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之泉州

科凡

<p class="ql-block">泉州,一座宝藏小城,说起它的来头可太大了。曾是宋元时期第一大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及我国唯一一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这座闽南小城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充满独特的韵味,它是一座不需要攻略的城市,你只要放慢脚步,就一定会感受到它的温度与浪漫。这里三步一庙宇,五步一传说,真乃半城烟火半城仙。不仅如此更厉害的是GDP居福建省首位,是一座活着的古城,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走在泉州的街头巷尾它会带给你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惊喜,讲述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承载千年信仰的圣地-泉州天后宫。它是泉州最重要的妈祖庙,是海内外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国内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p> <p class="ql-block">因泉州四季常温古称温陵,故泉州天后宫也称“温陵圣廟”</p> <p class="ql-block">在泉州天后宫到处都可看到闽南古建筑精髓。位于天后宫戏台的天花板正中央一个巨大的“藻井”像一把美轮美奂的大伞撑在穹顶之上</p> <p class="ql-block">“乞龟”也称“摸米龟”是泉州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新年,天后宫都会制作米龟来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和兴旺。据说今年天后宫的米龟重达5.88万斤,是由1万袋平安米堆叠而成超级壮观。在闽南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摸龟头起大楼,摸龟嘴大富贵,摸龟身大翻身,摸龟脚吃不干,摸龟尾吃到有头有尾。只可惜我去的时候,还差五六天过大年,没有赶上这样既有意义又有趣味,仪式感满满的活动,但着实被震撼到了</p> <p class="ql-block">妈祖庙正殿</p> <p class="ql-block">殿内抖拱交错,木雕繁复细腻让人叹为观止。正中央妈祖金身慈眉善目,仿佛穿越千年仍在庇护着海上子民。大殿正上方雍正皇帝御笔“神昭海表”几个大字金光灿灿,彰显了清朝官方对妈祖信仰的推崇。因为殿内不让拍照,我不厚道的快拍了一张,也就没有考虑角度</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饱经沧桑的老树</p> <p class="ql-block">关岳庙 供奉着关羽和岳飞两位忠义之神 ,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也是泉州香火最旺的庙宇,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神到人间办事处的热闹气氛</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什么世俗愿望,注意力全放在屋檐上那些色彩华丽、工艺精湛,极具闽南风格的剪瓷雕塑上了。剪瓷雕是闽南地区各寺庙建筑中的一种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它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彩瓷器,按需要剪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再用这些瓷片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寺庙宫观等建筑物的屋嵴、翘角、门楼、壁画</p> <p class="ql-block">人声鼎沸好震撼</p> <p class="ql-block">带着2025年的期待步入关岳庙你就会懂得什么叫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清净寺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这是我在泉州去的寺庙里唯一收3元门票的,里面不大,参观的人也不算多,是名副其实的清净</p> <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清净寺的建立,体现了阿拉伯商人与中国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在泉州热闹的市区中心有一片人文净地府文庙</p> <p class="ql-block">泉州文庙是中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包含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建筑形式于一体的孔庙建筑群。它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龙纹柱身、殿内彩绘华丽恢弘,只有皇家和孔子的殿堂才可以这么建,可见泉州文庙等级之高</p> <p class="ql-block">在文庙吸引眼球的还有大成殿门前这两棵茂密硕大的榕树</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 是文庙的主殿也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殿内悬挂着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历任皇帝给孔庙的题匾。站在这里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会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泮池和建于元代的泮桥 桥上有72条石板,隐喻孔子门下72贤人</p> <p class="ql-block">文庙里头戴簪花围的小姐姐</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中山路,道路两边是极具特色的闽南连排是式骑楼建筑,一块快复古的店招,仿佛让岁月定格在他曾经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泉州中山路的金鱼巷,是泉州古城内一条历史悠久的街巷。自唐代开始,五品以上官员就有佩戴鱼带的传统,三品以上配金鱼袋;五品以上配银鱼袋。宋代福建转运使谢仲规官至三品,配金鱼袋回乡在此建宅,人们称为谢衙。后来年久宅废,他的后裔在原地建造祠堂,造匾上书(金鱼世第)谢衙,因此被称作金鱼巷。走在这条千年宫巷,踩着一条条被岁月时光打磨的锃亮的金鱼浮雕,感受这里静谧又不失烟火气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这如火的红灯笼,好像在欢迎你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城的巷子里,我细细品慢慢逛,生怕错过每一个角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花巷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路边随时拦停的小公交车也是泉州的一份特别存在</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 宋代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这是寺院西侧建于清乾隆六年的麒麟璧</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里最著名的是东塔镇国塔和西塔仁寿塔。东西双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巍</span>峨壮观,历经了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摇撼仍屹立不倒,堪称奇迹。“站着像东西塔,躺下像洛阳桥”,是泉州人带带相传的古话。东西双塔不仅仅是建筑,更变成了泉州人的精神象征!<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西塔仁寿塔高44.06米</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塔镇国塔 ,高达48.24米,是中国最大仿木楼阁式结构石塔,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是举世罕见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桑莲法界”大雄宝殿。相传唐初富商黄守恭梦见僧人求地建寺,他提出若桑园开出白莲便献地。三日后,桑树竟奇迹般绽放白莲,黄守恭遂捐地建寺,开元寺因此得名“桑莲法界”。大殿为重檐歇山顶,百根石柱支撑,巨匾高悬,殿前月台嵌印度教狮身人面像雕,尽显恢宏与多元交融</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传说建殿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得名),是开元寺核心建筑,是福建古建筑中单体面积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殿内抖拱上雕有24尊,半人半鸟的飞天乐伎,既华丽又神圣</p> <p class="ql-block">凡心</p> <p class="ql-block">寺庙里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像</p> <p class="ql-block">建在开元寺内的弘一法师纪念馆 。大师分别在1928、1929、1932年三至闽南,共在泉州生活了14年并圆寂于此。期间在开元寺等地讲经弘法,对泉州的佛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位艺术与佛法交融的传奇人物</p> <p class="ql-block">走出开元寺的红墙山门,仅一墙之隔就来到了西街。仿佛一脚从唐宋的梵音禅意,跨入了烟火沸腾的人间巷陌。只有在这里你才能真正读懂这座城市的“半城烟火,半城仙”</p> <p class="ql-block">泉州美食是这座古城极具魅力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比起人潮涌动的西街,这里的许多巷子反而更有看头。台魁巷就是泉州古城内一条极具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的街巷。它浓缩了泉州多元历史,民俗与世井生活。台魁巷这块匾额是由明代状元庄际昌所题写,寓意泉州多出“台”(宰相)与“魁”(状元)。星罗棋布的老街旧巷,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滋养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近百岁四连体骑楼式洋楼,是上世纪30年代菲律宾华侨蔡光来建造的。它细节精致,造型独特,具有闽南华侨建筑特色。屹立百年建证了西街往日的辉煌,也目睹了西街今日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站在对面咖啡厅的天台上,拍下了开元寺的东西双塔</p> <p class="ql-block">几乎来过泉州的人,都会在这个大大的海报下留影,在相机定格的瞬间,仿佛被这座城市拥进了它的名片里</p> <p class="ql-block">建于1934年的古老钟楼是城市的标志建筑之一,它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走在泉州的街头巷尾能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电动车穿梭于百年骑楼下,传统的闽南建筑让人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元妙观 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道教宫观之一,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观。建筑很有特色,把闽南古建筑和道教文化风格融为一体很值得一看。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傍晚的夕阳柔柔的洒下,整个大殿被一片鹅黄包围,少了肃穆多了温暖,仿佛神明都成了我们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春节就要到了庙观挂上了红红的灯笼,喜气洋洋,一派祥和</p> <p class="ql-block">有没有惊艳到你的檐仙乐飘飘?</p> <p class="ql-block">可否感觉到了雕梁化栋的匠心?</p> <p class="ql-block">千年前刺桐花开满城,泉州便有了美丽的别称“刺桐城”。泉州七彩刺桐蛇(应该还有一些) ,他们分别被摆放在不同的景点,我只看到了这五个。请你猜猜看,哪座是摆在文庙的?哪座又是摆在妈祖庙的?</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南面的一个小渔村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建在小渔村民国时期,融合了闽南传统建筑风格与南洋元素古香古色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剪瓷贴</p> <p class="ql-block">飞檐翘角在云端舒展</p> <p class="ql-block">向海而生的泉州人,为了让出海更加顺利,在北宋泉州太首蔡襄的主持下,经过官方、乡绅、民众,僧侣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历时7年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横跨海中央的石桥。当时没有钢筋水泥,他们用的是“养蛎固基”的技术,靠牡蛎壳的粘合,让这座跨江衔海的大桥屹立千年不倒</p> <p class="ql-block">明明是一片绿色的林子却叫红树林</p> <p class="ql-block">朝起朝落,年复一年,洛阳桥见证了泉州最繁华的年代,每一块石板仿佛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蔡襄是北宋名臣,以书法和政绩著称,尤其在泉州主持修建了洛阳桥而闻名。如今他立于桥头,如守护神般保佑着后世子民</p> <p class="ql-block">建在洛阳桥畔的忠惠蔡公祠(也称蔡襄祠)。这副写在公祠石柱上“架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的对联,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总结</p> <p class="ql-block">南少林寺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南派少林的发源地,虽几度兴衰仍史迹犹存</p> <p class="ql-block">休息练功两不误</p> <p class="ql-block">禅武合一的武林精神</p> <p class="ql-block">不同于开元寺的西熙攘攘,也不同于观岳庙的香火鼎盛,这是一个既有历史感又清净的地方,处处充满禅意</p> <p class="ql-block">“少林禅寺”这块排匾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内我国最大的红木观音雕像,高九米,底坐三米,共十二米</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中既能领略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感受到武侠文化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千年的文化沉淀,让福建的泉州成了世界的泉州</p> <p class="ql-block">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非遗专题博物馆之一,展陈面积达6500平方米,系统展示了泉州650余项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涵盖惠安石雕、南音、五祖拳、德化陶瓷、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等特色内容</p> <p class="ql-block">馆内琳琅满目的展品个个动人、精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泉州值得所有人为它骄傲!</p> <p class="ql-block">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展示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及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辉煌历史为核心,设有古船陈列馆、宗教石刻馆等展区,藏有宋代沉船、伊斯兰教石刻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文明因交通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p> <p class="ql-block">这里收藏了大量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刻石,诉说着古代阿拉伯人在泉州的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多元宗教、文化在这里相遇并相互丰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记载,唐开元年间,晋江青阳一带的蔡氏七世孙五人,在此开设五间饮食店,供往返官道的商旅歇脚,渐成集市,得名“五店市”。至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海外贸易兴盛,五店市发展为晋江核心商贸区;明清时期,闽南红砖厝建筑群在此密集修建,宗祠、庙宇、商铺林立,成为闽南文化活态缩影。如今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完整保留了传统街巷格局与古厝风貌,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繁荣历史。</p> <p class="ql-block">闽南风情的建筑错落有致,古老与现代在此交融</p> <p class="ql-block">散发着岁月沉香的家庙,向你诉说着这里世世流传的辉煌,记录着家族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家族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蔡氏家庙始建于明初,为蔡氏宗族祭祀先祖的核心场所,是五店市最古老的宗祠之一。这座名扬海内外的家庙,蕴藏着闽南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们感受到“家庙即历史”的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这里既有红砖古厝的闽南建筑,又有大量的非遗文化,还融入了各式各样的商业业态,让这里的建筑群既能看又能用,发挥了最大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红红火火的红砖建筑,使得闽南建筑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民居,有种热烈向上的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泉州五店市传统街区,是一座将历史文化与传统生活巧妙结合的闽南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有没有点儿皇城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利用废弃砖石交错堆叠,看似无意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美感</p> <p class="ql-block">庙内悬挂“金马玉堂”“状元”等匾额,彰显庄氏家族显赫历史,曾出过文武状元庄际昌、庄安世及进士、举人百余名。这里隐藏的岁月,无声地告诉你主人的故事,让你惊叹!脚下这片平凡的土地曾培育了如此之多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既凝固历史,又流动生活</p> <p class="ql-block">泉州,一座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古城,藏着无数故事等你来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