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乡村教育这片天地里,我曾有过迷茫,也有过成长。在高寒乡镇官店度过的八年时光,是我教育生涯的起点,承载着我的青春与梦想。在那里,我从青涩走向成熟,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赛课、每一项汇报、每一次对乡村教育的探索,都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积淀。然而,当我离开官店,初入芭蕉,或是环境的变化,亦或是自身的不适应,却陷入了一阵迷茫。就在昨天,官店镇中心学校校长谌令华同志带着团队来到芭蕉侗族乡交流学习,让我从两乡结合中渐渐明晰方向。</p> <p class="ql-block">在考察数字化转型实践和特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双方围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官店镇教育团队深入了解了芭蕉侗族乡的校本化实践,如侗族茶艺、板凳拳非遗课程等。这些课程为乡镇美育带来了全新的范式,让我看到了乡村教育的无限可能。在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两地教育者对乡村教育的热爱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两地教育管理者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数字教育赋能、教研体系优化等关键议题展开探讨。芭蕉侗族乡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校际教研共同体”建设经验,官店镇也倾囊相授山区学校提质增效的创新举措。双方在交流中达成诸多共识,这种思维的碰撞、经验的共享,为乡村教育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我深受启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与交流,才能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大环境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建始县官店镇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的这次跨县域交流,为乡村教育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不仅是一次两地之间的合作,更是为乡村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我看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和如今工作的地方紧密相连,携手探索乡村教育发展之路,心中满是欣慰。</p> <p class="ql-block">这种交流互动搭建的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乡村教育不再是孤立无援的奋斗。通过常态化交流,优势互补,打破了发展的瓶颈。我愈发坚信,乡村教育这条路上,只要大家携手共进,相互学习,就一定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我们的工作,因为这样的交流合作,变得更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未来,我也盼望着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推动义务教育朝着优质均衡大步迈进,让乡村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破迷茫之茧,绽交流之花,乡村教育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在这条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