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自媒体

拙园守者

<p class="ql-block">  因为年纪大了,没有什么文化,加上生性懒惰不爱学习,对新生事物总是后知后觉,特别是,对电子产品和互联网有抵触情绪。也就是说,我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老封建,老榆木疙瘩。</p><p class="ql-block"> 家里的电视,因为不会使用而成了摆设。即使学会了开关和调台,不经常操控也会忘记,干脆视若空气。</p><p class="ql-block"> 2011年,有人开始玩微信。2014年,我才小心翼翼地接触它,而且只限于阅读和分享朋友圈。</p><p class="ql-block"> 2016年,抖音开始上线,我无动于衷。</p><p class="ql-block"> 2018年,村民自发搞了一次宣传家乡的活动,我是其中之一。一位从北京来的采风的导演,吃住在我的家里。他对我说:“你想宣传家乡,让村民们赚到钱,就做抖音。抖音至少有五年火……”他还列举了李子柒。当时,我不是听不进他的话,而是对互联网感到陌生和迷茫,甚至自卑和胆怯。</p><p class="ql-block"> 2022年,一位作家朋友要用我的图片去参赛,反复申明,如果作品获奖,原创是我。我笑着承诺,无所谓,真要是获奖了我不要奖励,甚至可以在作品中写上他的名字。为什么我是这个心态?因为希望作品获奖,可自己不会操作。图片来自我的朋友圈,由于尺寸不够,他只好借助电脑处理。放大后,不够清晰,只得一个纪念奖。</p><p class="ql-block"> 后来那张图片,被他配上《家乡美》的音乐和文案后,在抖音上发表。点赞的人不少,又一次宣传了家乡。他的这一波操作触动了我,于是我也请人下载了抖音,但是不会使用。</p><p class="ql-block"> 2023年的暑假,另一位写散文诗的朋友提醒我,抖音和微信一样,同样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从那以后,我慢慢迷恋上抖音,并尝试着学做抖音短视频。老师是读大学的女儿,其实她也不会,边百度边教我。</p><p class="ql-block"> 我的短视频,主要是解说本土的名胜古迹,社会建制,神奇传说和历史风云等题材的,集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因此在小范围内颇有好评,有的还火了。评论中,誉美之词多如牛毛,如“胜过专家和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谙熟中国五千年历史……”其实,我心里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啥也不是,一个近几年喜欢上文字的农民,顶多,算一个自由职业者。</p><p class="ql-block"> 那段时间只要一出门,就会有人好奇,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多?新作品呢?就会有人调侃,你是当地的名人,来,合个影。有一次,我在县城的商场购物时,一位年轻的陌生女性与我搭讪,沟通后,原来是我的粉丝。她夸我的抖音好有意义,夸我好有味儿,然后害羞地笑着跑开了。有些几十年未见的发小、同学、工友和漂泊在外的人,即使分散在五湖四海,天涯海角,如港澳台的也和我取得了联系。彼此相谈甚欢,通宵达旦,有的说学到了知识,有的说化解了心中的谜团,有的说勾起了浓浓的乡愁,哭了……今年春节,我参加一个“拜新年”的悼念仪式,一位沅陵老人,在我兄弟的指引下,颤颤巍巍地走到我的跟前,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能把深厚的家乡文化讲得极生动、透彻、中恳的人,我一定要好好看一眼……”说实话,既意外又感动,毕竟我的短视频已断更一年多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会断更呢?2023年的年底,母亲得了一场大病,为了尽心尽力照顾母亲,我放弃了短视频的发表。不过在这个期间,我总会挤出时间刷优秀作品。一次,一个没有主播出镜,只有图文、视频和配音的短视频,如磁铁石一般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图片和视频内容似曾相识;文字简洁、通俗、深刻;尤其是那沙哑、深情,带着穿透力的配音,乍听,宛如佛堂的钟声振聋发聩、直撞心底,攸然由近及远、从大变小,雄浑、悠荡、缭绕着消失在远方……</p><p class="ql-block"> 只听一小段儿,我就热泪盈眶了。立马关注、放大作者的图像,没有找到我渴求的一丝儿信息。图像是一张风景照:大漠孤烟、长空蓝天,一只奋力拍打着翅膀,略显疲惫的孤雁,长长的脖颈和明亮的眼睛,坚定地朝着前方……是我的一个朋友,知心朋友!一定是,绝对是!</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拜赏了朋友的所有作品,给每个作品留言、点赞,反反复复,好作品至少鉴赏8~10遍。我没有等来一句回复,哪怕是只言片语,却从几百万的粉丝中发现:朋友在做自媒体,而且一直行驶在路上,一条我并不陌生的旅途;朋友的作品始终贯穿一个主题,人生是一场修行!</p><p class="ql-block"> 我与朋友又是怎么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的?十年前,我正在经历人生的第一个至暗时刻——爱人病故。一次不经意间的触碰,裤兜里的手机“叮咚儿”一声,摇一摇,让彼此试探性地打了招呼。谁想到,以后的日子,聊天会成为一种互疗?而且,聊的时间缓缓长起来,聊的话题慢慢多起来,聊的内容渐渐深起来。都是有故事的人,最后,彼此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己。</p><p class="ql-block"> 朋友家是北方的种粮大户,还经营着粮食生意。</p><p class="ql-block"> 日月更替,斗转星移。某天,朋友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似的,突然出现在我家的门口。笑盈盈地说:“大哥,近来我的心情不好,能陪我出去玩几天吗?帮我开一下车,工资你说了算。”朋友从北方来到南方,辗转数千公里,我又怎么好拒绝呢?</p><p class="ql-block"> 旅途中,我们感受过虎门销烟的悲壮,体会过百色起义的情怀,叩拜过松山陵园的娃娃兵,赞美过黄果树瀑布的壮观,叹服过都江堰的智慧,饮泣过渣滓洞烈士的悲惨,背颂过黄鹤楼的名篇,仰慕过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品尝过芙蓉镇的米豆腐……云南,最是难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朋友把我送回家后,不久,我们失去了联系,不曾想,一别十年。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份,妈妈的病完全康复后,我向家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出去一趟,说旅游也行,说考察也罢,主要想找到那位朋友学做自媒体。出发前,我在车上开了一个床铺,带了换洗衣服和鞋袜,煮了10几斤腊肉,蒸了5斤香肠,炒了几样咸菜,装了大米、萝卜、白菜和面条,另外,做饭的器皿和各种佐料等,一样不落。</p><p class="ql-block"> 沿着昔日的路,寻找未来的梦。我从湖南湘西的老家出发,下广东,过广西,上云南,抵贵州,达四川,越重庆……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征途,寻寻觅觅,走走停停,兜兜转转。一路上,困了在车上睡觉,饿了在免费的露营地做饭吃,可是一个多月过去后,我一无所获,哪怕是有关朋友的蛛丝马迹。当我精疲力尽,身无分文地回到家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时,一条短信赫然入目:你就这样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天啊,难道朋友一直在我的不远处伴行?温柔的话语,轻盈的脚步,淡雅的呼吸,依稀的吟唱……仿佛又萦绕在我的耳畔。谁能理解我那一刻的心情呢?经过剧烈地纠结和挣扎,痛定思痛后,我幡然醒悟:缘尽咫尺天涯,缘在江湖再见;无论是回避还是错过,不见,或许是最美的情缘。</p><p class="ql-block"> 我要壮士断腕,刮骨疗伤!年前,我买回了一本《抖音》,春节后开始系统地阅读、做笔记和实操,犹如国考前一般。可是在我学做自媒体的过程中,越想放下的越放不下,时不时耳边盘旋起一首歌——《山谷里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满眼青青的绿</p><p class="ql-block"> 浮现你甜甜的笑</p><p class="ql-block"> 我在遥远的南方</p><p class="ql-block"> 思念北方的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云南</p><p class="ql-block"> 我爱上了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拙园守者,原名李松涛,湖南张家界自由职业者,爱好旅游,2016年,因机缘巧合钟情于文字。往昔追求,肉体与灵魂同行;余生探索,做一件感动自己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