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建厂54周年

石花

<p class="ql-block">  3月21日,是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建厂54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在“3.21”建厂纪念日到来之际,我无比自豪地说,齐鲁石化橡胶厂——我为你骄傲!齐鲁石化橡胶厂,是我工作了30年的地方,我虽然没有经历最初的建厂创业阶段,但我也亲历了橡胶厂的发展、壮大,并用相机记录和见证了投产时只有年产3000吨单一顺丁橡胶的普通橡胶厂,发展成为现在年产40万吨多品种产品的全国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p><p class="ql-block"> 我为橡胶厂的发展感到高兴,我为曾是橡胶厂的一员感到自豪!在我们橡胶厂建厂54周年之际,我想说的就是:齐鲁石化橡胶厂——我为你骄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7年3月为单体车间乙晴工段拍摄的《班前会》。这些直接参加建厂的第一批青年操作工人,每次交接班首先由班长安排布置当班的任务和上级要求,而后接班上岗。</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7年12月,聚合车间维修班的老班长宋广武(左)带着徒弟一起在没有现成图纸的情况下自己鼓捣研制自动包胶机。</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8年春天,锅炉车间几个小伙子在用原始的工具——“夯”来夯实设备周边平整出来的地面。这玩意整个是一个大铁块,四五个小伙子打不了一会儿就回累的胳膊酸疼、浑身冒汗。</p> <p class="ql-block">  这两位女工是单体车间的操作工人,她们在利用上副班时间把平时用过的擦机布清洗干净晾干再多次使用。这就是当年学习传承大庆工人艰苦奋斗精神的习惯做法。</p> <p class="ql-block">  在1978年厂里第一次设备大检修期间,我参加大检修指挥部宣传组,主要负责拍摄大检修当中的各个现场检修情况,冲洗放大出照片,以《大检修剪影》的形式,张贴在宣传板,摆放在厂门口。那时候,每逢下班时间,工人们常常围在宣传板前驻足观看。每当我更换宣传板时,展完撤下的照片就会被工友们索要一空。正是有这样的条件才使我在每年的大检修中比较全面的看到并记录下在检修现场不辞辛苦,不怕劳累,忘我奋战的工友们。</p> <p class="ql-block">  1978年9月在我厂建厂后的第一次设备大检修当中,组建了第一支大检修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当时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六七岁,最小也就的二十出头。这支队伍成为检修现场上的一支主力军,哪里最脏最累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他们在奋战,他们为大检修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已经有几位老领导和工友离开了我们,他们为胶厂做出的贡献至今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当年第一任的青年突击队队长田明胜,(时任电气车间的班长)。他在工作中不怕吃苦,任劳任怨,时时处处都是冲在前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突击队员完成了厂部交给的各项检修任务。他曾在1981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荣誉称号,是青年突击队中的突出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  看看这里面,黑咕隆咚,满是油污,而且里面又闷又热,这是聚合车间工人正在聚合釜内检修。清理聚合釜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釜内壁上的橡胶附着物在高温下为液体状,一冷却后成为固体状,黏黏糊糊的粘在釜壁上,很难清理。工人钻进釜内,要拿着刨刃子一点一点的刮下来。那个年代,这些又脏又累的工作全靠我们操作工人自己来干。</p> <p class="ql-block">  清理乙腈塔也同样是一件又脏又闷又累的活,一层层的塔盘需要一块块的拆下来。外面的工人用钢丝刷子一点点的刷;里面的工人拿着刨刃子一点点的刮,不一会儿就会热的满头大汗。</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有一年大检修期间,单体车间的几个工人在清理塔盘中,好不容易清理完并一层层的装好每一层的塔盘而后封住人孔。在清理工具准备下班时,发现少了一把扳手。反复查找无果,班长说,那最大可能就是掉在塔盘里了。他们二话不说,赶紧重新打开人孔,一层层的拆卸塔盘,一层层的查找,终于在里面找到了扳手,一直忙活完了再收工。这就是我们认真负责的普通工人。  </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84时任副厂长范继宽和工人一起在乙晴塔内清理污垢。那个年代我们的领导干部个个都是这样,随时随地都会一普通工人的身份出现在忙碌的工人中间。</p> <p class="ql-block">  1984年4月1日,随着齐鲁三十万吨乙烯工程正式开工,我们橡胶厂丁苯装置也随之动工兴建,这是我们橡胶厂称之为“二次创业”的契机,全厂职工为之振奋。</p> <p class="ql-block">  那几年,全厂职工全力配合施工单位基建施工,干部工人还有机关人员到工地进行义务劳动成为常事,大家任劳任怨,从无怨言。大家一个心愿就是早日实现丁苯投产。</p> <p class="ql-block">  在迎接“八七、五”丁苯开车的日子里,机、电、仪几乎全部靠在丁苯现场,和丁苯车间工人一起日夜忙碌,几个月下来,多少干部工人为之掉了几斤肉都是正常的。</p> <p class="ql-block">  经过建设者四年多的艰苦奋战,在全厂职工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1987年7月7日,丁苯装置生产出第一块丁苯橡胶。</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我正好从北京出差回来,刚进办公室就听说丁苯就要出胶了,顾不上回家拿起相机就赶到了现场,及时记录下这当时的场景:当第一块橡胶出来的那一刻,整个丁苯后处理厂房里一片欢腾,毫不夸张的说,大家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  于惠涛,这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复员后又考入沈阳化工大学的老化工,1969年来到山东参加橡胶厂的创业,可谓最早的一代创业人。丁苯建设时作为分管基建的副厂长,他更是呕心沥血,为丁苯的建设付出了心血。当生产出第一块丁苯橡胶时,他和已经在丁苯工作的儿子于俊中特意合影留念。2021年,在橡胶厂建厂50周年之际,89岁的于惠涛在儿子的陪伴下再次来到新丁苯车间,看着流水线上这一块块乳白色的橡胶心情格外激动。</p> <p class="ql-block">  在丁苯开车期间,我们的职工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其中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更是辛苦。当看到第一块丁苯橡胶出来时,瞧这两口子,面对镜头难掩心中的喜悦,又略带羞涩。(女的是电气车间副主任工程师朱秉川,男的是设计科工程师陈龙。)丁苯橡胶装置以及后来陆续开车的一丁一醚等装置投产,为我们橡胶厂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稳定了我们厂立足全国同行业首位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2006年,我按照公司要求离岗调研。当我离开我工作了30年的岗位时,满怀留恋难以言表。虽说离开了岗位,尤其是常住济南以后,我依然时常关注橡胶厂的发展。2009年当我得知第二丁苯开车时,我去拍下了开车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在2021年的设备大检修中,我得知厂团委组建新的额青年突击队时,赶回去拍摄记录他们参加检修的场景。看到40多年来,尽管青年突击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他们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的得到了传承并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每当我打开我留存的映像资料,浏览这些自己拍摄的照片时,心中都充满了一种怀念,这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一段历史,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着难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责任和义务促使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历时近四年扫描老底片近万张,整理挑选出图片近900幅,编写图片说明词36000多字,最终汇集编辑完成了我的大型史记画册《石化记忆》,于2024年6月正式捐赠给淄博市档案馆和齐鲁公司信息中心收藏,了却了我为工友们留影,为企业存档的心愿。这也算是我,一位老胶厂人为企业,为工友做出的一点奉献。</p> <p class="ql-block">  1976年12月橡胶厂投产,这是1977年2月拍摄的我们橡胶厂厂景。</p> <p class="ql-block">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橡胶厂(2024年拍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几代橡胶人54年来共同为之努力的企业,这就是我们为之骄傲的齐鲁石化橡胶厂! </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1日发布于重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