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西山之看树去

如荷存在

<p class="ql-block">去年,吴文化博物馆为办“树碑立传”特展,曾对苏州境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过普查,苏州大市范围共有2307棵,吴中区480棵。吴中区古树名木较为集中的地方是太湖东西山,到这两个地方寻找百年老树是一件有趣的事。</p> <p class="ql-block">今天找到的第一棵古树,位于秉常村村口,这是一棵两百年的老杨梅树,树在根部就分叉为两支,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北枝在距地面五十公分处再次分叉,一上一下,树枝沉重,村民用木桩给它加了支撑。虽然靠近根部已出现空洞,却仍然枝繁叶茂。杨梅、枇杷都是苏州本地水果,但是枇杷树更易种植,价格也更高,近年来杨梅树越来越少,这样的百年老杨梅树更是罕见。</p><p class="ql-block">第二处共有三棵古树,还是在秉常村,罗汉溪畔生长着两株六百年古香樟。奇特的是,其中一株旁还生长着一棵三百年的紫藤,藤蔓沿着香樟盘旋攀附,香樟挺拔,紫藤缠绵,形成“藤樟交柯”奇景。1929年李根源来这里游玩时评论说“紫藤一柯,夭娇拿空,较拙政园文藤尤奇古可爱”。</p><p class="ql-block">第三处共有五棵古樟,据说其中一棵树龄已有千年,一棵八百年,另外三棵也有五百年了。最东边的一棵被雷劈得四仰八叉,依然顽强地生存着。这五棵古樟矗立在张家湾村村口的老小学墙外,默默见证了当年孩子们的琅琅书声,之后小学改建为村办服装厂,再后来服装厂关闭,最后变为现在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第十棵树是曾经的网红:植里古樟。这棵树较年轻,三百岁,但它的位置特别好,位于康熙四十一年建造的永丰古桥旁,桥南用条石砌成的笔直古道,延伸到视线之外。当年古桥南北种植了大片油菜花,也是这个季节,一张油菜花丛中的古桥古樟照片红极一时。然而诗与远方终究完败于柴米油盐,当年的油菜花田已被蓝莓园取代,因为经济价值高,整个蓝莓园被铁栅栏和尼龙网密密围住。路过蓝莓园时,看见一只倒霉的白鹭不慎闯入,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出网罩牢笼,希望好心的村民帮它一把放它自由吧。</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棵,是香樟树中的祖师爷爷,这棵1500年的古树随意地生长在东村村(这个村名字叫东村)的小溪旁,周围既没有古刹名寺也没有亮眼的风景,它像一位独居深宅的留守老人,默默无闻。有群友在附近的农家乐吃饭时,听店主介绍才知道这里有这么一棵香樟王。据说它是江苏省最古老的香樟,主干粗壮得估计得十人才合抱得过来,一部分根已经钻出地面,虬劲古朴,虽已一千五百岁高龄,却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得令人惊叹。</p><p class="ql-block">下一处是一片古香樟林,在东村东湾,共有七棵老樟树,高大茂密,郁郁葱葱,形态各异,沧桑古怪,当地人称它们“古樟七怪”,这样高密度的香樟古树群在苏州相当罕见。</p><p class="ql-block">东湾三官殿内,有一棵1500年的古树,这是一棵柏树,没有香樟巨大的树冠,一根主干笔直冲天。三官殿本身也是一处古老的道观,供奉天、地、水三官神像,遗憾的是看门人上山采茶去了,未能进门参观。殿外也有一棵八百年香樟,香樟树下一座不起眼的微型石拱桥,据说也是古桥。古庙古树古桥,是这里的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古树中最老的早在两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在这里了,它们是一群历史的见证,站在它们树荫下的,曾经是陆龟蒙皮日休,曾经是文徵明唐伯虎,也曾经是李根源章太炎,今天则是“与谁同坐”群群友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3.19.“与谁同坐”群西山踏青记(之二),感谢群主和地主钢琴组织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