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地处冀北平原上的邯郸,在殷纣王时期就已经出现最初的城郭。战国初期,赵王将赵国都城迁至邯郸,之后历经了八代王侯,延续了158年的强盛和繁华。是战国七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核心地带。直到西汉后期,邯郸城都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享有“五大都会”之一的盛誉。持续繁荣兴盛长达500年之久,成为黄河文明的中心城市近十个世纪。而且,这座承载了三千一百余年辉煌历史的城市,从建立直到如今,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名字。这在中国的城市是非常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 因为邯郸悠久厚重的历史,有显赫的历史地位,就有了丰厚灿烂的文化积淀,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和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让今天的人们羡慕之、向往之,对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和闪光的文化津津乐道、念念不忘。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三千年静静地守候,等待着今天的人们去看望,去欣赏,去体会。</p> <p class="ql-block"> 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国家和政权的兴衰史告诉我们,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国家都会产生几个英明的君主帝王,产生一批杰出的人</p> 才。他们决定了这个国家或朝代的崛起、强盛、兴旺。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赵敬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等是最杰出的帝王代表。武灵王赵雍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代英主,最值得纪念、最值得歌颂的。赵武灵王面对一向固步自封、孱弱的小国,开改革之先河,大胆推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和相关的政治、经济改革。富国强兵,开疆扩土,极大地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实力。涌现出一大批贤才良臣,如蔺相如、廉颇、毛遂、李牧、赵奢等,共同支撑起强大国家的脊梁。人民蓬勃向上,势力大盛,涅槃为一个军事强国,经济强国,雄踞战国七雄第一阵营,成为唯一能够与强秦抗衡的国家。因为武灵王的改革图强,赵国因此成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征战中,花费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多的国家。 <p class="ql-block"> 市中心丛台公园里保护完好的古丛台城墙、城楼,是赵武灵王检阅军队、观赏歌舞的地方,是古老邯郸的象征。登上丛台,眺望邯郸城,你会体会到赵武灵王对邯郸的深远影响,感受到武灵王的改革,</p> 使赵国崛起、强大,奠定了赵国和都城邯郸辉煌的坚实基础,是邯郸的骄傲,是邯郸盛名华夏的重要因素。在邯郸城的大街小巷,在邯郸人的意识里,武灵王的名字无处不在,他的功绩、对后世的影响处处显现。 <p class="ql-block"> 同时邯郸还是一座与秦始皇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影响了他一生的城市。秦始皇嬴政生于邯郸,逝于沙丘(今邯郸北的邢台)。他的出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去世亦谜雾重重。邯郸城从台公园的西南一隅,是嬴政来到人间最初八年生活的地方。其父异人是秦国公子,作为秦国人质长期羁押于赵国都城邯郸,环境的险恶不言而喻。嬴政诞生在这样的地方,处于这样的环境,对他幼年成长的影响,对他性格的形成,是深刻的、深远的。史料说,其母赵姬时时告戒幼小的嬴政,他虽生长在赵国却是秦国的公子。若干年后,雄才大略的嬴政蜕变为秦始皇的,在秦军灭了赵国后又一次来到邯郸。这时的嬴政32岁,正</p> 值盛年,重蹈故地,其万千感慨可想而知。他下令杀了幼小时害怕讨厌的人,捣毁了赵王宫。即使这样,邯郸赵国人的后代,却没有忘记这位雄才大略又残暴无度的始皇帝。在嬴政出生故址,修复重建了嬴政出生及童年生活的故居,极力还原小嬴政居家生活的环境,通过图画和文字,展示秦始皇幼年成长的足迹。邯郸有秦始皇的记忆,也给了邯郸人、中国人记忆。是华夏子孙对诞生于邯郸的历史伟人的尊重和纪念。同时也让人们更准确地把握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文化脉搏,进一步了解邯郸的风韵和魅力。 <p class="ql-block"> 因为国家的崛起,强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繁荣,邯郸成为很长时期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繁华城市,让人向往的地方。他的许多东西让人羡慕,成为时髦,让人学习效仿,羡慕到生活的各个</p> 方面。以至于有一个他国人到邯郸城后,觉得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 很潇洒,就跟着模仿学习。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爬着回到家乡,闹出笑话。由这个故事演化出“邯郸学步” 的经典成语,精妙地讽刺一些人鹦鹉学舌、机械模仿,反把自己原有 的本领丢掉了,乱了自己的方阵。也说明了那个时期的邯郸的确是个“时髦之都”,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p class="ql-block"> 成语典故文化是邯郸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据不完全收集,发生在邯郸和与邯郸关联的成语典故计有1584条。其中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成语典故就有500多条。这些成语,不仅仅产生于战国时期的赵国,更是因为邯郸及周边---这片中华文明肥沃的土壤,千百年以来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给中国人提供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血脉。比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围魏救赵、鹬蚌相</p> 争、毛遂自荐、不翼而飞、狗尾续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奉公守法、盛气凌人、破釜沉舟、黄粱美梦等等。无论是成语数量和影响力,还是历史产生的源泉、流传的广泛、民族接受认可的程度,在神州大地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这些在漫长的历史中凝练成的成语,如精神文化的河流不仅源远流长,还个个精辟神妙、富有哲理、饱含智慧、耐人寻味。成语在中国人语言文字中的广泛运用,为汉语言的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传神的艺术性表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世界文化做出了独特贡献。邯郸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智慧的主要原产地",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单凭这一点,中国人就应该感谢邯郸,敬重邯郸,向往邯郸。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邯郸,王城遗址、武灵丛台、嬴政出生地、回车巷等遗址遗迹历历在目。荀子、罗敷、胡服骑射、邯郸学步等雕塑,耸立城市要冲、公园绿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语典故的发生地,满布的镌刻或书写的成语文字表现,历史和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成为一座大型的露天博物馆。在邯郸,辉煌深厚的历史、杰出的人物、丰富的成语</p> 典故,已经成为一种凝练的高品位文化,密集且格外的突出,独树一帜,无与伦比。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邯郸镌刻着华夏文明、中华文化发展演进的清晰年轮。构成了汉语言最闪光的宝石,是华夏文明的基因库,中华文化的基因库。 <p class="ql-block"> 黄昏时分登上城中心插箭岭遗址的高处,落日将太行山染成金色。那些被时光反复打磨的典故与传奇,此刻都化作晚风中的私语,不断向我传来。邯郸不是博物馆里冰冷的展品,是依然跳动的文化心脏。我在暮色中回望,整座城池宛如一块巨大的琥珀,将三千年光阴凝成透明的永恒。那些在成语中永生的人物,在陶片上留痕的匠人,在青史中翻涌的浪花,仿佛都在此刻获得了新的生命——因为每个凝视历史的人,都会成为传承文明的薪火。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邯郸正凭借自身独特的历史积淀和资源优势,力争在新的历史阶段再次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 邯郸凭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守望千年。这三千年的等待,是等待新时代的人们,去发掘,去光大,去创造比先人更加伟大宏大的新的业绩。祝愿邯郸继续做好历史遗迹的保护,成语典故文化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弘扬,让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并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于邯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