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旧爱,再启新程

庭院幽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和享共读群中关注“素心白雪”的公众号许久了,从她的读书分享、写作打卡、晨跑锻炼中,我知道她绝对称得上一个“牛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能在一个圈子入驻,我们可能是共同参与过六和公益的相关活动,亦或是“对面相见不相识”。虽然我们没有彼此的微信号,但是,她堪称我的“故友”,因为,正是缘于她的领读,我拜读过冷玉斌老师的《教书这么好的事》、彭懿的《图画书这样读》等。我亦天天浏览她的文字 ,每每遇到我能产生共鸣的文章,会禁不住转发朋友圈,或是借她的美文抒发我的共情,转发给三五挚友,暗示她们--白老师的文字就是我想说给你的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早上,我看到了白老师的一篇《21+10+30+60》链接,揣测可能是她某项打卡的阶段数字,连续点开来看,果不其然,原来这串数字是近几个月写作打卡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前,在白老师的生活随笔中,我了解到,依白老师的才华,她有足够的资本可以离开偏僻的农村调人大都市任教,然而,在她的教育随笔中,我看到的是一位扎根乡土做教育的“都市丽人”,从她的每日“四件套”里,又看到了她的孜孜以求与淡泊名利,当教师、做教育她是纯粹的,一切都是缘于热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反观自己的一路走来,也曾笔耕不辍一段时间,在教学一线时也曾写下厚厚几本教育随笔,但是,随着岗位的变动,如今的我虽然偶尔也提笔写作,但是,远远没有原来那么勤勉,是自己的自甘堕落?还是忘记了教育初心?或是江郎才尽?其中的原因只有自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晨,在我参加的一个经典诵读打卡群里,看到了这样一句日签:当你走上不一样的道路,才有可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风景。禁不住对标白老师,白老师守着一颗“素心”像一朵翩然而来的雪花❄️那样晶莹剔透,把自己的热爱融入骨子里,受白老师的感染,我准备再次挑战一下自我,重拾旧爱,再启新程,给即将退休的我留下退休后的一份热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油,致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