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本就是无解的命题

梦,在笔尖开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爱上了这个题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顾译之</p><p class="ql-block"> 夜已深,冰凉的寒风裹挟着浮尘,冲撞到书案上的宣纸,令案前少年的眉头更皱了一分,《临江仙》的临摹加上彻骨的寒冷,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p><p class="ql-block"> 自从学了书法,各类繁琐的临摹便将我搅得晕头转向。而这篇《临江仙》难度极大,似是理所应当般困扰着我许久,望着字帖上的墨痕,我低沉的叹息着,手指木讷地抚着粗糙的纸沿,却无法将已拧成一团的心抚平,毛笔胡乱地在墨中乱戳,墨沿着纵横的狼毫点点滴下,刺痛着我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我盯着桌边挂钟迈向十点,伴随着清脆的报时,我忽地听到了门“吱嘎”地响起,我慌忙回头,却看不见任何人影。“肯定是妈妈又偷偷看我,半夜跑过来,也不知道要搞些什么”。这么想着,我心中便渐渐升起一股无名火,起身便想问个清楚。</p><p class="ql-block"> 蓦地,我猛然发现那个熟悉的身影,又一次推门而入,脚步依旧轻似无声。不同于上次的却是手中一壶不断向外冒着白气的热茶,她见我起身,有些慌乱的理了理垂落下的发梢,有些无措地说道:“这么晚了,天又这么冷,本想给你煮些茶,没想到却惊扰到了你”。说罢,手向前递与我茶壶。我用冻僵的手抚上了茶壶,可这一次,我却从中感受到了滚烫的温度,这茶,似是母亲用手焐出来的,饱含着她自掌心流露出的爱意与关怀。<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接过茶,暖意从指尖漫开,而我却瞥见那一双手的右手处结着深褐的茧,那是母亲常年为我洗笔时,被墨水一寸寸浸染的年轮……</span>我恍然,没有说话,母亲也这样静静的看着我,无声间却传达出了理解与陪伴。我想,这道难题似是有了些头绪。</p><p class="ql-block"> 三年后的书法展览上,我的《临江仙》挂在了展厅的中央。颁奖礼结束,我在后台发现了母亲正用湿纸巾小心清理着证书玻璃上的灰尘,眼中的仔细穿透了时光,与三年前一般无二,<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可她鬓角的发丝似生宣上漏笔的飞白,刺的我眼眶发酸。</span></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确信我找到了问题的解,更确信我早从三年前便开始爱上了这个题目,爱上了母亲无声的陪伴。手握镇纸,沉甸甸的凉意渗入掌心。</p><p class="ql-block"> 恍惚间又见她立于门外,用目光为我镇住每一笔横竖。<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来最深的爱从不用言语装裱,就像最好的墨总在无声处沉淀出光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爱上了这个题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史一羽</p><p class="ql-block"> 天空湛蓝,天色和煦,与桌上的一张蓝帕甚是相配。记忆的深处,这蓝怕的制作仿佛是个难解的题,<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个属于大理的题目,一个带着千年文化韵味的题目。</span></p><p class="ql-block"> 初识大理的扎染,是在一个小店中。望着那蓝白交织的绵布露出惊叹的表情。售货员告诉我,那是独聚特色的扎染,是大理人们手工制作的。好奇似藤蔓般爬上我的心间,为什么一定是手工制作呢?一道难题出现在脑海中,困扰着我。 </p><p class="ql-block"> 时间似一湾清溪流淌。亲自来到大理古城的一条小巷,一眼便望见一家扎染店门前随风飘舞的扎染布。蓝色的布条上,白色花纹如雪花般绽放,似自然随意勾勒的纹案,<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蓝与白色相互交织,似苍山之巅终年不化的积雪与洱海上澄澈无垠的碧空相映成趣,缥渺而又富有诗意。</span></p><p class="ql-block"> 那道难题浮上心头,我踏入店内。一位白族阿妈正坐在角落,她那满是皱纹的双手,犹如在时光琴弦上舞动的舞者,将一方素净棉布轻巧折叠,翻转,再以绵线细细缠绕。每一次缠绕,都似在编织着岁月的幽梦,每一个绳结,都仿佛锁住了古老的秘符。 </p><p class="ql-block"> 只见她轻轻将布料从沾满染液的盆中取出,那原本洁白的布已经变为浅蓝色。她手法娴熟的解开布上的扎结,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舒缓,宛若在解开一段尘封的历史。随着扎结的解开,原本被束缚的白色部分渐渐显现,与蓝色相映衬,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仿佛汲取了苍山洱海的灵秀之气,纯粹且醇厚,满溢着大地的深情与草木的呢喃。</span></p><p class="ql-block"> 阿妈告诉我,在过去,扎来是白族女子必备的手艺。她们用双手创造出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只一眼,便万年,我爱上了扎染。</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也亲手将手帕深入蓝色的染液中,仿佛开启一段奇妙的时光之旅。在那线与布的纠葛间,阿妈眸中映出清澈的光芒,如同洱海上泛起的层层银光。大理的扎染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向人门诉说大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纯净与美好,于一布素帛间绽放,</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span>是匠人们的匠心与坚守,是文化传承的不朽旋律,是机器不可取代的。这个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题目有了解,我也爱上了这个题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爱上了这个题目</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微凉的秋日午后,我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一本《李太白全集》。阳光透过斑驳的梧桐叶洒在书页上,将那些千年前的诗句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边。我正为一道作文题发愁。 </p><p class="ql-block"> 题目要求以"我爱上了这个题目"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题目看似简单,却让我无从下笔。我烦躁地翻动着书页,直到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映入眼帘。刹那间,仿佛有一道电流穿过我的身体。我仿佛看见那个意气风发的李白,在长安城的街道上纵马疾驰,衣袂翻飞。他的笑声回荡在千年时空里,震得我手中的书页微微颤动。我连忙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这突如其来的灵感。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我仿佛置身于盛唐的长安。<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看见李白在酒肆中与友人畅饮,挥毫泼墨;看见他在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看见他在江边送别友人,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绝唱。每一个场景都如此鲜活,仿佛就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沉,图书馆的灯光次第亮起。我的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手边的《李太白全集》也被我翻得起了毛边。管理员开始催促闭馆,我依依不舍地合上书本,却发现自己的心早已被这个题目深深吸引。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依然回荡着李白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恍惚间,我仿佛看见那个潇洒不羁的诗仙就走在我的身旁。</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他时而仰天大笑,时而低吟浅唱,将整个盛唐的气象都装进了他的诗行里。</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台灯,继续在纸上书写。笔下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它们跳跃着、流淌着,将李白的豪情与浪漫娓娓道来。</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我写他仗剑走</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涯的豪迈,写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写他"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无奈,也写他"举杯邀明月"的孤独。</span></p><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笼罩着我,仿佛为我隔出了一个独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与李白相遇,与他的诗魂对话。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此刻都化作了鲜活的画面,在我的笔下流淌。</p><p class="ql-block"> 当我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我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厚厚的一沓稿纸,突然明白了这个题目的深意。<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原来,爱上这个题目的过程,就是与李白相遇的过程,就是与诗歌相知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这个题目,让我得以穿越时空,与诗仙对话;让我得以在文字中,触摸到一个伟大的灵魂。此刻的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说"我爱上了这个题目"。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作文题,更是一把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一扇通向盛唐的窗户,一次与诗仙的心灵之约。</p><p class="ql-block"> </p>