,由在美国的聂蓉从华盛顿图书馆借出拍了照片,由微信传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使得聂先生最为出名的作品是“政治人”,作者:(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本书是一部以论述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为主旨的政治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民主体制所必需的社会体制;民主社会不同类型的政治冲突;西方民主国家的选举和投票行为;造成反民主倾向的某些特殊原因;参与政治的根源;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中支持政党的种种社会基础;美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转化功能等等,对民间社团——工会也作了个案研究,分析了工会内部的政治结构及其运作的实际。该译著先是被指定为中央党校的必读书籍,后加定为所有省级干部一手一册。聂先生自始至终做了审校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聂老师的小女儿聂原持《华盛顿选集》地点美国华盛顿图书馆)</span></p> <p class="ql-block">  《汉英双解成语词典》的翻译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完成的。司马迁讲"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在牛棚中,他完成了《英汉成语双解词典》的编著,文革一结束即由商务出版社印刷发行。</p><p class="ql-block"> 1988年聂先生主译《论民主》,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当时中央首长们学习的"三论"之一.2007第五次印刷。至今乃是中共党校的必修课程。</p><p class="ql-block">1989年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以《民主概论》出版。1990年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亦以《民主慨论》出版。</p><p class="ql-block"> 2005年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又出版了此书的节选本《德先生的路线图--民主理论如何实践?》</p><p class="ql-block"> 再以后1989年主译《世界产业工会--美国工团主义研究》,商务印书锨出版.自始至终参与了《英汉辞海》的编审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华盛顿家乡图书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聂崇信老师妻子朱秀贤手稿</span></p> <p class="ql-block">  文章写到此处,我不由地掩卷自问? 聂崇信先生出身于名门望族,受胡适推荐参加过联合国第五次大会。回国后由红墙第一翻译,杰出的外交家冀朝铸推荐,见证了举世闻名的板门店谈判;奉周总理指示,与朱其武教授等合译《联合国宪章的研究》;译《华盛顿选集》作为国礼送给美国国父家乡图书馆;译《政治人》作为中共党校必读书目;译《论民主》成为两岸三地的畅销书……似这样的人中龙凤,国之俊才,为什么栖落在 山西大学,我想一定不是巧合,一定是这百年名校的名望和厚重。一定是它那博大胸怀。我感到,能和聂崇信先生同校而居,能作为他的学生写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到自豪,骄傲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西大学外语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王淑珍 李广锁</p><p class="ql-block"> 2025年 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