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依然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br>新时代,走好群众路线,需筑牢“为民”初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为的是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如今,在推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福祉的征程中,党员干部更应坚守初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br>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关键。坐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走进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困难。领导干部应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社区街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在基层调研中,不预设路线,不搞形式主义,真正沉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通过召开院坝会、屋场会等形式,让群众畅所欲言,把意见和建议讲出来,只有这样,制定的政策才能更贴合实际,更符合群众意愿,工作才能做到群众心坎上。<br>走好群众路线,还要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政务服务领域,借助互联网技术,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在基层治理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br>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需凝聚群众力量。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领域,许多中小企业和民间发明家勇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乡村振兴中,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党员干部要善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搭建平台,让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涌流,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br>新时代新征程,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筑牢为民初心,倾听民声民意,提升服务能力,凝聚群众力量,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